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249658
大小:53.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3-22
《陕西乾县民房承包合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民房建筑合同 工程名称:民房工程 甲方(发包): 乙方(承包): 签订时间:2011年3月(本合同所用日期全部以阳历为准) 签订地点:陕西省乾县北昌杨家村 经甲方在王村镇范围详细了解,乙方从事农村民房建筑施工承包已有多年经验,从人员管理、配备、安全、工程质量、设备设施、民房建筑技术、施工资历都比较丰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建筑工程承包合同》及有关规定,为明确双方在施工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和经济、安全、质量责任,经双方协商同意签订本合同。本合同自签订之日起,即生效。 第一条 工程项目 一、工程
2、名称:民房工程 二、工程地点:北昌杨家村南坡上宅基地三、工程项目批准单位:村委会 四、承包范围和内容:(详见工程项目一览表);工程建筑面积______(平方米);每平方按140∕m2计算:共计万元,附属工程:两个土炕、一个土灶、灶房内饰贴瓷、大门内外顶饰贴瓷、花园(粉刷)五、工程总造价:10(万元)。 第二条 施工准备 一、甲方: 1.____月____日前做好建筑准备的三通。(水、电、路)原材料到位。2.施工图以甲方提供的书面文字为准。包括地质及水准控制点等)。 二、乙方: 1.负责施工区域的临时设施、
3、水电管线的铺设、管理、使用和维修工作; 2.组织施工人员和施工机械进场; 3.乙方随意变更、增减材料或原房屋设计建筑意图等,须征求乙方书面同意,否则一切责任由乙方承担。4、结合本工程,应向甲方提供详细的原材料清单,以供甲方备料所用。 第三条 工程期限 一、经甲方与乙方商定工程总工期为30天(日历天),自____年____月____日开工至____年____月____日竣工验收。二、乙方应于本合同签订后?个月内开工,但如有下列情形之一时不在此限,乙方不负迟延完工之责。 三、如遇下列情况,工期相应顺延: 1.按施
4、工准备规定,不能提供施工场地、水、电、未能接通。2.凡甲方负责供应的材料、设备、成品或半成品未能保证施工需要或因交验时发现缺陷需要修、配、代、换而影响进度。 3.不属包干系数范围内的重大变更,致使原施工方案改变而影响进度; 4.在施工中如因停电、停水连续停水、停电5天以上影响正常施工; 6.未按合同规定拨付工程款而影响施工;第1页 7.人力不可抗拒的因素而延误工期。(如地震、泥石流、龙卷风、洪涝灾害等) 第四条 工程质量 一、本工程质量经双方协商要求达到:1、3年内房屋基础地基不得下沉5cm以上,或变形、开裂
5、4cm以上;所有砌砖工程必须砂浆饱满,砌砖工程不得变形、开裂;2、主体混凝土结构物5年内不得出现下沉或开裂1cm以上,承重墙及承重梁力学计算合理;3、房屋顶部、前后两侧排水畅通,屋顶防水处理3年内不得渗水,外饰瓷砖施工质量不得出现空饷,一年内不得出现非人为掉落;4、门、窗尺寸精确,布置合理;5、所建房屋、院墙、大门、力求内外观整洁、美观。6、房屋下基础底圈梁、门窗过梁、楼板承重梁、大门主体全部为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其余工程全部为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7、砌砖工程排砖时必须把立缝排均,砌完一步架高度,每隔两皮砖在丁砖立愣处用拖线板吊直
6、弹线,防止砌砖一层松一层紧,砌筑时刮头灰刮尽,保持墙面整洁,正确排砖,禁止通缝,控制好标高及平整度,防止墙背面偏差过大,水平灰缝不平直。8、所有拌制混凝土不得带进泥土或杂物。保证所用砂子必经过筛。9、为保证工程质量、防止混凝土结构物发生裂缝,乙方有义务随时通知甲方对砖、浇筑后的混凝土、瓷砖进行覆盖用水养护。二、乙方严格按照甲方意图进行施工,并接受甲方的监督。 三、承包方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由乙方提供的人员、主要施工设备机械、原材料、施工工具,必须在保证安全、健康、良好状态下方可进行施工,随时出现施工安全隐患或设备机
7、械故障应立即进行制止及排除维修,出现任何安全事故、设备机械事故、人员伤亡由乙方承担全部负责。 2.隐蔽工程(地基处理、楼板架设等)必须经甲方验收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3.乙方在施工中发生质量事故(主体尺寸变化、墙体倾斜、),应及时告知甲方。4.工程竣工后,乙方应对所施工工程实行保修,保修时间自通过竣工验收之日算起为一年。第五条工程安全一、本工程自开工之日起到质保期结束,发生一切施工期间所造成的安全、质量事故责任均由乙方承担全部经济法律责任。二、施工期间乙方要加强人员安全教育,加强设备安全管理,严格按照国家及当地建筑工程安全
8、质量法律法规施工。保证安全、高效施工。三、乙方特别要加强高空作业的安全措施,如架设楼板、房顶铺瓦等,应配足相应的安全措施,如安全绳、安全帽等。四、乙方每天收工要及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