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民众的历史品格总结

中国文化概论民众的历史品格总结

ID:35296270

大小:47.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3-23

中国文化概论民众的历史品格总结_第1页
中国文化概论民众的历史品格总结_第2页
中国文化概论民众的历史品格总结_第3页
中国文化概论民众的历史品格总结_第4页
中国文化概论民众的历史品格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文化概论民众的历史品格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文化概论民众的历史品格总结天人合一、物我相通。先哲认为,宇宙的本原是道,道在创生天地万物的同时,也创生了人。人是天地自然的一部分,天、地、人始终是宇宙大化这一整体世界中的有机构成。,中国文化不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而是强调天人合一、物我相通。天人合一思想的基本含义,就是充分肯定天道与人性的相通相感,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处,大同思想。自强不息、兼容并包。《周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正是这种精神,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赋予中国文化以创造力和持久性。无数仁人志士,在身处逆境之际,总是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不顾一己生命

2、安危,奋起抗争,鞠躬尽瘁,表现出一种刚健有为的人格力量。历史上华夏民族人口众多、文化先进,中国文化不仅善于在内部融合吸收各族文化的精华,而且也能接受外来文化,如印度佛教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以及欧洲文化等。正是这种兼容并蓄的精神,才使得中华民族的内聚力得以加强、中国文化的传承得以久远。以人为本、崇尚道德。以人为本的思想表现在价值观上便是对道德的崇尚。中国文化基本上是反功利主义的,古代君子大多能自觉地加强道德修养,致力人格完善。他们对道德完善的追求,往往超过对生活改善的兴趣。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惟一的平等观念,就是人人在道德面前平等。儒家鼓励民众,忍受政

3、治经济上的不平等,以换取道德上平等的箴言。中庸思想博大精深,和而不同、中行无咎。中国文化还具有贵“和”尚“中”的意蕴。“和”是把众多矛盾的事物有机地统一起来,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中”是在“和”的基础上所达到的居中不偏、兼容两端的境界,做事有分寸就不会引起相反的效果。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量的限度,达不到这个限度,事物就不能处于最佳状态;但是超过这个限度,事物就发生质变,朝反面转化了。所以,只有“中”才是保险安全之道。这种思想使得中国人做事不走极端,求大同存小异,自觉维护人际关系的和谐,注重保持安定团结的局面。军民同体,教先与行,人性十足,性善,长顾后虑,吃

4、苦耐劳。请简要分析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特征。P131答:中国哲学的基本特征:一、儒道互补。1、源头上互补性。2、中国社会文化建设的共同需要。3、儒道互补成为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一条主线。4、儒道互补构成中国哲学的主干。5、价值取向上的互补。6、哲学内在结构上的互补,二、诠释人生。中国哲学具有浓厚的人学特质,缺乏西方哲学所具有的纯宇宙论与认识论特质。三、自觉认知。中国哲学倚重非逻辑化的形象思维与直觉思维方式,而不是以观念为基础的逻辑化理性思维。四、整体互动。中国古代哲学的整体性思维、互动思维。整体是存在的条件,互动是存在的方式。五、持中和谐。重和谐是中国古代哲

5、学的一贯传统,中庸之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精神之一。六、偏重践履。中国古代哲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道德哲学。中国古代哲学家偏重于践行尽性,履行实践。重农主义:以自然秩序为最高信条,视农业为财富的唯一来源和社会一切收入的基础,认为保障财产权利和个人经济自由是社会繁荣的必要因素。历史影响:重农主义继承了17世纪下半期以来重视农业和主张经济自由的思潮。重农主义者把自然秩序作为自己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他们认为,人类社会存在着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这就是自然秩序,它是永恒的、理想的、至善的。表现为各种政治、经济和法令规章的人为秩序必须以自然秩序为准则,违背自

6、然秩序,社会就处于疾病状态。重农主义的自然秩序是被理想化了的资本主义社会。重农主义理论的核心是“纯产品”学说。重农主义者认为,财富即物质产品,使用价值,财富来源于生产。在社会各部门中,农业是唯一创造财富的部门。重农主义把农业看作生产部门,把分析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探讨了剩余价值的创造,纯产品即是剩余价值,地租是其具体表现形式。在农业生产分析中,重农主义提出年预付、原预付的概念,对资本(农业资本)进行了最初的分析。重农主义还对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都集中表现在魁奈的《经济表》中。重农主义的理论体系存在着资本主义实质和封建主义外观的矛

7、盾,重农主义实际主张建立的是资本主义制度,但又只求对旧制度改良,其目的是巩固现存的制度。中国文化概论考试选择题1、唐代官员都不喜外任(2.0分)是2、国人阶层的消失意味着军民同体概念的消失(2.0分)否3、儒家最高的治国理想就是达到小国寡民的状态(2.0分)否4、礼乐文明是最讲究人情的,与佛教的四大皆空不同(2.0分)是5、墨家学派反对音乐的原因是认为不美(2.0分)否6、夏王朝是当时天下黄河流域的共主(2.0分)否7、大蒐礼被成文法取代是一种社会的退步(2.0分)否8、周王朝同姓不婚的原则是为了团结其他力量,巩固统治(2.0分)是9、《诗经》里的《关雎

8、》篇是一首表达爱情的诗歌(2.0分)是10、中华民族基本形成之后,封建只会加大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