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说课设计2

《长城》说课设计2

ID:35262407

大小:13.9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22

《长城》说课设计2 _第1页
《长城》说课设计2 _第2页
《长城》说课设计2 _第3页
《长城》说课设计2 _第4页
《长城》说课设计2 _第5页
资源描述:

《《长城》说课设计2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长城》说课设计2我今天说课的内容《长城》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第五单元中的课文。【教材分析】本组教材以我国的世界遗产为专题,引领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这篇课文作为引领学生开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设计理念】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学习过程,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得到充分发挥。教师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自主精神,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调动学生乐于探究的积极性,鼓起学生创新的勇气。

2、【教学目标分析】《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教学目标三个维度的有机整合,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设计。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本组教材的教学要求、本课课文内容和课型特点,拟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一、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2、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3、结合课文,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二、过程与方法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增强学生的语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充分利用合作学习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2、通过分析重点段落语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

3、的兴趣。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教学重、难点分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本册教材也在阅读教学要求中强调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和学习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一、教学重点确定为1、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教学难点确定为1、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2、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教学方法分析】凭借本课教材特点、教学重难点,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如下:情境教学法、合作学

4、习法,以读代讲法,做到讲与读结合,扶与放结合,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一种愉悦民主的教学气氛,使学生成为教学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教具的选择与使用目的】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长城多媒体课件:一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二是为了解决重点、突破难点。【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程序设计】整个课堂教学分为七个大环节: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走进文本上课伊始,教师首先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长城的图片,把学生带入情境,使学生在感受、欣赏长城美景的同时,激起表达的欲望。接着教师用优美的语言,充满激情地描述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看到这些精美的图片仿佛把我

5、们带到长城脚下。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长城》,继续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教师这种创设情景,激情导入的方式,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引领学生巧妙地走进了文本。二、图文对照,远看长城,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在这一环节指导学生在看图、学文和交流中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受到情感熏陶。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远观长城的图片,让学生结合画面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激发了学习兴趣,培养默读习惯。使学生处于主动积极的思维中,交流读后感受。体会比喻句远

6、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的用法。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并在有感情的朗读中,进一步体会长城的雄伟气势,培养学生的语感。三、图文对照,近看长城,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课文在体现长城的雄伟气势时,花重笔墨描写了长城的高大坚固,,这也是教学中需要学生领悟的重点。为了突出重点,教师抓住了最能体现长城的高大坚固的语段进行深入地分析理解。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通过圈划词语,找出长城特点、结合课件,直观演示课文中描写的垛子、了望口和射口、同桌交流读后感受的方式,体会长城的高大坚固。然后指导学生入境入情地朗读。教师设计了:作者是在哪里看长城的?是按什么顺序写这一自然段的?指导学生学

7、习作者观察的方法,分散了教学难点。四、抓重点句,体会情感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了解长城,知道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这是本课又一教学重点。课标中指出:通过理解课文的重点词句是理解课文内容的主要方法。在第三自然段的教学中,抓住重点句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和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体会作者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