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文浅谈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教学论文浅谈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ID:35335291

大小:57.2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23

教学论文浅谈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_第1页
教学论文浅谈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_第2页
教学论文浅谈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_第3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论文浅谈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四川复兴中学校李泽菊摘要:联系实际,因地制宜,挖掘教材中好的德育素材,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中渗透生命教育,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挫折教育,科学探索精神教育,将德育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心田。关键词:生物教学渗透教育在教学活动中,师生活动和交往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功能。首先,教学活动中师生交往是最严密的、目的性计划性最强的交往。课堂教学是神圣的充满生命活力的,它是一个整体的师生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是师生生命活动的一部分。其次,它所使用的教材具有很强的教育性,这

2、使得教学本身充满了教育性,真正领会并贯彻每一门学科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就会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认识社会认识自然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同时,通过教学过程的严格训练,培养学生刻苦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学科知识的规律性、严谨性,学习的氛围,都是隐性的教育因素。尤其重要的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育者——一教师的人格魅力,高尚师德,他的言谈、举止、穿戴、情感(特别是对学生的情感)、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都将给学生们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以至影响他们的一生。就生物教学中的德育而言,它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是与

3、生物知识教学结合进行的,这门课不仅要求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能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而且能够对于生物界、生物科学、大自然和生态以及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资源开发、人口控制、环境保护等重大问题有正确科学的观点,形成高尚的品质和情操,在未来社会的激烈竞争中,能够具有创新和合作进取精神,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因此生物教师要在教学中实现知识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政治导向、情感陶冶及道德规范的教育。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一、生物教学中

4、要联系本校本班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在学校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首先,必须熟悉和了解学生,知道他们的乐趣和苦恼,摸清他们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当前许多学生均表现出学习目的不明确,因此,导致学生对文化学习尤其是对生物科学习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重视,因此在生物教学中疏导学生的思想是很重要的。应该让学生明确生物学科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女口:在教学中结合教材,阐述生物学与其他学科有着交错渗透的关系一通过植物部分的教学,介绍植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教育学生要绿化环境,自觉爱护一草一木;通过

5、动物学部分的教学,介绍青蛙、鸟类的益处,提倡爱护动物,不要乱捕滥杀;通过人体部分的教学,介绍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每一个人自身的健康。进而明确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性,才会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激情。二、认真挖掘资源,从教材中寻找德育渗透点1、渗透生命教育、形成正确的生命观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教育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提升他们对生命存在意义和价值的认识,认识到生

6、命的伟大与崇高,了解人类的生命价值,形成学生对生命的敬畏、热爱,从容地面对人生中的各种困难与逆境,保持旺盛的生命意识与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在高中生物生物的生殖与发育的教学中,教师通过生殖细胞的形成,胚胎发育与胚后发育的讲解,介绍生命的孕育和抚养过程,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由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成长到现在,是父母费尽心血的结果;在人类遗传病与优生中教学中通过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的发病率,特点及遗传病的危害的介绍,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唯一性,自己的生命已不再等同于一个普通生物的生命,此时

7、你的生命已承载着一种责任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生命的损伤会给家庭带来痛苦和创伤,给社会带来不良的影响,认识到自己的生命是前人生命的延续,是现在共同生命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后人生命的开端,认识到生命的宝贵,生命的价值,生命的责任,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的品质,逐步形成正确的生命观。2、渗透唯物主义教育,形成科学的世界观。生物学科是一门描述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课堂上通过对有关生命现象进行剖析,能使学生深刻理解生命的本质,增强学生对自身的客观认识,对学生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起着举足

8、轻重的作用。3、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懂得感恩立志报国。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浓厚的感情。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从而提高民族素质和凝聚力,懂得感恩立志报国。如在高中生物遗传与基因工程的教学时介绍“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培育出的新型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1992年投放市场的乙肝疫苗;1989年转基因鲤鱼的培育;1995年抗虫基因棉花的培育等材料的教学,让学生在了解我国生物学研究取得巨大成就和对世界的重大贡献的基础上,领悟到我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