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149711
大小:76.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3-20
《正解理解课程目标有效推进课程实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正解理解课程目标有效推进课程实施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吴积军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与推进,我省在中小学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实践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积累丰富的经验,但同时也产生了许多困惑,导致该课程在实践中出现许多误区。其中,许多问题源于人们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所体现的教育理念、追求的价值功能、内容呈现的结构特点等都理解得不很清晰,这些使广大教师确立应有的教育理念,明晰课程实施的应然目标,促进教师变革教学观念和授课方式等产生很大障碍。这也正是广大一线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普遍感到捉摸不透抑或无所适从的根源
2、所在。因此,如何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思想转化为教师适切的教学实践是有效实施该课程的关键,这需要我们对课程目标作出更具体、更有针对性的理解,以进一步明确课程实施目标、有效调控组织形式、有序把握课程的实施过程。下面,结合我省中小学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存在的误区,我就正确理解课程目标,有效推进课程实施,代表研训组谈一些认识。一、课程定位:2001年6月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
3、术教育。”1、独特的课程特点:学科具有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和内在逻辑结构,以学生获得系统、全面、完整的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要目的,其目标是培养学生某一特定的学科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整合一系列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研究方法以及当代社会的综合性问题,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对周围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性、综合性问题和现象或事件的积极探索,主动获取直接经验,提高综合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者之间平行存在、自成体系、在课程体系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在育人功能上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各自作用。学科课程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必
4、要基础,综合实践活动所凭借的主导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转变起着切实的促进作用,这种转变必然会迁移到各学科课程的学习中,进而在学科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产生广泛的辐射效应,进而推进新课程改革。如果说学科课程是“教师”教的课程,那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是“学生”学的课程。如果说学科课程是“分科”课程,那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综合”课程。如果说学科课程目标是能“预设”的,那么综合实践活动只能是“生成”性课程。如果说学科课程是“知识”课程,那么综合实践活动是“能力”课程。如果说学科课程是“关注过去”的课程
5、,那么综合实践活动是“关注现在”的课程。如果说学科课程是“基于个人”的课程,那么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合作”的课程。2、多样化的课程性质。一方面它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明确其基本规范和基本要求。另一方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又是有赖于学生和教师利用当地资源进行自主开发和实施的课程,具有生成性质,有校本课程的特点,无据可依、无章可循,必须凭借自己的力量进行课程开发。它既是综合课程又是经验课程,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自主活动,充分挖掘地方资源,创造性地进行课程开发和实施。3、
6、不同的开发途径。学科课程的课程资源开发只是为强化教材所拟定的目标服务的,或者说是教材所拟定的的活动的延伸拓展。综合实践活动是不能编写传统意义上教材的,其开展主要立足于校内外各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开发和应用是其生命所在,离开了对“课程资源”的开发,综合实践活动就失去了自己存在方式。总之,综合实践活动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计划中规定的一个独立的课程领域,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与校本开发的课程。二、课程概念:目前大家普遍把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界定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
7、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健全的人格、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为主要目标。三、课程功能:1、改变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过于单一的现状,改变学科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门类分得过细,造成知识割裂,使学生精力分散,学业负担加重的现状。2、改变我国基础教育课程长期形成的过于偏重于学科课程、分科课程、必修课程、国家和地方课程,过于注重知识学习、学生知识面狭窄、动手能力弱、综合素养低,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精
8、神的现状。3、落实三维目标,改革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4、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实现课程与生活和社会的联系。5、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探索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7、改变学科本位、构建新型课程结构。体现出综合运用和课程的选择性。8、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