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与新北京

老北京与新北京

ID:35268862

大小:15.2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22

老北京与新北京 _第1页
老北京与新北京 _第2页
老北京与新北京 _第3页
资源描述:

《老北京与新北京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老北京与新北京老北京与新北京蔡震以我这个年龄的人来说,记忆中的北京当然说不上是老北京,但到底是四周还围着高大城墙时的那个北京城,而印象最深的就是它的城墙和城门。后来见过南京的城墙,没有它完整;西安的城墙,没有它雄阔。儿时家在城外一所大学的校园里,遇有星期天大人带着串亲戚,逛公园,上西单、王府井,总是经净土寺、北下关、娘娘庙,过高粱桥,进西直门。后来在城里读中学,则要天天走这条路。那时的高粱河虽然已无从体味高粱河水碧湾环,半入春城半绕山。风柳易斜摇酒幔,岸花不断接禅关的意境,倒也还依稀可见水流湍急,杨柳夹岸,鱼翔时见的景致。大人们

2、说当年慈禧太后去颐和园就走这条路,不管水路,陆路,都要过高粱桥,我却总想起民间传说的高亮赶水的故事。如今走在地名依旧、面貌全非的高粱桥,是无论如何也联想不起那个美丽的传说了。西直门在我眼里一直非常高大,所以天天进出,竟然没想到要登上城楼去看一看。直到有一天要离家远行下乡插队,才突然想起该爬上去,在那儿跟北京告别!其实,登城门楼的坡道是关闭着不让上去的,但还是想着法儿从旁边爬了上去。城楼的一梁一柱、一砖一石,无不透射出岁月的斑驳。用手轻轻触摸,一股历史的苍凉沁入肌肤。从箭楼的了望孔望出去,有点一揽众山小的味道,那时西直门内外几乎没

3、有楼房。西山显得那么近,仿佛可以辨认出山上葱茏的林木。老实说,那会儿对这高大的城楼和厚重的城墙并没有亲切感,有的只是一丝敬畏。下到偏远之地的一个小山村成了乡下人之后,还曾生出这样的念头:是不是很久很久以前,老祖先们用高墙围起一个个城,于是,城与乡之间就永远分隔开来?只是那时绝没想到,这是一次永远的告别。十余年后再回北京,走在已经是车如流水马如龙的城门、城墙原址上,骤然觉得北京城大了许多,可心头却若有所失。人依旧,物已非。应该包含在北京城这个称谓中的历史空间感似乎找不着了,曾经沁入肌肤的苍凉,化作一团怅惘的氤氲。北京城有许许多多文

4、化遗存在历朝历代的风风雨雨中或消失,或颓败,这当然让人扼腕叹惜,但大多还能有让人感觉差可安慰之所在。譬如:城里的翊教寺没有了,城外的潭柘寺还在;圆明园让洋鬼子烧了,又有后来的颐和园;帝王庙毁坏、坍塌了,现在能想办法恢复可围在北京城的那圈城墙,那高高大大的几座城门,怕是永别了!可也是,倘若城墙、城门仍在,夹在左临右舍的摩登大厦中,该是怎一种尴尬呀!与欧洲许多城市呈放射状结构的格局完全不同,北京是无数个正方形、长方形构成的几何图形。井字状的阡陌交通、里巷街区,中心由皇城围住紫禁城,皇城外大大小小的四合院排列井然,最后由内外城墙围出整

5、个城市。在我看来,这就是北京的形式美。其实,包括人称方块字的汉字在内,我们文化的许多方面,在审美层面上,都体现着对这种美感形式的偏爱。这大概从远古农业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就形成了,所以会有田字的写法。民国初年拆了皇城,固然可惜,但为改变以帝王为中心的城市功能性(譬如交通)结构,似也不能不如此,毕竟内外两重城墙尚在,未伤及整体结构。而如今,外墙没有了,整体的结构形式打碎了,美自然也就消失了。就如同一个大四合院,拆掉围拢整个院落的墙,只留下一处处正房、厢房,那算是一个什么建筑!我想起一个被人遗忘了的称谓:新北京。不是今年申奥时我们说的那

6、个新北京,而是一个有特定涵义的历史称谓。记得好像是现在公主坟一带,曾经有段时间被叫作新北京,50年代还有这样叫的。据说那是可恶的日本鬼子叫出来的。小日本占领北平期间,曾想在城西出复兴门至公主坟一带新建一个市区,就起了这么个名字。复兴门外原广播大厦与工会大楼之间那一溜直到70年代、80年代拆除的三层日式民居小楼,即是那时建成留下来的遗迹。我又想起去过几次的东京。初时见银座的繁华、六本木的时尚与新宿鳞次栉比的摩天大厦,确曾叹为观止。后来,随着深圳、广州、上海,也有北京,愈见现代,再见东京,感觉也就如此,算不了什么了。不过,东京还是有

7、它的魅力,那就是浅草、江户川。去东京,尽地主之谊的东京人,可以不带你去新宿甚至银座,但不会不带你去浅草,那里浸润着一个时代──江户时代,东京就是那时发展起来的,它固执地保留着一片永远只属于自己的风貌。现代与古典会有冲突,也应该可以共存。拆除的城墙、城门是不可能重建了,甚至无法亡羊补牢,但至少可以从建筑美学上、城市规划上找到一些思路,在二环路,也就是原城墙内外两侧的空间形成一个过渡,来连接、融合古典与现代,不要像现在西直门至复兴门之间那样,将要出现一堵高楼大厦筑起的城墙。听说东直门内直到北新桥一线也要拆旧建新了。包括这一带在内的京

8、城东北角,大概是所剩四合院民居最多的地界儿了,不知今后会建成什么模样。东直门内是我来到人世间最早落脚的地方,所以几十年了,都有挥之不去的亲切感。我家虽然在西城,但母亲生下我后身体不好,工作又忙,就把我放在这里的外婆家。而我又因为南馆的一只奶羊,在这里留下了永久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