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口技》

漫谈《口技》

ID:35268270

大小:14.8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22

漫谈《口技》 _第1页
漫谈《口技》 _第2页
漫谈《口技》 _第3页
漫谈《口技》 _第4页
资源描述:

《漫谈《口技》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漫谈《口技》《口技》作者林嗣环没有诗文集流传下来,这篇《口技》见张潮编的笔记小说《虞初新志》,据张潮自序,《虞初新志》成于康熙二十二年癸亥,可以推知《口技》至晚是清朝初年写的。文章的原题是《秋声诗自序》,这是说,林嗣环有个诗集名《秋声诗》,《口技》(题目当然是后人所加)这篇文章就是《秋声诗自序》的一部分。它的前面有这样一些话:彻呆子当正秋之日,杜门简出,毡有针,壁有衷甲,苦无可排解者。然每听谣诼之来,则濡墨吮笔而为诗,诗成,以秋声名篇。适有数客至,不问何人,留共醉,酒酣,令客各举似何声最佳。一客曰:机声,儿子读书声佳耳。予曰:何言之庄也?又一客曰:堂下呵驹声,堂后笙歌声何

2、如?予曰:何言之华也?又一客曰:姑妇楸枰声最佳。曰:何言玄也?一客独嘿嘿,乃取大杯满酌而前曰:先生喜闻人所未闻,仆请数言为先生抚掌可乎?后面有这样一些话:嘻!若而人者,可谓善画声矣。遂录其语,以为秋声序。文后还有编者张潮的评语,说:绝世奇技,复得此奇文以传之,读竟,辄浮大白。编者的评语说得不够清楚,就强调绝世奇技说,似乎奇文是指口技一部分,若然,以浮大白表示极度赞赏,大概可以得到多数人首肯;可是下面分明说的是此奇文,指名道姓应该是《秋声诗自序》,这就有商榷的余地了。看文章开头那部分,可以知道作者处境不佳,牢骚满腹,或者竟至有难言之隐而不得不出不由户,不过不得不出不由户是一

3、回事;既然是出,就要有个出之之道,这是另一回事。文,有常道,有常法,可以奇,或者说,最好能奇,但无论如何奇,要不出常道常法之外。《秋声诗自序》则不然,奇则奇矣,可是以常道常法绳之,就大有问题。问题的症结在于,就为诗集作序而言,这样大写口技之妙是离了题,喧宾夺主。当然文章可以撇开一笔写,甚至貌似离题写。举《庄子徐无鬼》为例,其中有一段记庄子悼念惠施的话: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

4、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这是撇开一笔写,貌似离题,而实际是扣题更紧,因为这样表现志同道合,比王子猷的人琴俱亡(《世说新语伤逝》)更为形象生动,意境深远。《秋声诗自序》则不能,撇开秋声诗而绘影绘声地写口技,究竟秋声之诗与口技之妙有什么关系呢?是秋声之诗可以与口技之妙比美吗?还是秋声之诗比口技之妙更值得欣赏呢?文章没有明确地告诉读者。与《庄子徐无鬼》一段相比,庄文是貌似离而神合,林文是貌离而神更不合,因此,我们无妨说,张潮的赞叹未免有点阿其所好。以上是关于文章出处的一些想法。不过课本是节选,就课本说,对学生讲,当然要就文论文,

5、也就是限于研讨《口技》这一部分,这一部分之外(前文、后文),之内(中间删去的少量语句),都可以不管。以下谈课文本身。《口技》是一篇好课文,因为一则浅易,二则有故事性,都适于中学低年级学生读。此外,文章在写法方面也有不少优点,可供教师发挥。以下分两个方面谈谈我个人对于优点的看法。一是结构方面,想分作四项说。1、记事有条理。全文以时间先后为顺序,由施屏障始,到撤屏障止,顺着众宾的所闻写来,使读者能有亲历的感觉。记叙文以时间先后为序,不是什么特点,但对初学来说却是值得重视,因为,如果处理得好,比如说,妥善安排,繁简得当,就容易条理清楚,有水到渠成之妙。2、行文有波澜。记事,以时

6、间先后为序,也不能像钟摆那样,均匀而无变化。无变化,就会死气沉沉,引人入睡。解救之一法是内容有轻重,有缓急,也就是有波澜。以音乐比方,《口技》所记之事,是旋律一步比一步紧,声音一步比一步高,火起之后,记事的波澜到了最高蜂,真是千态万状,尽来眼底,大有行山险道上,应该不暇之势。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以下是波澜渐低的写法,却也有作用,比喻的说法是用绿叶来衬托红花,为的是使花显得红艳。3、还有所谓擒纵之法,或说是勒放之法。我们大概还记得,《红楼梦》第二十八回薛蟠在冯紫英家里诌女儿悲愁喜乐四句曲词,第三句洞房花烛朝慵起,大家都惊叹为何其太雅,这就是一勒。勒乎手段,或说非重点,重点是

7、下一句村话,一放,才能换来全场的该死,该死。《口技》多多少少也用了这种笔法。第三段夫妇入睡,微闻鼠声,几乎归于静寂,宾客意少舒,真是懒洋洋,有些不耐烦了,这是勒。紧接着火起,形势大变,是一放。前面有了一勒,这一放才更显得如山洪暴至,一泄而下,痛快淋漓,故感人也益深。4、前后照应。记叙文,尤其篇幅比较长的,容易顾此失彼,不同部分失去照应。《口技》在这一点上也颇有可学之处。例如第二段末尾是满坐宾客以为绝妙,到此,像是没有什么戏好唱了,然而不然,后面还有第四段末尾的宾客几欲先走,这是前后对比,才显得口技真是妙绝。又例如文章开头提一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