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371288
大小:9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24
《合肥学院科研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合肥学院“十二五”科研发展规划合肥学院科研处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学校学科专业建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服务地方和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主战场,基本实现国内一流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和合肥大学的建设目标,结合学校发展实际,特制定《合肥学院“十二五”科研发展规划》。一、“十一五”规划完成情况(一)完成规划目标,取得可喜成绩1、科研发展思路清晰,定位符合实际围绕“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办学定位,学校明确了科研发展的基本思路——“一条主线,两个重点”,即为以应用科学研究为主线,强化科研促进教学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两个重点。2、促进了学科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我校积极发挥科研促进教学的作用
2、。通过科研活动促使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丰富和更新教学内容,促进教材和课程建设,推动实验室和实践基地的建设;通过产学研合作,实现校企互动,优势互补,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科研团队的培养,凝练了学科方向和专业特色,促进人才成长;以教师科研成果为依托,带动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科研对我校办学定位的落实和学科专业建设起到了支撑作用。3、重视科研平台建设和学术交流“十一五”期间,我校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培养学术团队。目前,已设立16个研究所(中心),其中城市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省教育厅立项建设;2008年立项建
3、设了学校第一批六个重点实验室。科研平台的建设提升了我校科研水平与能力,促进了学科建设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聚集,拓展了科技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领域。不断加强和扩大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主动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校开展学术讲座和学术交流,积极支持师生走出校门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活动。从2006至2010年7月共组织学术报告(讲座)531场,听众近7.2万人次。还相继成功举办了三届亚欧环境技术与知识转化国际会议、面向21世纪中韩新农村建设研讨会、2007旅游教育与旅游管理亚太国际论坛、中德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等国际会议,激发了师生参与学术活动的热情,活跃了校园学术氛围
4、。4、提高了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科研服务社会是高校重要职能之一。我校围绕服务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及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产学研合作活动,并积极承担解决地方发展的课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组织教师先后参加了省、市组织的各类产学研活动17次,鼓励科研机构积极参与省、市经济与社会建设有关的项目,共承担横向科研项目58项,签约金额273万元;还针对省、市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所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先后承担完成了一批省、市主管部门和企业委托课题,完成了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软科学项目、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点
5、项目、省领导圈定课题、市科技局招标项目等,锻炼了队伍,提高了创新能力。5、建立一批有效的科研管理制度科学有效的科研管理制度是保证学校科研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的重要前提。2006年以来,先后制定和修订了一整套科研管理制度,如《合肥学院科学研究发展基金管理办法》、《合肥学院科研成果登记及奖励试行办法》、《合肥学院学术交流管理办法》、《合肥学院优秀科研成果评选暂行办法》、《合肥学院重点实验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合肥学院专利管理暂行办法》、《合肥学院科研管理办法》、《合肥学院人才科研基金管理试行办法》、《合肥学院学术委员会章程》等管理制度和办法,涉及项目申报、经费管理、项目执行情
6、况检查、表彰奖励、科研和学术机构管理、专利及其技术转化等多个方面,较好地促进了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6、取得了突破性的科研成果通过政策鼓励和引导,以及高层次人才的引进,近几年科研成果增长迅速。“十一五”期间,全校共发表论文2146余篇,其中三大检索(SCI、EI、ISTP)收录200篇,共出版专著、参编著作教材109部,获国家专利9项;获立项的校内外项目达到510余项,尤其在200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实现了国家级项目零的突破。同时还首次获得了教育部科学技术重点项目和人文社科项目立项。获得市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5项
7、,其中省级奖两项。(二)存在的问题“十一五”科研发展成绩显著,纵向看科研发展迅速,但横向比,还存在差距和不足。我校“十一五”期间一项重要工作是上下齐心协力,全力迎接本科教学评估,广大老师主要精力投身本科教学,因而对科研投入的精力较少;由于建本科院校的时间短,还缺乏有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科研力量的整合与科研团队的建设进展缓慢;科技资源和人才配置尚不均衡,科技资源共享和集成度不高,科研平台基础薄弱,缺少省级以上科学研究平台;科研评价体系、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不够完善;科研导向和保障体系还有待加强,教师走出去深入了解社会生产实际不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