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144310
大小:1.01 MB
页数:42页
时间:2019-03-20
《中美环保产业比较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号:4126060012学校代码:10207论文编号:4126060012密级:公开硕士学位论文中美环保产业比较研究姓名:刘晨晓学院: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学位类别:专业硕士学科专业:国际商务指导教师:韩岳峰教授2015年5月ComparativeStudyonEnvironmentalProtectionIndustrybetweenChinaandtheUSADissertationSubmittedFortheMasterofDegreeCandidate:LiuChenxiaoSupervisor:ProfessorHanYuef
2、engCollegeofInternationalEconomyandTradeJiLin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志对本研究的启发和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声明并表示了谢意。作者签名:日期:2015年5月30日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完全了解吉林财经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
3、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作者签名:导师签名:日期:2015年5月30日摘要环保产业的健康发展对中国宏观经济来说至关重要,已经关系到中国全部民众的生存环境安全问题。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当下,环境产业承担的是整个国家未来发展的重任。美国环保产业起步较早,目前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多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发展经验,本文比较了中美环保产业的不同,研究了美国环保产业优秀的发展经验,为解决中国环保产业发展问题寻求答案。本文的研究方法是比较研究法,比较研
4、究法就是对物与物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似性或相异程度的研究与判断的方法。因为中美环保产业之间有着较大的发展差距,所以本文的比较侧重于发展经验方法的比较,而不是发展水平的比较。而美国环保产业发展经验和方法也是正是中国环保产业需要借鉴的地方。本文从中美环保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实际数据为基准,比较了中美环保产业发展政策,法律法规,发展模式,产业结构,产业定义,发展速度和规模等方面的不同。中国环保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成果,但是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环保法律执行力不足,环保责任不清晰,公众环保意识不强等。本文通
5、过比较中美环保产业的发展对中国环保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希望中国环保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改善目前较为落后的发展状况,充分发挥环保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带动中国经济的增长。关键词:环保产业;比较研究;中美IAbstractThehealthydevelopmentoftheenvironmentalprotectionindustryisvitalforChina'smacroeconomy,andthesecurityofallpeopleinChinalivingenvironment.Theenvironmentpr
6、oblemincreasinglyprominent,environmentalindustrybeartheresponsibilityforthefuturedevelopmentofthewholecountry.TheUnitedStatesenvironmentalprotectionindustrystartedearlier,anditistheleadingoftheworldatpresent.Thedevelopmentofmanyyearshasaccumulatedrichexperience,andthisp
7、apercomparestheenvironmentalprotectionindustryofChinawiththeUnitedStatesandstudythedevelopmentexperienceofenvironmentalprotectionindustrytosolvetheproblemofChina'senvironmentalprotectionindustrydevelopment.Theresearchmethodofthispaperisacomparativestudy,andcomparativest
8、udyisbetweenthecontentandcontentandthedegreeofsimilarityordissimilaritybetweenpeopleofresearchandjudgmentmetho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