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宣传周总结

防灾减灾宣传周总结

ID:35312349

大小:3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23

防灾减灾宣传周总结_第1页
防灾减灾宣传周总结_第2页
防灾减灾宣传周总结_第3页
防灾减灾宣传周总结_第4页
防灾减灾宣传周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防灾减灾宣传周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南邵小学“防灾减灾日宣传周”活动总结为了进一步贯彻教育局文件精神,继续加强对师生防震减灾知识的普及教育,拓宽其更广的知识面,掌握一定的防震减灾自我防护知识与技能,促进全民防震减灾意识的深度提高,结合实际,在防震减灾宣传周开展了以下活动,现总结如下:一、学校重视,演练活动组织到位 为提高全校师生在密集场所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的能力,掌握灾害来临时最有效的逃生方法,学校于5月6日上午举行了防震逃生演练。演练中,教师沉着镇定、恪尽职守,师生同舟共济、众志成城。  二、以教育讲座宣传,学习防灾减灾知识  1、

2、学校共同努力营造“防灾减灾宣传”的氛围,让全体师生明确防灾减灾的重要性,利用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等形式宣传安全教育防灾的重要性,各班以安全教育课为阵地,向学生讲授防灾救灾知识,开展防灾减灾安全教育主题活动。    2、组织全体教师及学生听“防震减灾”安全知识讲座,提高防震减灾意识,增加知识。 四、以宣传教育为体验平台,掌握防灾减灾的技能  为进一步提高全园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应急意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防灾避灾知识和技能,增强师生的应急疏散能力和安全意识,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这次宣传教育、知识讲座

3、、实际演练活动既是对我校师生的应急避险的一次检验,也是师生的一次生命体验。不仅再次落实了师生应付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而且也提高了师生实际应对和处置突发安全事件的能力,更进一步增强师生防震、防灾减灾的安全意识,真正掌握在危险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提高抵御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                              上口镇南邵小学2013.5防震减灾知识讲座俗话说:人生自古多磨难。在地球上,自然灾害种类多,且频繁发生。人的一生中,都有可能遭遇到某种自然灾害的威胁。地震是最不

4、可预知、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之一。中国深受地震灾害的影响,像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人们至今无法忘记。前段时间四川雅安又发生了地震。在大量的事实目前,以及无数的惨痛教训,我们再也不能漠视地震灾害了,要赶快行动起来,做好防灾、减灾工作,这样才有可能把地震灾害所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那么,如何进行防震呢?一、防震准备1、了解地震知识地震一般指岩石圈的天然震动。按其成因主要有构造地震和火山地震,其中构造地震影响最大。地壳中的岩层在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会发生倾斜和弯曲,一旦积累起来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承受的限度

5、时,岩层便会突然发生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聚起来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成为地震。地震前常有不少异常的自然现象发生,叫做地震前兆。如地下水的异常变化、动物的异常反应、小震频繁、地壳形变等。地震对人类的危害极大,但目前人类对地震的认识尚处于摸索阶段,还不能对地震进行准确预报。2、要有防震意识全世界每年发生的地震有500万次,几秒钟就有一次。给人们造成破坏的地震每年约有1000次,大约每天有28次。我国是世界大陆地震多发区,20世纪以来,我国地震死亡人数约占全球地震死亡

6、人数的50%。由于地震具有突发性强、破坏性大、社会影响深远、防御难度大等特点,加上地震预测的难度,以及建筑物抗震性能的迅速提高,这在短时间内是无法做得到的,因此防灾意识应成为做好减灾工作的前提。3、制定应急预案这里包括家庭应急预案、单位应急预案和政府应急预案。对于学生而言,家庭、学校的应急预案更为现实和重要。主要内容有:熟悉室内、室外环境;明确疏散线路和避难地点;准备避难和营救物品;学会基本的医疗救护技能;积极参与防震演练等。以日本为例,地震发生时常备物品有:小型软垫(保护头部)、手套、替换衣服、手电筒、

7、微型收音机、军用水壶(两周换一次)、罐头和开罐头用具、干面包、急救药、绳索、粉笔、印鉴、地图和贵重物品等。二、如何避震1、当机立断地震发生时,人们能感觉到纵波和横波两种地震波。从震源发生的地震波首先到达的是纵波,这时在震中的人们会感到上下颠簸;接着横波传来,又变成前后、左右摇晃。人们从开始感到晃动到房屋倒塌的时间,一般有十二秒的时间,这被称为“黄金12秒预警时间”。人从感觉到晃动到明白过来是地震需要3~5秒钟,然后以百米速度躲避的时间也只有7~9秒钟。这时,特别需要的是冷静,在12秒内要因时因地地做出瞬间

8、避险抉择——“跑”还是“躲”,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地震伤亡。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外开阔、安全的地方。2、避震要点在学校正在课堂上课时,不能乱跑,更不能跳楼,要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在操场上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双手保护头部,但要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返回教室;震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