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牛河梁遗址活动报告

参观牛河梁遗址活动报告

ID:35216847

大小:30.3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21

参观牛河梁遗址活动报告_第1页
参观牛河梁遗址活动报告_第2页
参观牛河梁遗址活动报告_第3页
资源描述:

《参观牛河梁遗址活动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红山文化社团参观牛河梁遗址活动报告为进一步增强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加深青少年对红山文化的了解,帮助他们更好的传承和弘扬家乡文化,,凌源二高中在李校长一行带领下组织红山文化社团同学参观了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牛河梁遗址是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属于红山文化晚期遗存,距今5000年至5500年。这里发现的大型祭坛、女神庙和积石冢群址,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们分别对牛河梁红山文化博物馆、女神庙和积石冢群址三个遗址展厅进行了参观。几大建筑极其精美华丽,视觉冲击力强,震撼人心。通过讲解员热情细致的讲解,同学们深入

2、了解了红山文化的起源,被考古学家发现的经过以及发现红山文化的重大意义。          第一站牛河梁遗址博物馆     牛河梁遗址博物馆和管理研究中心工程是牛河梁考古遗址公园三大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包括主馆、序厅、门前广场和馆内展陈工程,总投资6206万元。     遗址博物馆位于遗址公园入口处,占地面积4.3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7169平方米,定位为中型省级考古遗址博物馆,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做建筑规划。入口题写馆名的标志石,是一块长12.6米、重达50多吨的巨型花岗岩,采自北京房山,馆名为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张忠培所题。由于此地坡度较大,进入之初只能看见馆舍一角,待进入

3、5000多平方米前端广场,馆舍整体方浮现于眼前。广场形状采用玉猪龙变形图案是不规则形的,地面以自然石材铺装,硬质广场与主体建筑相接,仿佛从大地中崛起生长,馆舍的建筑形态和遗址历史的神秘感都消隐于自然景观之中。广场中部是80平方米音乐灯光喷泉,有60个喷口,可喷20米高。该工程于2011年4月开工,今年上半年建成主体框架,随后进入复杂的内外装饰等项目施工。馆舍建筑分为主馆和序厅,设计理念为“历史长河·璞玉”。“历史长河”即主馆建筑的外形,“璞玉”即圆形的序厅建筑。主馆为两层,高15米,整体为长方几何形状的组合,主体外挂玻璃幕墙和铝合金装饰板,其南立面顺着山势向东侧缓降高度,

4、240米超长淡绿色玻璃幕墙营造出水波纹的效果,象征着“历史长河”,使观众仿佛徜徉于其间,从而感知远古的灿烂文明。主馆顶部为绿色植物种植式屋顶,绿化面积4900平方米,从高处俯瞰是与山坡连为一体的一片绿色,融合于周边自然环境之中。    序厅为一层,整体是一个巨大的球状建筑,兀立于主馆西侧前端,表面材料是布满圆孔的装饰铝板。序厅运用“石包玉”设计理念,外观象征着一块巨大的“璞玉”,勾画出圆润、晶莹的效果,夜晚灯光照射可散发出玉石般的柔和光泽,极具神秘色彩。序厅内部面积960平方米,放置遗址全景沙盘及各考古地点分布图。遗址博物馆的总体风格特色,是充分利用地形天然高差,尽量减少

5、建筑的体量感,把建筑对遗址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     主馆和序厅之间是长长的入口廊道,通向埋在下部的游客接待大厅,指引游人参观采用立体放射式交通组织。主馆有展陈区、服务区、业务科研区、宣教区、藏品保管区、安保与消防区、行政办公区等功能区。主馆展陈设计突出“中华文明之源”的主题。开放后的展陈内容分为“红山文化”、“红山古国”、“人文始祖”、“祈福圣坛”、“古国王陵”、“玉礼开端”、“魅力红山”等七部分,配置声、光、电装置。展厅还要陈列诸多考古发掘的石器、陶器、精美的玉器等展品。  第二站女神庙—“悬浮的玉匣”     女神庙遗址1983年10月中旬发现的。当时考古工作者根

6、据地表偶然暴露的陶器残片试掘,发现一座半地穴式多室布局房屋,出土了仿木建筑构件、壁画、陶祭器等文物。11月2日,西侧室挖出一个完整的女性头像。头像双目圆睁,略带微笑,颜面呈鲜红色,唇部涂朱;方圆形扁脸,颧骨突起,眼斜立,眉弓不显,圆鼻头,鼻梁低而短,上唇长而薄,是蒙古人种的特征。原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苏秉琦指出:“女神是由5000年前的红山人模拟真人塑造的神像(或女祖像),而不是由后人想象创造的‘神’,她是红山人的女祖,也就是中华民族的共祖。”红山女神塑像迄今为止是我国发现最早的模拟真人塑造的母祖像。     (女神庙)保护展示馆工程,于2009年5月开工建设,总投资204

7、0万元。展示馆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主体为可逆钢结构形式,外挂玻璃幕墙,设计理念为“悬浮的玉匣”。展馆位于牛河梁主梁南麓平缓的坡地上,地上两层高,上层为红山玉的淡绿色玻璃幕墙,下层为红山文化陶器的褐红色,融进了遗址器物的色彩理念。此外,绿色玻璃与陶版材料的结合,是玉石与陶器的虚实相生,体现了保护设施的封闭性要求与展示空间的开放性表达。展馆体量不大,方方正正的框架结构,显得紧凑、简洁、轻巧,淡绿色外形掩蔽于茂密的松林间,弱化的建筑造型以消隐的姿态与周边景观环境融合为一。展馆建筑并未破坏此地山林的优美环境,反而为自然之美增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