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青年发展署

教育部青年发展署

ID:35114220

大小:107.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3-18

教育部青年发展署_第1页
教育部青年发展署_第2页
教育部青年发展署_第3页
教育部青年发展署_第4页
教育部青年发展署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部青年发展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育部青年發展署大專生公部門見習計畫中華民國106年12月6日臺教青署輔字第1062123090號壹、緣起近年來,公部門成為青年就業場域的熱門選項之一,本署為強化青年職能開發,持續推動各類職場體驗計畫,並使青年能於在學期間即了解政府組織運作方式及工作內容,特與中央機關合作,提供公部門見習機會。貳、計畫目的協助學生透過公部門見習,獲得從態度、理念到實務面的體驗學習,了解政府部門運作、組織文化及公共政策形成、制定、執行過程,鼓勵青年參與公共事務,學習政府運作機制,以利規劃未來職涯發展。參、計畫對象一、提供見習機會之

2、機關(一)見習機關指中央機關,包括總統府、五院及其所屬各級機關(不含公立學校、公營事業機構)。(二)有關醫療院所部分,如提供之見習機會為行政職,而非醫療護理等需專業技能之職缺,且不影響服務對象權益者,亦可納入。二、參與見習之學生年齡為35歲以下,國內公立、教育部立案之私立大專校院(含軍警學校學生及空中大學全修生),或「教育部收錄外國大學參考名冊」的本國籍在學學生。105年至106年已參加過本計畫2次見習者不得再參加,且同年度不同梯次亦不可重複參加。11見習名額預定由各見習機關提供見習名額450至550人次,經核

3、定見習名額之見習津貼及見習機關負擔之勞保費由本署支應。壹、見習相關說明一、身分與投保規定(一)見習機關錄取之學生非工讀生,進用後名稱統稱為「見習生」,見習生為技術生,見習期間依據勞動基準法第八章之相關規定辦理(如附件1)。見習生係以學習為目的,與見習機關無僱傭關係,亦非屬臨時人員,見習機關應提供具學習性之見習職務。由見習機關安排在單一部門,亦得在不同部門間輪換。(二)見習機關需為見習生投保勞保,但不提撥勞工退休金,亦非屬就業保險法之適用對象,不計收就業保險費,健保得以原投保資格投保,可不由機關代為加保。二、見習

4、時間、時數與津貼(一)見習預定分為各學年度下學期(4-5月)、暑假(7-8月)及上學期(10-11月)3梯次見習,每梯次每人見習時數達100小時,計為1人次。(二)見習時間安排,必須符合勞動基準法有關工作時間、休息、休假之相關規定,原則以白天非假日且固定為宜,並以不超過8小時為限。(三)見習訓練期間若遇颱風等天災,依據各地方政府公告之天然災害停止辦公及上課規定辦理,並須於見習期間內擇日補齊時數。(四)見習津貼非薪資,額度每小時新臺幣(以下同)140元:1.學期中:每月見習時數固定50小時,2個月合計100小時;

5、見習津貼每人每月見習50小時新臺幣7,000元。2.暑假:視刊登之見習職缺固定每月50小時或100小時,2個月合計100或200小時;見習津貼11每人每月見習50小時7,000元、或每人每月見習100小時14,000元。1.見習生如因天災、公、喪、病假等不可抗力因素無法完成每月規定見習時數,須提出證明,經見習機關核准,得移至下月見習,惟仍須於見習期間內完成,且變動後之時數僅以原投保級距內之時數為限(如附件2說明)。未完成當月見習時數者,依完成之見習時數撥給見習津貼。一、配合事項(一)見習機關1.須指派督導業師或

6、相關人員參加本計畫相關活動,指導辦理見習生報到講習、工作說明及相關規範、引導認識見習環境及夥伴,以及見習相關教學等事宜。2.見習生報到後,與見習生簽署見習契約一式三份,除見習生、見習機關各留存一份外,最遲應於見習日起7日內,備文檢送一份給見習機關當地勞工機關,另掃描傳送用印後之見習契約電子檔至本署,並與見習生簽訂見習期間之保密切結書。3.辦理見習生見習期間勞工保險加保及見習結束退保事宜,及見習津貼、見習機關勞工(含職災)保費請款與撥款。4.見習生於見習期間學習態度、配合度不佳者(如:無正當事由違反見習機關規定,

7、或恣意中斷見習時間且未告知見習機關者),見習機關得停止其見習,替換人選,並通知本署。5.其他配合事項詳如附件2。(二)見習生1.報到時繳交個人身分證、學生證及存摺封面影本給見習機關,並與見習機關簽署見習契約書(一式三份),及保密切結書。2.接受見習機關相關規範,依既定見習時間全程參與見習,參加見習機關指定之相關教學、訓練或講習,11完成見習工作,不得恣意中止見習。1.經見習機關依本計畫伍之三之(一)之4停止見習者,本署將依見習機關通報之情節,除行文函知家長及就讀學校,且未來1年內不得參與本署提供補助之職場體驗相

8、關活動。2.若有申請折抵學校實習學分之需求,得請本署提供見習時數之證明文件。惟實習學分申請及採計,依各校校外實習相關規定自行辦理。3.其他配合事項詳如附件2。(二)活動參與1.為提升見習生正確認知及學習成效,並讓見習機關督導與見習生互相交流,將於見習前與見習後分別辦理見習前講習與見習心得發表相關活動:(1)見習前講習:說明見習注意事項、工作內容、應有之職場禮儀及工作態度等。(2)見習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