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创新系统耦合性对企业双元性创新的影响研究

产学研创新系统耦合性对企业双元性创新的影响研究

ID:35155972

大小:2.29 MB

页数:146页

时间:2019-03-20

产学研创新系统耦合性对企业双元性创新的影响研究_第1页
产学研创新系统耦合性对企业双元性创新的影响研究_第2页
产学研创新系统耦合性对企业双元性创新的影响研究_第3页
产学研创新系统耦合性对企业双元性创新的影响研究_第4页
产学研创新系统耦合性对企业双元性创新的影响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产学研创新系统耦合性对企业双元性创新的影响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校代码10699分类号F270密级学号2011100606题目产学研创新系统耦合性对企业双元性创新的影响研究作者李刚学科、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指导教师郭鹏申请学位日期2017.4分类号:F270学校代号:10699密级:学号:2011100606西北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学位研究生)产学研创新系统耦合性对企业双元性创新的影响研究作者:李刚指导教师:郭鹏专业技术职务:教授学科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中国西安2017年4月TheResearchontheInfluenceofCoup

2、linginthe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InnovationSystemonAmbidexterityInnovationofAllianceEnterprisesLiGangSupervisor:Prof.GuoPengSubmittedinPartialFulfilmentoftheRequirementsfortheDegreeofPh.D.inManagementScienceandEngineeringNorthwesternPolytechnical

3、UniversityApril,2017摘要摘要随着我国自主创新战略及创新型国家体系的确立,产学研联盟创新日益成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及政府机构所关注的焦点。但是,当前我国产学研联盟创新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企业创新主体的地位还未确立、联盟创新效率偏低等,为此,加强产学研创新机理的研究对于提升各个微观组织乃至国家整体的创新能力都将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传统的产学研创新理论未曾引入系统观点,并且缺少对联盟主体间耦合-互动的研究。基于此,本文以产学研创新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其耦合机理进行了重点研究

4、,并进一步就产学研创新系统耦合性与联盟企业双元性创新的演化机理与传导机制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两者之间的概念模型并提出了相关假设,而后应用结构方程与层次回归等统计模型对其进行了验证,结果基本达到了预期。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与创新点如下:(1)从系统的观点对产学研联盟创新展开研究,并提出产学研创新系统的概念以及相关运行机理。基于产学研联盟创新的重要性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可从系统论的角度对其展开研究,而产学研联盟创新的目的则是通过不同主体间资源的整合与配置,以达到改善各主体创新环境与条件的目的。

5、从系统的角度来看,这些主体及资源可被看做为系统要素,通过要素间的融合与协调,以整体模式开展联盟创新工作,更有利于联盟创新目标的实现。(2)引入耦合-互动机制对产学研创新系统运行过程进行研究,以促进系统凝聚力及创新力的提升。产学研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耦合-互动是联盟创新顺利开展的基础,其中,耦合体现了主体间的互补与融合,互动强调了主体的行为与过程;而产学研创新系统可进一步划分为物理、知识基础、管理以及文化价值等子系统,通过子系统间的耦合可促进联盟知识的共享以及联盟主体创新行为的改变。(3)提出产学研

6、创新系统耦合性对联盟企业双元性创新的概念模型,以揭示两者的演化机理。产学研联盟创新的实质是通过协调不同创新主体的关系,实现互补性资源的I西北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共享与整合,以促进资源的优化与配置,该过程体现了耦合的理念,基于此,论文对产学研创新系统耦合性与联盟企业双元性创新之间的概念模型进行了研究,以进一步揭示它们之间的演化机理与传导机制。(4)实证研究指出借助知识共享的中介效应以及吸收能力的调节效应,产学研创新系统耦合性对企业双性创新的影响更为显著。基于理论研究所构建的概念模型中指出知识共享发

7、挥着中介作用以及吸收能力起着调节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社会科学中后实证主义的研究范式,利用问卷调研获取所需数据,并应用SEM以及相关统计软件完成了假设验证,结果表明产学研创新系统耦合性对联盟企业的双元性创新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影响作用,同时,知识共享和吸收能力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与调节作用。本文的启示:第一,联盟应依托相匹配的组织模式以及有效的激励手段等来保证产学研创新系统的凝聚力以及联盟效率的提升;第二,通过规章制度以及利益机制等激发创新主体的耦合-互动,以最大限度的实现知识的共享,尤其是隐性知

8、识;第三,联盟伙伴的选择应重视文化背景、联盟基础等要素,以确保联盟整体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第四,企业应建立实施突破性创新的长效机制,并通过渐进性创新逐步实现创新突破的积累与准备工作。【关键词】产学研创新系统;耦合性;知识共享;吸收能力;双元性创新本论文得到以下基金的资助:[1]陕西省社科基金(2016R024):陕西省产学研双元创新体系构建及运行保障机制研究;[2]西安市软科学研究计划(HJ1108-3):面向国际化大都市的西安市产学研创新系统协调发展研究。IIAbstractAbstractW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