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除同行评审制度

废除同行评审制度

ID:35332985

大小:58.04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23

废除同行评审制度_第1页
废除同行评审制度_第2页
废除同行评审制度_第3页
废除同行评审制度_第4页
废除同行评审制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废除同行评审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鳩同fiW审制度自从世界范围内的学术界倒向“新自由主义”,其创建的一系列学术规则已经固化成为不容讨论的“制度”。没有意见征询、没有试验时期、没有复议矫正、没有反复思虑。规则压倒一切,制度支配着人。在这套学术规则当中,有一个不容质疑的制度是所有受尊重的、严肃的学术刊物和著作都不得不遵守的,那就是学术成果在发表前必须经过同行评审。最早的时候,同行评审似乎是个好主意,因为它便于学者收集意见,在质量上精益求精,但是一旦固化下来成为规则,就会引起很大问题。我的亲身经历告诉我,同行评审甚至已经成为一个常用语,遭到许多人的滥用。我想就同行评审提出至少十点意见。这些

2、反对理由相互之间紧密关联,但彼此差异清晰可辨,足以证明同行评审制度应当废除。除非同行评审制度得到改革,剔除其对学者的支配属性,我们才应在修正以下十大缺陷的基础上,考虑保留其积极因素。同行评审制度问题很多。首先,它给本来时间就很有限的学者造成沉重的负担,使学者难以集中精力开展自己的工作。各种新规则本来就挤占了学者大量研究和写作的时间,徒增毫无用处的行政工作。所以,只有学术上不那么积极、才智比较平庸的学者才愿意接受同行评审的工作,这导致评审质量难以保证。不否认有些时候,参与评审的学者愿意牺牲自己的时间,为论文提出宝贵的批评意见,使作者获益;但更多时候,评

3、审人意见都是浅薄和形式化的。这不怪评审人,毕竟最终的学术成果与他们无关。同行评审的第二个缺陷是它更注重程序、形式和期限,而不是关于期刊、编著和丛书的一致性和原创性的高质量讨论。这种情况导致最终拿出来的论文质量堪忧,学术水平乏善可陈、前后不一,主题滞后于时代。我的第三点反对意见是,同行评审制度从根本上来说流于保守。既然被邀请评审论文的人是某个领域里地位显赫的人,他们或许不会欢迎学术创新,因为那可能对他们的既成观点构成挑战。我经常看到评审人给出类似这样的意见:“作者为什么没有引述该领域专家某某人的观点?”仿佛你写一篇关于后殖民主义的文章,要是不提某两位频

4、繁被引用的大家,就应该受到批评了?这件事是我亲眼所见,至于姓甚名谁我就隐去不说。这种评审意见没有考虑到,也许作者是有意而为之,是尝试开拓思域,重新思考“后殖民主义”的这个“后”字是什么意思,反映了当今世界和殖民主义之间怎样的关系。我想这个领域真正的奠基者不会反对后辈学人勘误纠偏,但那些缺乏学术敏感性的趋附之辈却会觉得这篇论文是天方夜谭。这些人往往由于时间有限,仓促之中只来得及看论文的参考书目“正不正确”。该制度遭到诟病的第四个原因是其结果往往与初衷背道而驰。学者往往倾向于评审自己朋友或学术观点近似的人的论文,或是评审那些完全与自己观点相反的论文,这样

5、就可以把对方的论文打回去。同行评审制度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出现,结果却适得其反。学术刊物出版方和编辑往往优先挑选他们熟知的评审人,并且对其评审意见大致有预判,而不是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如果他们真有所谓客观立场的话。我自进入学术圈以来,已经体验过这两种经历。举个例子,我的一本书作被送去同行评审,编辑喜欢这本书,以为评审人也会喜欢;而且我在那之前还推荐过这位评审人的书。然而这位编辑发现自己错了,完全事与愿违,该评审人出于维护自己在本领域话语权甚至权威性的目的,把书退了回来。我花了两年时间改来改去,连第二本书都写好了,他才终于给我通过,那时候我

6、已经准备换出版社了。他不能接受我闯入“他的地盘”。这种情况一直都在发生,有时候评审人自己都没有意识到。(我之所以能推测出评审人身份,是因为评审意见的语言风格、特定观点,以及对某些我未引用的文献的强调,这又映证了我的第三点意见。)第五个问题是,同行评审制度给整个学术界带来了负面影响。这个制度把学术界划分出三六九等,对不知名的年轻作者很不友好,使他们觉得自己头顶总有“老大哥”的监视。因为同行评审是匿名的,它可能激发出人性的黑暗面,让他们借机公报私仇。这导致不少作者只能卑微地屈服,学术界的民主风气早已荡然无存。大家有异议也不愿给自己找麻烦,导致学术界失去了

7、有潜力的年轻一代。第六个问题与此相关,同行评审导致编辑失去了权力,无法决定期刊上要发表哪些文章,推出哪些著作。这导致有才干的人不愿从事辛苦的编辑工作,因为他们不能根据自己的愿景来设定刊物的主题,通过筛选文章使刊物自然成长。这样一来,学术刊物要么失去内在的连贯性,要么缺乏实质性内容。此前,某份网络刊物办了一期特刊,收到50来篇质量不错的投稿。我得为每篇论文找两位评审人,但问题是我在该领域认识的人拢共也凑不到一百人。最后还是常任编辑们招来各自的朋友,迅速走完了流程。这又暴露了之前提到的第四个弊端。而且问题依然存在,即如何找到足够多的评审人?第七个问题比较

8、实际,但它也对知识界也有深刻影响。学术出版流程本来就很慢,同行评审使它更拖沓,学术成果被大量积压,尤其影响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