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384045
大小:373.00 KB
页数:35页
时间:2019-03-24
《安顺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附件安顺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安顺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附件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002年11月34附件34附件附件一安顺市区域环境分析安顺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受区域影响较大。历史上,安顺市的地域开发较早,又是贵州省经济社会比较发达的地区,不仅履行了作为地区中心城市的职能,在较长一段时间,他的影响带动作用还辐射到毕节、黔西南和黔南等地区毗邻黔中的部分区域,经济活动得益于腹地资源的丰富性和结构的多样性,成为贵州省比较活跃的区域。贵昆铁路、贵黄公路为安顺市提供了同外界人流、物流、信息流、技术流和资金流的广泛交往渠道,时空距离的缩短加强了安顺市同黔中的联系
2、,分工协作能力也进一步增强。在西部大开发中,在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的背景下,株(州)六(盘水)铁路复线建设、清(镇)黄(果树)高速公路的即将建设,隆(昌)百(色)铁路的规划,安顺市的行政体制调整,为安顺市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较好的条件,可以肯定的是,安顺市在有序的组织和有利的制度指导下,发展的前景非常广阔。发展应置于更大的区域范围内,以区域因素的牵制与影响,区域与城市互动作用,引导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建设协调。影响安顺市的区域因素包括南(宁)——贵(阳)——昆(明)省际经济区、株(洲)六(盘水)铁路复线等省区间经济带合作与资源综合开发,并受到省区内黔中经济区的产业布
3、局的影响。同时,隆(昌)百(色)铁路的规划,也为安顺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一、区域影响因素分析(一)南贵昆经济区与西部大开发1、背景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我国重要的地域开发部署转移,是对西部地区进行综合开发的倾斜,是我国梯度开发由沿海向内陆地区的拓展和演进。西部大开发涉及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治理生态环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等主要内容。在经济发展中,西南和华南部分省区的互补优势促成了西南地区和华南地区的经济分工和区域合作,并通过区域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引导区域可持续发展。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已形成了一定的基础并向良性协调方向转化,华南部分省区的资金、技术和产业的转
4、移沿着主要交通轴线向西南地区演进和介入,并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生产理念,促进了西南地区的产业发展和生产力优化布局。西南地区丰富的能源资源、丰富的农业产品开发和旅游资源的开发既支援了华南,又成为吸纳资金、技术的载体之一,促进了西南地区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进一步联合。34附件广西、贵州和云南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三省区产业发展和结构上有很强的互补性,同时资源结构的互补性和合理性、交通可达性的改善为合作和经济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随着信息传输网的建设和完善、大中型项目的共同建设、大型基础设施的协调、区际地域资源综合开发的深层次展开,三省区的联系和合作将在各个层面展开。因此,统
5、筹协调安排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产业发展与生产力布局、社会文明建设与旅游组织、制度建设与创新等宏观发展战略与对策构成三省(区)经济区的前提。尤其是云南省的边境贸易、旅游开发和矿产资源开发、广西的出口贸易、旅游开发及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都是贵州可以利用的优势条件,可以弥补贵州区位上的不足和资源组合上的缺陷。2、范围和发展框架南贵昆经济区是以南宁、贵阳和昆明省区城市为核心,以连结三省区之间的主要交通线(包括南昆铁路、贵昆铁路、黔桂铁路和与之平行的国道线、国道主干线等)为轴,以省区为单元,依托于各地区中心城市和广阔的腹地资源构成的省际经济发展协作区。发展框架是:遵循点——轴
6、发展模式,以三省区省会城市贵阳、南宁、昆明为极点,以连结三点间的交通线以及延长线为轴,依托地区中心城市的带动,促进省区间地域整体性开发和引导生产力布局,通过极化发展点——轴地区,同时协调省际边界地区资源开发,充分利用广西及其与东南沿海便利的出海通道,云南省发达的边境贸易基础,扩展对外交往的渠道,带动广阔腹地协同发展。3、城镇发展根据三省区经济总框架,城镇发展有以下特点:省区间城镇发展呈多核心(以省会中心城市为中心),沿交通轴线城镇发展较快,是经济增长的重心;省际边界地区城镇在资源综合开发力度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有很大发展,为资源开发提供有力支撑和充分服务,并承接梯度传递的产
7、业和技术,形成产业发展的增长极。三省区省际边界地区大多是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山区,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城镇的发展不仅是经济社会任务,还履行了扶持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政治任务。4、经济区协作重点及重大项目①协调发展区域优势产业。本区域的水电、煤炭、石油、天燃气、建材、有色金属、机械、电子、化工、烟草、食品、亚热带林果、旅游等,具有产业优势,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通过加强经济区联合与协作,各省区的产业优势可以转为区域优势产业。②联合建设区域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③联合发展区域对外经济贸易。④联合发展区域市场;⑤共同发展高新科技产业;⑥区域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