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389965
大小:55.8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24
《物理化学(第五版)范德霍夫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科学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科学家一范特霍夫JacobusHendricusVan'tHoff1852--1911雅可比?亨利克?范特霍夫(JacobusHendricusVan*tHoff)荷兰化学家.1852年8月30日生于荷兰。因为在化学动力学和化学热力学研究上的贡献,获得190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科学家。范特霍夫为什么能成为诺贝尔化学奖的第一人呢?从他的经历我们或许可以找到一些原因•同时也学到一些东西。寻找奥妙,自己动手试试1852年8月30日诞生于荷兰的鹿特丹市,父亲是当地
2、一位有名的医生。上中学时,他看到在实验室中做的各种变幻无穷的化学实验非常有趣,因此总想知道其中的奥秘。看别人做,太不过瘾了,能自己动手那该多好呀。”寻找奥妙,自己动手做做”应该是他后来成功的一个因素吧。一天,范特霍夫从化学实验室的窗子前走过,他忍不住往里面看了一眼,那整整齐齐排列的实验器皿、一瓶瓶化学试剂多么诱人。他的双脚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要能进去做个实验多好啊。”突然,他发现一扇窗子开着,大概是做实验时为了通风开的吧。小范特霍夫犹豫了片刻,便纵身跳上了窗台,钻到实验室里去了。他支起铁架台,把玻璃器皿架
3、在上面,便开始寻找试剂。他全神贯注地看着那些药品所引起的反应,一切都在顺利地进行着。发自内心的喜悦使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我成功了,成功了!”他默默地说道。范特霍夫正在专心致志地做实验的时候被老师发现了,根据校规,他是要被处分的•幸好,这位老师念及范特霍夫平时是一个勤奋好学又尊重老师的学生,也就没有向校长报告•是什么原因驱使这样一个好学生去违反校规呢?显然,对化学的浓厚的兴趣.范特霍夫的父亲从这件事中得知儿子很喜欢化学,就从家里让岀一间房子作为工作室,专门供儿子做化学实验。从此,范特霍夫就开始“经营”自己的
4、小实验室。他把父母给的零用钱和从其他亲友那里得到的“赞助”积累起来购买了各种实验器具和药品,课余时间从事自己的化学实验。投身化学,义无反顾1869年.范特霍夫从鹿特丹五年制中学毕业了。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呢?在当时,光靠化学是解决不了生活问题的,父亲是为了让他增加知识才答应给他实验室试试•但要以化学为职业,父亲就不答应了,可范特霍夫觉得学化学对自己比较合适.父母并不想让他成为一个化学家,而想把他培养成一名工程师。几经周折,范特霍夫进入了荷兰的台夫特工业专科学校学习。这个学校虽然是专门学习工艺技术的,但讲授化学课
5、的奥德曼却是一个很有水平的教授。他推理清晰,论述有序,很能激发起人们对化学的兴趣。范特霍夫在奥德曼教授的指导下进步很快。由于范特霍夫的努力,仅用了2年时间就学完了一般人3年才能学完的课程O1871年,范特霍夫毕业了,他终于说服了父母,可以全力进行化学研究了。为了打好基础,找准研究的方向,必须拜师求教。范特霍夫只身来到德国的波恩,拜当时世界著名的有机化学家佛莱德?凯库勒为师。佛莱德?凯库勒是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化学家,他在梦中见蛇在狂舞,首尾相接,从而解决了苯环的结构。在波恩期间,范特霍夫在有机化学方面受到了良好
6、的训练。随后,他又前往法国巴黎向医学化学家武兹请教。1874年,回到荷兰,在乌特勒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从此他就开始了更深入的研究工作。实事求是,不惧权威范特霍夫首先提岀了碳的四面体结构学说。过去的有机结构理论认为有机分子中的原子都处在一个平面内,这与很多现象是矛盾的。范特霍夫的理论纠正了过去的错误。但是这一新的理论却遭到了一些权威人士的反对,当时德国有机化学家哈曼?柯尔比就是其中一个。这位老科学家倚老卖老,根本不愿学习新的东西。在没有认真研究的情况下,就亳无根据地把范特霍夫斥责了一顿。范特霍夫对这位老先生的
7、高论嗤之以鼻,不与其辩论。柯尔比不远千里从德国来到荷兰,要和范特霍夫一比高低。毕竟范特霍夫是晚辈,当柯尔比气势汹汹地冲进范特霍夫的办公室时,范特霍夫已经恭恭敬敬地等候他了。待柯尔比的火气稍稍减退之后,范特霍夫平心静气地向他陈述了自己的观点,条理清楚,论证有力,并请柯尔比用事实来批评自己的理论。范特霍夫的观点征服了柯尔比•柯尔比毕竟还是要讲道理、讲事实的。平心而论,范特霍夫的理论是正确的,他刚来时的火气完全消失了,并邀请范特霍夫去普鲁士科学院工作。范特霍夫实事求是、谦虚谨慎的态度使很多人都能心悦诚服地接受他的
8、理论。1901年12月10日,首次颁发诺贝尔奖,范特霍夫是第一位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奖者。1911年3月1日,范特霍夫在柏林附近的斯特利茨逝世。终年59岁。送鲜牛奶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清晨,德国柏林郊区的斯提立兹大街上,一辆马车急驶而过。已是深冬时节,寒风阵阵吹来,刺得面颊生痛,好似小刀子割肉一般;拉车的马喘着粗气,团团白雾从马鼻子里喷出。赶马车的人50來岁,多少年來他一直为这一带的居民送鲜牛奶,无论春夏秋冬,无论刮风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