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264351
大小:17.7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22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出师表》教案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出师表》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融情于议论、叙述,以情动人的写法方法。2、了解奏表的特点,了解诸葛亮的治国主张。3、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小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教学重点掌握寓情于理、寓情于事,情挚辞切的特点。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理清行文思路,深刻理解诸葛亮的政治主张。2、正确理解诸葛亮的“忠”。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顾茅庐”、“火烧赤璧”“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的第
2、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为后人所景仰。“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杰作。二、介绍文体和写作背景1、表,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表”的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出师北伐前向刘禅(刘后主)的言事呈文。2、写作背景:实现国家统一是刘备的遗志,诸葛亮为了实现先帝遗志,在战略后方日益巩固的情况下决定出师伐魏。但刘后主却昏庸无能,听信奸佞,成了北伐的后顾之忧。诸葛亮在出师前写下这篇文章,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
3、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三、范读课文注意生僻字词及长句的断句。四、由同学朗读课文1、参照提示和注释粗通文意。2、辨析古今异义词:(1)开张:今义是商店开业;中的古义是开放、扩大。(2)痛恨:今义是深切地憎恨,古义是痛心和遗憾。(3)卑鄙:今义是品质恶劣,古义是地位低微,见识浅陋。(4)感激:今义是由衷感谢,古义是感动、激动。(5)谨慎:今义是做事小心,古义是认真、慎重。3、学生齐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全文可分两部分:第一部分(1—5段),写临出师前的忠谏,提出了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的具体建议。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出师表
4、》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融情于议论、叙述,以情动人的写法方法。2、了解奏表的特点,了解诸葛亮的治国主张。3、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小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教学重点掌握寓情于理、寓情于事,情挚辞切的特点。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理清行文思路,深刻理解诸葛亮的政治主张。2、正确理解诸葛亮的“忠”。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顾茅庐”、“火烧赤璧”“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为后
5、人所景仰。“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杰作。二、介绍文体和写作背景1、表,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表”的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出师北伐前向刘禅(刘后主)的言事呈文。2、写作背景:实现国家统一是刘备的遗志,诸葛亮为了实现先帝遗志,在战略后方日益巩固的情况下决定出师伐魏。但刘后主却昏庸无能,听信奸佞,成了北伐的后顾之忧。诸葛亮在出师前写下这篇文章,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
6、的决心。三、范读课文注意生僻字词及长句的断句。四、由同学朗读课文1、参照提示和注释粗通文意。2、辨析古今异义词:(1)开张:今义是商店开业;中的古义是开放、扩大。(2)痛恨:今义是深切地憎恨,古义是痛心和遗憾。(3)卑鄙:今义是品质恶劣,古义是地位低微,见识浅陋。(4)感激:今义是由衷感谢,古义是感动、激动。(5)谨慎:今义是做事小心,古义是认真、慎重。3、学生齐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全文可分两部分:第一部分(1—5段),写临出师前的忠谏,提出了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的具体建议。第二部分(6—9段),追述刘备的知遇之恩,表白自己精诚图
7、报的忠心,点出出师本题,表示兴复汉室的决心。五、中心意思这篇表文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要继承先帝遗志,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情感和北定中原的决心。六、写作特点(1)这篇表文发议论为主,兼用抒情和记叙,第一部分寓情于议;第二部分寓情于事;表中的抒情和叙事都是因事而发,同时抒情和记叙又转过来加重了议论的分量,有强大的说服力。(2)讲解“寓情于议”的特点:诸葛亮谈形势,教方法,摆先帝任贤事实,引历史经验教训,其目的都是希望后主能认识到必须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
8、汉室”的大业的道理。这种把诚挚的感情、殷切的期望融合于摆事实、讲道理中的论证手法,就是“寓情于议”。作者之所以采用这种委婉的表达方式,意在使后主能容易接受建议,达到规劝目的。(3)语言是臣子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