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416068
大小:58.7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24
《武鸣农业种植结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武鸣农业种植结构探讨摘要:武鸣县地处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1.7°C,年平均日照时数1660小吋,年平均降雨量1300毫米。农业种植结构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所种植农作物的种类、品种及其面积比例。遵循自然规律、市场规律和经济规律,从合理配置农业资源、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最大限度提高种植业整体效益、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角度出发,对武鸣种植业结构优化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了优化武鸣种植业结构,应把已形成优势的产业做大做强,同时加大发展冬季农业和南亚热带农业,并提出了相应的配套措施。关键词:武鸣农业种植结构优化探讨2008年武鸣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66万hm2,主要包括稻谷、玉米、薯类、大豆等;经济作物8.22万hm2,主要包括糖蔗、花生、芝麻、果蔗、木薯等;蔬菜7.70万hm2,主要包括叶菜类、瓜类、茄果类、豆类等;水果3.36万hm2,主要包括香蕉、菠萝、芒果、柑橙、荔枝、龙眼等;其他作物0.73万hm2,包括茶叶、蚕桑等。与种植业相适应的加工业、物流业及专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也有长足的发展,种植业结构逐渐趋于完善。但种植业结构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平衡体,市场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促使种植结构调整和优化,特别在当前武鸣种植业结构还有整体优化的较大空间。本文遵循自然规律、市场规律和经济规律,从合理配置农业资源、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最大限度提高种植业整体效益、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角度出发,对武鸣种植业结构优化问题进行了探讨。 1武鸣县农业资源特点1.1区位地理独特武鸣县位于桂中,东与上林、宾阳为邻,南靠南宇、西接隆安,北与马山接壤。武鸣县城与广西区首府南宁仅有40多公里,区位优势明显。1.2土地及光热资源充足武鸣现辖甘牙镇、陆斡镇、双桥镇、太平镇、太平镇等十三个乡镇,土地面积约26.2万hm2,其中常用耕地面积13.92万hm2。地形起伏和缓,以丘陵为主,。土壤以砖红壤为主,肥力中等,土层深厚,各种养分全面。武鸣是全国光热资源最富的地区之一,全年日照时数1817-2106h,年鼻10°C的积温8309〜8519°C,年均气温23.5°C,最热月(7月)均温28・7°C、极端高温为38°C,最冷月(1月)均温12°C,极端低温为5°C,夏无酷暑,冬无严寒。1.3种植业基础和技术优势武鸣是传统的农业大县,武鸣县发展农业产业优势突出。”十一五”期间,武鸣县通过积极推广农业科技、搭建都市型现代农业信息平台等,积极培育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推动强势农业不断向现代化升级。武鸣县重点实施的超级稻种植和水稻高产示范栽培等项目,有效地提高了粮食单产,全县粮食总产量稳定在33万吨以上。另一方面,武鸣县按照”扶优扶强、培育龙头"的原则,在改造提高、做大做强现有粮油、甘蔗、木薯等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同时,重点抓好果蔬、畜禽、速生丰产林、桑蚕等农产品深加工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努力拉长农业产业链。2武鸣农业种植业现存问题 2.1土地利用率及作物复种指数有待提高武鸣全县土地面积约26.2万hm2,其中常用耕地面积13.92万hm2、占53.1%,利用率较低,尚有大量旱坡地、山地、可供开垦。在常用耕地中,水田占3.2万hm2,以种植双季稻为主,冬季闲田期除部分发展冬种生产外,尚有较大面积没有利用;旱地7.8万hm2,以发展糖蔗、旱粮、热带水果为主。常用耕地在换茬的过程中,普遍存在间隔期较长的问题,部分耕地还隔茬或多茬闲置,作物复种指数有待提高。2.2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农业龙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技术装备水平不够高,产品精深加工少、档次低、更新慢,农业品牌意识薄弱,名牌产品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化程度低,欠缺市场开拓能力,带动农户增收能力不强。以当地农产品为主要原材料的加工业与物流业有待进一步发展。2.3种植业经济效益差,农民收入水平低经济效益低是目前武鸣县农业种植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是长期困扰武鸣县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种植业经济效益低的主要原因,一是种植业结构中,高效益的作物少,产值低,根据2009年统计,全县平均每公顷农用耕地年产值仅为30000元;二是作物生产专业化、商品化程度低,整个种植业生产基木上仍停留在自给、半自给状态;三是市场信息量小,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通,有些农产品生产出来后,销不出去,既影响经济效益,也挫伤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四是农产品加工、综合利用率低,其出售的农产品,绝大多数是原材料产品,加工、综合利用很少,农产品的附加值低。