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383371
大小:56.8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24
《浅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浅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个体心理活动在本身及其环境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一般来讲,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要求和特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具有稳定的情感;2、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3、具有符合其年龄特点的多种心理特点;4、智力正常;5、意志力发展好,自控力较强,有较好的适应能力。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索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和整体素质全血提高的教育。教育部1999年13号文件《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良好的心理索质是人
2、的全面索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索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耍的内容,它比过去的教育教学更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喜怒哀乐,更关注人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更关注人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更关注学生的尊严。这意味着,今后对老师的耍求不仅是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而且应当成为一个学生健康心理的塑造者,承担起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下而我就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法的探讨谈一点体会: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和主耍任务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和主要任务主要有三个方而的内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这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基本索质的教育内容。具体包括:1、智能
3、训练,即帮助学生对自身智力建立科学的认识,并针对智力的不同侧面,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等而设计不同的训练活动;2、学习心理指导,即帮助学生对学习活动建立科学的认识,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3、情感教育,即教会学生把握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学会有效控制、调节和合理宣泄口己的情感,学会体察与理解别人的情绪情感,并进行相关技巧的训练;4、人际关系指导,即围绕亲情、师&、同学、朋友等人际关系,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各类关系的本质,学会处理人际关系中各种问题,包括解决冲突、合作与竞争、学会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5、健全人格的培养
4、,即关于学生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应具备的健康人格品质,如独立性、进取心、耐挫能力、是非辨别能力、判断力等。(-)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矫正。这是面向少数具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牛而开展的心理咨询、行为矫正训练的教育内容。由于小学生思维、判断、辨别能力低,在整个心理成长中处于被动地位,模仿力极强,就很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行为的影响,而形成不健康心理。因此,矫正学生的不健康心理行为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难点。具体包括:1、学习适应问题,主要指围绕学习活动而产生的心理行为问题,如考试焦虑、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厌学等;2、情绪问题,主要指影响学生正常生活、学习与健康成长的思想情绪问题;3、常见行为规范问题
5、,主要指在学生生活、学习中表现出來的不良行为,如不守纪律、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的歪曲、对人对事以我为中心等行为。(三)学生心理潜能和创造力开发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小学吋期是心理潜能开发的最佳期。心理潜能的开发与创造力的培养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主要包括对学&进行判断、推理、思维、创造想象能力、口我激励、口主意识与能动性等各种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是重新开设一门课程,而是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渗透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优化整个教育过程。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有以下途径和方法:(-)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将心理健康教育
6、的内容融入学科教学Z中,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使学工在掌握学科知识的过程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一是注意挖掘学科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内容。不管什么学科的教学从心理学和教育学上看,都是对学生心理的发展施加影响,在教学中我们注意挖掘和组织好对学生心理产生影响的学习内容,使其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灵;二是注意学科教学活动的设计。学生的心理是在自我行为中发生发展的。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堂课,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整个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有展现自我的机会,使他们的心理素质通过参与教学活动得到训练与提高;三是构建良好的课堂心理教育环境。学科教学中心理教育的成功与否,关键还在于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融合
7、程度。因此,构建和谐良好的课堂心理教育环境就显得非常重要O教师应和谐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把他们看成是自己的朋友。在情感相容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无拘无束,平等交流的教学氛围。同时,还要特别关注那些较差的学生,对这些学生不能仅从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方面下工夫,而且要注重矫正他们学习行为的不良心理。(二)创建和谐、宜人的教育教学环境。良好的环境是高质量教学的有力保证。心理学研究表明:和谐、愉悦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而紧张、冷漠的气氛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