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学(第七版)》知识点汇总

《卫生学(第七版)》知识点汇总

ID:35295407

大小:209.5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9-03-23

《卫生学(第七版)》知识点汇总_第1页
《卫生学(第七版)》知识点汇总_第2页
《卫生学(第七版)》知识点汇总_第3页
《卫生学(第七版)》知识点汇总_第4页
《卫生学(第七版)》知识点汇总_第5页
资源描述:

《《卫生学(第七版)》知识点汇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卫生学(第7版)》教材知识点汇总绪论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概念: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基础医学 现代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流行病学、统计学)环境与疾病的关系:“土厚水深,居之不疾;土薄水浅,其恶易觏”。职业与健康的关系:人类自开始生产劳动以来,就出现了因接触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而发生的疾病,而且职业病伤的发生常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预防疾病不仅是预防医学的目标,也是临床医学的目标,将预防策略分为三个不同的级别,为三级预防:1、第一级预防,病前预防。2、第

2、二级预防,“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3、第三级预防,临床预防。第三章食物与健康●营养素和能量●合理营养●特殊人群营养●食源性疾病与食物中毒第一节营养素和能量【提纲】一、营养素二、蛋白质三、脂类四、碳水化合物五、能量六、无机盐和微量元素七、维生素一、营养素(nutrients):食物中具有营养功能的物质。食物中可以被人体利用的营养素有几十种,共分为六大类:①蛋白质②脂类③碳水化合物④无机盐和微量元素⑤维生素⑥水。其中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可以产生热量,为产热营养素,另外三类不可产生热量为非产热营养素。营养素的功能:(主要为三个方面)1、参与机体组织、细胞的

3、构成,满足机体生长、发育及修复,这是蛋白质的主要功能。2、提供能量,满足机体基础代谢、活动和劳动所需要的能量,为碳水化合物和脂类的主要功能。3、维持和调节正常的生理功能,为维生素和无机盐的重要生理功能。为满足营养素这三个生理功能,要求每一种营养素都应按照一定的比例摄入,因每一种营养素都不可满足营养素的这三个生理功能,所以各种食物应相互搭配食用,才能满足人体的生理需要。(一)营养素的生理需要量:营养素的生理需要量:指保持人体健康,达到应有发育水平和能充分发挥效率地完成各项体力和脑力活动的、人体所需要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的必需量。这个标准是营养学家通过长期的膳食调查、营

4、养生理生化实验结果、机体不同生理状况和劳动条件制定的。(二)营养素的供给量:是指为满足健康人群中几乎全部人的需要,每日需由膳食提供各种营养素的量。是针对特定人群每日必须由膳食提供各类营养素的摄取标准,它是在营养素生理需要量的基础上考虑了人群的个体差异、应激、食物的消化率、烹调损失、食物因素和营养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而制定的适宜数值。因此其高于生理需要量,一般要高两个标准差。即可满足97.5%以上人的需要。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是在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包括平均需要量(EAI)、推荐

5、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AI)、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1、平均需要量(EAI):是根据个体需要量的研究资料制订的,指以某些指标判断能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50%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2推荐摄入量(RNI):指可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97%-98%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相当于传统的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3适宜摄入量(AI):指对健康人群进行观察或实验研究而得出的具有预防某些疾病功能的摄入水平。4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指对某一阶段、性别人群中几乎所有个体的健康都无任何副作用和危险的每日最高摄入量水平,是指每日摄入营养素的

6、最高限量。二、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可见蛋白质对人体的重要性。蛋白质占人体重的16~19%,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基本元素为C、H、O、N,其中N含量为16%,所以可往往以氮含量来测量蛋白质的含量。蛋白质和核糖核酸的结合物是遗传信息的物质基础。人体内的蛋白质始终处于不断地分解又不断地合成的动态平衡之中,每天大约有3%的人体蛋白质被更新。正常的成年人体内蛋白质含量稳定,体内约有3%左右的蛋白质需要更新,这部分蛋白质分解后有一部分重新合成新的蛋白质,另一部分分解为尿氮等其他代谢产物由尿液、粪便、毛发及皮肤排出体外,包括表皮细胞脱落,毛发脱落

7、、女性月经失血等。排出的氮量应等于摄入的氮量。正常成年人处于一个平衡状态为氮平衡→零氮平衡。氮平衡=摄入氮-(尿氮+粪氮+经毛发及皮肤排出的氮)但在生长发育中的婴、幼儿、青少年及疾病康复阶段的成年人,为新增或修复组织的需要,有一部分氮在体内储留,摄入氮大于排除氮量,为正氮平衡。反之,如果体内蛋白质长期不足或患有消耗性疾病,由于组织氮损失或大量组织细胞分解,由机体排出的氮量大于摄入氮量,为负氮平衡。影响氮平衡的因素:①热量可以影响氮平衡,当供给的热量低于实际需要量,有部分蛋白质用为热量,氮平衡向负平衡方向移动。②氮平衡受激素的影响,例如:生长激素倾向于使氮在体内储留

8、。皮脂类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