由于种植业经济效益差,农民收入水平较低。根据2009年统计,全县农村年人均经济 收入仅为3096元,而且贫富差异比较悬殊,多数农民还处于比较贫困的状态,农村经济比较落后。2.4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长期以来对农业投入不足,加上土地承包后的分散经营加大了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的难度,导致农田水利设施老化,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武鸣是自然灾害多发地区,特别是缺乏灌溉条件,制约着高效农业的发展。2.5种植业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受冲击近年来,虽然粮食、蔬菜等主要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增加农民收入起到积极的作用,但同时化肥、农药、柴油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农业用工费用提高,加大了农业生产成本,冲减了农民因农产品价格提高所带来的收益,影响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3武鸣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与高产高效的农业发展的思考根据武鸣县农业资源特点、农业种植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今后一段时期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总的目标应该是保粮增钱,即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大力发展高效益作物产业,较大幅度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3.1调整作物结构,发展高效益作物产业目前武鸣县作物结构中经济作物特别是高效益作物比重过小。今后一段时期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与高产高效农业发展应着重调整作物结构,在通过提高单产、保证总产的前提下,扩大经济作物面积,尤其是大力发展高效益作物产业,如反季节蔬菜、花卉、木薯、水果等。这些作物经济价值较高,市场潜力大,可进行规模生产,形成具有武鸣特色的产业C3.2开发利用冬闲田地,提高复种指数 冬种生产已成为武鸣农业农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农民年收入有20%〜30%来自外运蔬菜。武鸣地理、气候条件独特,光、热资源充足,再加上近年来改水治旱等改善了生产条件,为发展冬季农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武鸣冬闲田面积较大,利用率较低,各地应根据当地特点,充分利用“天然温棚”的优越条件,指导和发动群众,积极进行耕作制度的改革,把冬季农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一造来抓,大力发展冬季农业。3.3大力发展立体种植、立体种养,提高单位耕地面积的产量和产值武鸣县农民有实行间套立体种植的良好传统,要继续引导发展,但要注意调整作物品种结构,以市场为导向,重点发展一些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的作物类型和品种,如蔬菜、辣椒、马铃薯、大蒜、食用菌、中草药等。与其他大田作物合理搭配,进行间套立体种植,比如,“果园养猪”、“林下养鸡”、“林果下食用菌”、“林果下中草药”等立体种植、立体种养模式,都将收到良好的效果。3.4大力推广与当地种植业相适应的配套栽培技术推广与当地种植业相适应的配套栽培技术,为种植业的持续协调发展提供技术支撑。针对冬种作物可能发生的冷害,推广大棚、地膜覆盖等保护性栽培技术;针对当地水资源不足,推广微喷、滴灌、管道施肥等节水灌溉技术;针对当地土地贫瘠,推广秸秆还田、增放有机质肥料等改土保埔技术。3.5大力发展物流业、加工业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培植卖方和买方市场加强物流设施和现代物流系统的建设,增强和改善市场功能,培植卖方和买方市场,以利于农产品的时空调运。在原料集近地大力发展农产品加 工业,如芒果制罐、制糖等,以解决农产品大量集中上市的问题。按照国际标准完善质量体系,建立品牌,延伸产业链条,设法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使当地产品具备区域竞争优势。逐步形成个体、联合体、私营企业、国有企业“多个轮子一起转”,外地客商为补充的多元化流通体系。在经营模式上,要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公司+农户”、“基地+农户”等产销一体化经营模式。参考文献:【1】陈清华•借鉴加州经验发展广东蔬菜产业[J]•广东园艺,2006(1):6-10.[2]杨桂花.立体农业中的复种间作套种・[J]•河北农业科技.2006,(9)6-7【3】孙诚志.湛江农业种植业结构优化探讨.广东农业科学2010年第8期329-331[4]林灿.稳定增加总产,积极优化结构,努力提高广西农业整体发展水平[J]・广西农学报,199&(1):1〜3.[5]方源良.优化种植结构,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J]・耕作与栽培,1993,(2):24-28.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