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綦江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研报告

重庆市綦江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研报告

ID:35238391

大小:10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22

重庆市綦江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研报告_第1页
重庆市綦江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研报告_第2页
重庆市綦江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研报告_第3页
重庆市綦江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研报告_第4页
重庆市綦江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研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重庆市綦江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重庆市綦江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研报告摘要:为了全面、深入地了解我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现状,改善广大留守学生的心理状况,让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项目组以綦江区为试点进行了一次问卷征集和走访调查。问卷设计围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两个主要方面:心理健康现状、心理问题产生原因来进行,通过对调查信息的归纳、分析,总结了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针对调研结果提出对策和建议,形成该调研报告。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怀一、綦江区留守儿童的现状本调查走访了綦江区的部分村子,调查

2、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1-9年级,年龄分布在6-17岁之间的儿童,其中有32名留守儿童中,15名非留守儿童,与此同时,还采访了部分教师和家长。在接受调研的留守儿童中,56.25%为男生,43.75%为女生;25%是父母一方在家,59.38%是爷爷奶奶在家,15.63%是寄养在亲戚家。调查结果还显示,有近10名左右的儿童遭受过意外伤害,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心理健康问题是一切问题的根源,留守儿童之所以会产生行为偏差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心理健康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及口头采访的形式,分析目前綦江区赶水镇留守儿童心里健

3、康问题,希望通过本调研,能为我国未来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提出一定的建议。研究发现,留守儿童目前普遍存在着性格缺陷问题、人际交往障碍、道德观念与价值取向问题、社会适应问题等几个方面的心理问题。(一)孤独无靠,悲剧重重发生调查发现,大多数留守儿童的情况基本处于正常,少部分留守儿童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由于儿童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极易产生孤独、焦虑、不安、多疑等不良情绪,做出极端的举动。孩子多具有攀比的心理,无形中与非留守儿童幸福的生活形成比较,落差感更为明显,造成更加严重的心理问题。20

4、15年6月18日,《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发表的调查结果显示,大约有34%的留守儿童有自杀倾向,19%的孩子做过自杀计划,9%真的实施过自杀[1]。(二)沟通受阻,不愿表露心声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中79.7%由祖辈亲属抚养,13%的儿童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经隔代抚养留守儿童,一方面与祖辈存在思想上的代沟,无法有效交流;另一方面父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介入较少,关注不够,长此以往,留守儿童不愿与别人交往,生活在狭小的自我空间里,拒绝表达自己的想法,对外界漠不关心,对他人和

5、集体情感冷漠[2]。(一)道德观念薄弱,价值取向偏倚。部分外出务工父母,对子女道德教育,价值观养成关注较少,尤其因长期在外,无法照顾子女,而对子女进行丰厚的物质上的补偿。因此,部分留守儿童的零花钱数量增多,极易形成孩子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人生观,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的不良习性,直接导致“拜金主义”错误思想扎根[3]。物质条件丰厚的儿童与物资条件欠缺的儿童形成比较,无形之中就会铸就他们一种优越感,另一方面物质条件欠缺的儿童在金钱和诱惑的驱使下,因自卑而养成偷盗扒窃的不良习性,随之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而致使

6、部分留守儿童走向犯罪的道路。二、綦江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原因(一)“亲情饥渴”是源头家庭对孩子的关注力度不够。据调查显示,17.9%的留守儿童父母三个月回家一次,15.2%半年回家一次,23.9%一年左右回家一次,而43%一年甚至几年才能回家一次。尽管父母对孩子的关心肯定要超过任何人,但是他们未必能够完全意识到这一点,孩子不仅需要父母为其提供必要的经济条件,更需要父母温暖的关怀。父母离家,缺乏与子女沟通,无法正常关注到孩子的心理变化;农村的祖辈思想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加之年龄较大,没有更多的精

7、力去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亲戚疏于对留守儿童的照顾,有些亲戚甚至会偏爱自己的孩子,而让留守儿童产生寄人篱下之感,更加不利于他们成长[4]。(二)学校教育是关键学校疏于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现在的学校并没有特别注意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心理教育问题,在父母不在身边的情况下,留守儿童在学习和心理上存在的困惑与问题,更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但是据了解,由于心理辅导工作专业性强,培训成本高,时间长的限制,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安全和法制方面的教育,而这些正

8、是留守儿童迫切需要的[5]。(三)社会制度是根本留守儿童出现的背后是乡村衰败[6]。从2004年开始,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中国农村留守人口”研究团队持续关注劳动力了流动与农村留守人口问题。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院长叶敬忠认为,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农村留守家庭的产生,其根本在于以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和商品化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对农村和农民的生存空间产生的巨大挤压,是以农村家庭幸福为代价来汲取乡村资源,实现现代化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