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164698
大小:3.75 MB
页数:102页
时间:2019-03-20
《重庆夜间通风对高校学生公寓环境的影响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重庆夜间通风对高校学生公寓环境的影响研究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学术学位)学生姓名:张东凯指导教师:郑洁教授专业: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学科门类:工学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二O一五年五月ResearchonPerformanceofStudentApartmentsbyNightVentilationinChongqingAThesisSubmittedtoChongqingUniversityinPartialFulfillmentoftheRequirementfortheMaster’DegreeofEngineeringByZhangDongkaiSuper
2、visedbyProf.ZhengJieSpecialty:Heating,Gassing,VentilatingandAir-ConditioningEngineeringFacultyofUrbanConstructionandEnvironmentalEngineeringofChongqingUniversity,Chongqing,ChinaMay,2015中文摘要摘要能源和消费关乎社会的发展与民生的改善。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有力地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随之产生的能耗也在不断增长。建筑能耗作为整个社会能耗的主要组成部分,如不加限制和约束,势必造成能源的极大浪费,由此
3、给环境和资源带来的沉重的负担,也将反作用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如何合理有效地用能,对节能和环保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近年来热点话题“节能、舒适”这一角度出发,立足于夜间通风技术,以高校学生公寓作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夜间通风技术应用于高校学生公寓的效果。夜间通风技术改善夏季夜间学生公寓的热环境和空气品质是一种有效而廉价的措施,本文基于夜间通风技术的这一优点,首先计算了重庆地区夏季夜间气候降温潜力值,定量描述了重庆地区夏季夜间气候降温潜力大小。其次,利用EcoTect软件中的WeatherTool模块对重庆地区利用夜间自然通风技术的舒适性进行了定性分析。同时,通过问卷调研,总结
4、了影响学生应用夜间通风措施的主要因素,分析了在校生对于采用夜间通风降温技术的主观意愿性情况。最后通过实验测试,分析了相关影响因子对夜间通风技术降温效果的影响;同时以CO2作为衡量指标,对学生公寓夜间空气品质基于夜间通风措施的应用进行评价。本文综合了理论分析、问卷调研以及实验测试三总方法进行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①重庆地区夏季夜间通风的气候降温潜力值仅为7.75,相对而言6月份气候降温潜力最大达到14.83,故单纯依靠夜间自然通风难以达到满意的降温效果,夜间通风只能作为辅助降温措施。②重庆地区夏季6、7和8月份采用夜间自然通风技术后,处于热舒适区的夜间自然通风时间利用率分别提高
5、42%、30%和38%,且夏季处在热舒适区域的时间段有明显拓展。③调研问卷结果表明,学生对于夏季夜间宿舍内热环境不可接受度为73.02%,改善宿舍夜间空气品质的措施中,采取开门窗的比例最高,约占71%;此外,为了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和良好的宿舍空气品质,即使是在半夜,85.71%的学生会主动选择起床采取措施,因此学生对于宿舍夏季应用夜间通风技术改善宿舍热环境和空气品质主观上接受程度一致较高。④夏季晴天,相比于单纯夜间通风,空调联合夜间通风模式下宿舍在通风阶段的最低温度低0.7℃,平均温度低0.4℃;而采用双侧通风宿舍温度降幅较单侧通风提高0.5℃,且最低温度降低0.6℃。阴天夜间
6、双侧通风宿舍最大温度降幅较I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夜间单侧通风提高0.8℃,两种通风方式下,宿舍的最大温差达1.8℃。此外,晴天夜间通风时间延长2小时,宿舍温度最大降幅提高0.7℃,最低温度降低0.6℃,而宿舍的平均温度则降低0.4℃。⑤学生公寓采用夜间通风的房间,宿舍空气品质有显著改善;高度、朝向对房间内CO2浓度的影响不明显,双侧夜间通风与单侧夜间通风相比,夜间宿舍CO2浓度衰减率提高了一倍以上,房间内CO2浓度低于标准值的时间提高20%;而夜间通风时间延长2小时,房间内CO2浓度低于标准值的时间提高1.5倍。关键词:夜间通风,学生公寓,热环境,空气品质II英文摘要ABSTR
7、ACTEnergyandconsumptionhaveasignificantimpactonthedevelopmentofthesocietyandimprovingpeople'slivelihood.Economicandsocialdevelopmentbyleapsandboundspromotedtheupgradingpeople'slivingstandardseffectively,andfollowedthegrowingofenergyconsumption.Theb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