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区的景观资源保护探讨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区的景观资源保护探讨

ID:31373344

大小:11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09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区的景观资源保护探讨_第1页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区的景观资源保护探讨_第2页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区的景观资源保护探讨_第3页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区的景观资源保护探讨_第4页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区的景观资源保护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区的景观资源保护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区的景观资源保护探讨  摘要阐述了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区景观资源现状及保护的必要性,分析了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景观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从资源的景观价值和生态价值两方面制定相应保护措施,旨在为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区景观资源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高参考借鉴。  关键词景观资源;可持续发展;保护对策;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区  中图分类号S759.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6)02-0191-02  1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区的资源现状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位于辽宁省凌

2、源市与建平县交界处,东经119°30′,北纬41°20′。因??牛河源出山梁东麓而得名,呈半山地半丘陵地貌。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申请。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保护区规划面积58.95km2,其中核心区面积8km2[1-2]。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坐落在辽西山区一处蔓延10km以上的多道山梁上,祭坛、女神庙和积石冢群等有规律的分布于其中,并形成一个规模宏大的宗教祭祀中心。在方圆有致的积石冢内,墓葬以大墓为中心分为若干等级,玉器是仅有的随葬品。积石冢层层迭起位于山顶,形成后世帝王山陵的壮丽景观。坐落在主梁顶

3、上的女神庙供奉着围绕主神的女神群像。权威人士认为“她是红山人的女祖,也就是中华民族的共祖”[1-2]。8  整个遗址置于万亩松林丛中,冬夏常青,景色优美,环境幽雅,具有原始风貌的特色。全区主要树种有44种87属197种,森林类型为油松、刺槐、山杏人工林,荆条、山枣灌丛组成的半干旱地区植被群落。1993年建立牛河梁省级森林公园,有效保护了遗址区的森林风景资源。  2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区名胜古迹景观资源保护的必要性  牛河梁遗址自1981年被发现以来,引起了中外考古专家的极大关注,也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专家考证认为,这是中华民

4、族的史前圣地,更是世界文明中心之一。牛河梁被称为“中华文明史新曙光”,她的出现,将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1000多年。因此,牛河梁被认为是5000年“古文化、古国、古城”之所在,是中华五千年古国的象征。保护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资源是建设社会主义“两个文明”的需要,也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和任务所在。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保护就是要保护好原有的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森林风景资源)。虽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难免存在矛盾,名胜古迹景观资源更是如此,但是协调和发展好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的矛盾对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只有坚

5、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才能更好地利用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或难以再生的特殊资源。8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区景观由亚洲最大面积人工油松林构成的森林景观与分布其中的女神庙、积石冢、大型土台建筑址等红山文化代表性建筑构成,是大自然景观与五千年华夏文明的融合体,具有非常高的旅游价值和研究意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的旅游热情不断升温,了解历史、增进知识的渴望也愈发强烈。对于景区,尤其是文化遗址区景观,如果只强调保护,不仅是浪费资源,而且还扼杀了大众了解历史和认识自然的热情;但是如果开发利用过度,缺乏有效的保护,资源很可能永

6、远消失,那更是一种资源浪费。因此,必须兼顾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使其健康地可持续发展[3-4]。  3近年来景观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3.1管理中的误区  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由于对资源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对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区景观的保护和利用往往是以经济利益为重,对其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重视程度不够,甚至被忽略。例如,搞开发建设(矿山开采),严重破坏了土地,不同程度地造成了地表植被破坏,引发水土流失及地质灾害,使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名胜古迹景观和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在实际操作中,林业部门更加注重的是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旅游部门

7、则更加强调景观利用,旅游创收则是地方政府的主要关注点[3-4]。  3.2旅游开发中对景观资源生态系统保护不够重视  在实际工作中,对遗址点的保护通常称为对遗址名胜古迹景观资源的保护重点,而往往忽视了整个区域中的生态系统方面的保护。如果自然景观受到了破坏,尤其是当周边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时,重点景区和主景区的品味和吸引力必然会下降。  3.3遗址景观资源保护中对景观价值多样性的忽略  古文化遗址景观保护既要遵循遗址保护的自身规律,也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在进行保护中不能一味强调保护生态,还可以选择森林旅游、森林疗养、林间

8、游憩、森林探险、科普教学等,迎合人们“8回归自然”的心理趋向。  4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区景观资源保护的对策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保护好遗址景观资源的首要任务,只有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才能切实解决好文化遗址保护、展示与利用的问题。其次在具体实践中,按“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原则,执行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