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及反思

ID:35346189

大小:56.0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23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1页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2页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3页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及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柳树和小枣树教材分析CRG教材分析:《小柳树和小枣树》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借助小柳树和小枣树牛长情况的不同,赋予它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小柳树因自己长得漂亮而得意,瞧不起小枣树;而小枣树不因自己长得没有小柳树好看而泄气,也不因为自己能结又大又红的枣子而自大,相反还夸奖小柳树。通过它们之间的对话,生动形象地使学生懂得“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这一深刻的道理。学牛分析刚刚读二年级的学生,对童话故事有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强,但缺乏一定的鉴别能力。

2、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大胆且独立,他们己经掌握了一些识字的方法,喜欢读书和表演,但语言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欠佳,有意注意的时间还比较短,好动、好玩。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骑,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阅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屮学习,自主地读、说;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自

3、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应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与创造。小柳树和小枣树是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教材蕴涵的价值取向呢?为了避免学生岀现喜欢小柳树,批判小枣树的情况,让学生从整体形象入手,反复读课文。并通过给小柳树和小枣树打星这一形式,引导学生读懂文本。既珍视学生的的独特感受,又尊重文本的价值取向。学习目标:1、通过自学交流认识8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

4、读课文1一4自然段,学习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3、通过给小柳树和小枣树打“”,在朗读中体会小柳树的漂亮和骄傲,小枣树的谦逊,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预设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小柳树,一起跟小柳树打个招呼吧!2、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小枣树,谁来跟小枣树打个招呼?指名,正咅,学习生字“枣”。3、小柳树和小枣之间发生了一个故事,快快打开课本看看吧!二、初读,整体感知课文。1・视频范读课文2.交流课文内容: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再读课文,学习生字1、齐读课文,找岀

5、文屮生字2、小游戏:猜猜我是谁?认读生字卡片,交流识字方法3、摘红枣:再次认读生字4、开火车朗读词语四、学习课文1.自由读课文第2—自然段,找找写小柳树“美,啲句子,用横线划出来2.交流写小柳树“美”的句子3•指导朗读描写小柳树的句子,体会小柳树得意的神态4.你想对小柳树说什么?生交流讨论。五、指导书写1、观察“思”、“浅”2、说说写这两个字时需要注意什么3、师范写,牛描红4、生书写,师巡视5、展示书写《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反思:《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

6、教学重点。”识字教学的意义和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本节课在设计上是以识字、写字、读文整体推进为重点,尽量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在语境中识字。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识记生字,如:加一加,换一换,猜谜语等。在教学时,学生能以各种方式认识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此外要对学生书写时容易出错的字进行重点指导。在本课的教学屮,我主要以朗读为主线,在读屮感悟,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创造性地学习。课堂中,我努力遵循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如在指导学生体会小柳树的美时,抓住柳树的牛长的过程与特点,运用多种形式将描写小柳

7、树美的3句话一遍遍的在读中悟。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到了美,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好习惯受益终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下,我时刻关注学生的课堂行为,用一些简单易记的口号提醒学生注意自己的坐姿和立好书本,同吋书写的过程中先引导学牛分析字的结构,在此基础上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课堂不足之处是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不够及时,特别是学生每朗读完一部分,我都应该给学生一个正确而富有鼓励性的评价,教师的评价应具引领、启迪、关爱的作用,在润物细无声的点拨中让学生明白怎样才是更好,让学生真正享受成功的感觉

8、。这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努力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