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社会学与劳动经济学分析视角的比较

劳动社会学与劳动经济学分析视角的比较

ID:35358411

大小:61.1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23

劳动社会学与劳动经济学分析视角的比较_第1页
劳动社会学与劳动经济学分析视角的比较_第2页
劳动社会学与劳动经济学分析视角的比较_第3页
劳动社会学与劳动经济学分析视角的比较_第4页
资源描述:

《劳动社会学与劳动经济学分析视角的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劳动社会学与劳动经济学分析视角的比较劳动人事学院2009劳动关系班叶茜2009201157目录劳动社会学与劳动经济学分析视角的比较1一、劳动社会学与劳动经济学的诞生与发展脉络1二、以劳动过程问题的研究为例分析二者的视角1三、在劳动科学领域几大方面研究问题的区别2O总结4一、劳动社会学与劳动经济学的诞生与发展脉络劳动者活动的世界自工业社会诞生以来,就被分为生产与劳动、生活与闲暇两个世界。经济学往往关注前者,研究劳动相关的劳动资源、工资利润、市场机制、经济效益等;社会学更关注后者,研究家庭婚姻、衣食住行、时尚流行,生活方式等。'社会学进入生产与劳动的世界,逐渐发展形成了社会学的一个专

2、门分支,主要研究劳动者本身、劳动者行为、劳动过程、劳动场所各方面关系等问题。1.劳动社会学是运用社会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人的劳动活动的科学。它始于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和管理学家对劳动问题的研究。订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们对于劳动问题的论述至今仍可称为经典。阿尔克特认为,马克思、迪尔凯姆、H•韦伯和泰罗从事的研究是劳动社会学发展主要阶段的四个重要的里程碑。其中,马克思可以说是劳动社会学尤其是劳动关系研究的开山鼻祖;迪尔凯姆重点研究了劳动分工的相关问题;韦伯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对工厂制度、“科层制”理论的分析;泰罗作为“科学管理”运动的创始人,在自己的很多著作中提出了许多关于劳动组织内部的社会

3、学问题。2.劳动经济学与劳动社会学同属于劳动科学体系,是其中影响最大,成熟度最高的一门主干学科,是劳动科学体系中的基础理论学科。山国外劳动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儿个阶段:17世纪小叶至19世纪70年代,古典经济学派将劳动和工资问题作为经济理论的重要内容;20世纪20年代,在经济飞速发展,劳资问题日渐严重的背景下,制度经济学派建立了独立的劳动经济学;20世纪40年代芝加哥学派的“劳动经济学革命”;20世纪60年代以來,劳动经济学的研究问题大大丰富。二、以劳动过程问题的研究为例分析二者的视角•在劳动社会学研究中,使我印象深刻的是之前读到的布若威的一本《制造同意:垄断资本主义

4、劳动过程的变迁》。他结合前人研究,实地参与调查了美国一个工厂三十年的变迁。在他活动的时代,社会学新的研究焦点围绕着组织中的行为构建,此时的三个主题是:对科层制研究;从作为决策者视点看组织的行为主义者框架(偏心理学);发展用于理解组织及其与环境之间关系的框架(社会化对产业行为影响,组织对坏境的依赖,产业发展的条件等)。他认为所有这些理论丢掉了历史根源,难以解释冲突的爆发等问题。布若威作为社会学出身的个性学者和“叛逆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制造同意》一书中,重点考察了工人的主观意识层面。布若威继续发展了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的理论,并且区分了生产关系和生产中的关系两个概念。马克思的生产关系

5、揭示了剩余价值的存在及其作用,而布若威“生产屮的关系”的概念则揭示了资木家是如何掩饰剩余价值的,以及在生产过程中,工人同意的意识是如何产生的,提出了“内部国家”和“内部劳动力市场”。他打破了马克思主义对劳资关系强制与对抗的单一向度的认识。这项研究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研究中一项重要成果。•在劳动经济学方面我想谈一下阅读了马克思主义著作的片段Z后,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过程理论的一点认识。劳动过程就是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结合为产品的过程。这其中产生的两个问题是:劳动力价格如何决定,以及如何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最佳结合。首先,在劳动力的价值决定方面,劳动力价值不只包括劳动者本人需要的生产资料,

6、还包插其本人学习培训、家人和下一代的教育的需求;其次,它包含着特定的社会和历史背景,即当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资本原始积累剥离了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劳动力获得白由,再通过平等的劳动力市场使其与资本家结合。紧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是,劳动者是有主观能动性的,如何防止工人偷懒(《劳动力与垄断资本》分析了这个问题),以及为何工人有时如此卖命(《制造同意》)。这里还要包含前人对分工的研究,一方面分工便于考核,节省了监督的成本;另一方面培养工人对于工作的认同,进行意识形态方面的改造。人是最具主观能动性的,价值是人活动的结果。劳动过程理论把“人”放在了分析的核心地位,本质目的是研究资本主义是如何

7、通过合适的体制取得剩余价值。市场的性质和特征是交换,前提是等价,如此理论上应当形成平等的劳资关系。但是通过这样平等的劳动交换契约,还是产生了双方地位不对等的差距。首先,签订了合同之后,劳动力进入工厂或公司(生产组织),组织是有权力结构的,工人与管理者和所有者变为指挥与被指挥的关系,工作内容不由自己确定,社会关系发生变化。在生产率确定的技术前提下,资方通过延长时间进行绝对剩余价值的增加,或者通过提高技术水平增加相对剩余价值。※通过了解布若威《制造同意》一书中的研究和马克思主义劳动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