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中学人文科学常识讲座(前言)蒋念祖

江苏省扬州中学人文科学常识讲座(前言)蒋念祖

ID:35407646

大小:67.46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3-24

江苏省扬州中学人文科学常识讲座(前言)蒋念祖_第1页
江苏省扬州中学人文科学常识讲座(前言)蒋念祖_第2页
江苏省扬州中学人文科学常识讲座(前言)蒋念祖_第3页
江苏省扬州中学人文科学常识讲座(前言)蒋念祖_第4页
江苏省扬州中学人文科学常识讲座(前言)蒋念祖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扬州中学人文科学常识讲座(前言)蒋念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真善美”的探索与践行一一培养健全人格》选修教材一、本讲座的意义:1、为学生的健全人格培养提供人文素养;2、可以形成系列丛书(类似“五角丛书”一样的微型丛书),作为校本教材,成为有形的资料;3、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交际能力和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政治历史等学科(人文学科)相互融通的能力以及相关兴趣;4、带动一批青年教师参与课题研究。二、内容简介前言我们开设的这个系列讲座,正标题是“真善美的探索”,表明讲座的内容是介绍关于知识论、伦理学、美学等方面的知识;副标题是“培养健全人格”,表明讲座

2、的目的是帮助我们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知识论、伦理学、美学、心理学、哲学等方面的知识属于人文科学知识,这些知识似乎没有实际的用处一一不能像数理化等科学知识一样,直接变成认识世界、改变世界的物质力量,它们的用处是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人生的智慧和人生的境界。人文素养提高了,就有了“做人”的条件,做一个优秀的人的条件,而做人做得“优秀”了,“做事”做得“优秀”也就具备了必要条件。学生们一生面临的“话题”不外两类:做人与做事;立身与行事;古人说“为人处世”或者说“修齐治平”也就是这两个方面,毛泽东

3、说的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还是这两个方面。而且“做事”的话题固然重要,但是目前讨论得很深入很具体是不切实际的。再者,但凡做事的话题大致都可以归纳为做人的话题,所谓“从自身找原因”,是中国文化的传统;就处于成长发展阶段的学生来说,这样的思维方式是利大于弊的。所以我们这个“人文科学讲座”,主要讲的是“做人”的话题,当然,做人与做事无法断然割裂开来,侧重讲前者,当然,肯定也会涉及后者。为什么说知识论、伦理学、美学、心理学、哲学等人文知识有助于提升我们做人的智慧和人生的境界呢?请先大致了解一下我们讲座

4、中这些知识的主要内容:第一讲从人性讲到人的理想、理想人格。谈论“做人”这个话题,免不了从现实谈起。“人”是什么?人的现实的本性是什么?这就是人性问题。对此一无所知可能一切都无从谈起,谈了也是空谈。其次自然需要谈到:人的理想是什么?理想的人性是什么?我们应该成为怎样的人?对此一无所知我们就可能无所追求,无所事事。其实没有理想就没有动力,就不成为其人了一一人有理想,这正是人的重要本性。那么从现实的人性出发,如何达到理想、理想人性的彼岸?概括说来,人在现实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理智与情感欲望;理想与现

5、实;个人与社会;权利与义务归纳起来有三类矛盾:人与自身的矛盾,人与他人、社会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处理了这些矛盾,实现了“和谐”,也就解决了“做人”、“做事”的问题。所以做人、做事概括起来,就是发现、解决矛盾从而实现和谐。中国古代儒家群经之首《易经》讲阴阳之道,《中庸》讲“中庸之道S道家的《老子》讲“反者道之动”,康德、黑格尔、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AM包括爱因斯坦、钱学森在内的数不胜数的大科学家都讲辩证法,现代科学出现“三论”中的系统论,其实质也与辩证法相通。所以发现、解决矛盾把事情“摆平”“搞定

6、”,实现“和谐”,就能够实现从现实到理想的飞跃,这就是人生的智慧,人生的艺术。“做人”要解决最大的矛盾是人与自身、人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这两大矛盾。人与自身有哪些矛盾呢?了解一点人的学问,了解一点心理学常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人的身与心,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之间的矛盾、联系,以及人的认知、情感、意志内部及其相互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与联系,实现主客观和谐,身心和谐;理智与情感、意等等。这些是心理学的主要内容。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之间的矛盾、联系涉及很多方面,其中都会涉及人的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这些也是心理

7、学将会涉及到的。这是第二讲一一心理学。心理学也可以说在讲“人性”,不过不是采用哲学思辩的方法,而是采用带有实证意味的科学方法;不仅讲人类的“共性”,而且重点讲每个人的“个性”。我们每个人,做人做事追求的最高价值是“真善美”。学一点,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这一价值追求。美学、伦理学.知识论分别是第三至五讲的内容。我们会发现,追求“真善美”,其实也就是在矛盾中实现和谐。知识论是讨论“求真”的。所谓“真”,有两层含义。一是说我们的认识是正确的,一是说我们所说所做所表现出来的,是与内心一致的。后者涉及伦理学中“诚

8、实”的品质问题,前者涉及认识论、知识论、真理论的问题。怎样才可以说我们的认识是“真”的呢?历来有几种说法。一种所谓“符合论”,就是说我们的认识是主观的,如果与客观相符合,那么它就是真理,这就是所谓的“主观与客观相互和谐”,也可以说具备了“合规律性”。一种是所谓“融合论”,是说某种认识是“真”的,这种认识的自身系统内部必须自其说,不能自相矛盾,不妨说认识本身内部没有矛盾,能够内在地和谐,也可以说是具备了“合逻辑性”,“合逻辑性”是否就一定“合规律性”呢?这个以后再谈。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