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气象学报》2019年第1期

《海洋气象学报》2019年第1期

ID:35110453

大小:259.00 KB

页数:36页

时间:2019-03-18

《海洋气象学报》2019年第1期_第1页
《海洋气象学报》2019年第1期_第2页
《海洋气象学报》2019年第1期_第3页
《海洋气象学报》2019年第1期_第4页
《海洋气象学报》2019年第1期_第5页
资源描述:

《《海洋气象学报》2019年第1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海洋气象学报》2019年第1期1.赵桂香,王晓丽,王一颉,等.黄河中游地区MCC天气学分型及结构差异分析[J].海洋气象学报,2019,39(1):1-14.摘要:利用2005—2017年卫星、实况探测、L波段探空秒数据和NCEP/NCARFNL1°×1°再分析等资料,采用天气学和动力诊断分析等方法,对黄河中游地区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esoscaleconvectivecomplex,MCC)进行天气学分型,并对其结构特征及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黄河中游地区MCC主要生成在夏季,多在傍晚至次日凌晨发展成熟,生命史长、移动缓慢,以暴雨及以上

2、量级降水为主,雨强大,地域差异明显。2)依据200hPa环流形势,将MCC分为3个主型,结合500hPa形势特点,每个主型下分为不同副型。通过分析不同分型下MCC环境场及物理量空间结构特征及差异,提炼MCC强降水预报关键技术,建立MCC强降水预报物理模型。3)MCC形成在低层比湿和能量扰动的正值中心附近,在低层扰动梯度大值区、靠近正中心的区域发展成熟。扰动正值中心所在高度、中心强度以及正扰动的厚度等物理因子与MCC发展以及降水强度关系密切。4)不同分型下,MCC不同生命阶段云系及环境大气的垂直变化存在明显差异。云顶高度下降,湿层加厚,凝结高度降低

3、,逆温层消失,是MCC达到成熟的先兆信号。5)在200hPa南亚高压稳定背景下,地面存在次天气尺度冷锋、中尺度高压和冷池;中尺度高压作用明显小于冷池,冷池强度和维持时间与MCC降水强度和持续时间密切相关。在200hPa深厚低槽和西北急流或急流分支背景下,地面无冷池和中尺度高压形成,低层入流风速和温度梯度的加大是MCC发展成熟的重要因素,中尺度露点锋对MCC强降水的触发作用不可忽视。文章链接:http://jmm.ijournal.cn/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90101&flag=12.张萍

4、,徐峰,涂石飞,等.1979—2017年南海SSTA时空特征及其与沃克环流异常的相关[J].海洋气象学报,2019,39(1):15-25.摘要:利用1979—2017年HadISST月平均海面温度资料、ERA-Interim大气资料以及GPCPVersion2.3集合降水资料,分析了南海海面温度距平(SSTA)场的时空分布特征,并从南海降水异常的角度探讨了在ENSO期间,沃克(Walker)环流异常对南海海面温度异常(SSTA)的影响过程。结果表明,南海SSTA场分别存在全海域一致模态、东西反位相的偶极子模态以及纬向三级子正负位相三个主要模态,

5、且三个模态都具有显著的准2a及4a左右的年际振荡周期,反映了南海SSTA与ENSO现象的高度相关性。对Walker环流异常的分析表明,Walker环流异常与ENSO事件及南海SSTA存在较好的相关。ENSO事件发生时,Walker环流异常移动通过“云辐射反馈过程”,使得南海海面温度(SST)发生改变,因此Walker环流在ENSO影响南海SST异常过程中起到“大气桥”的作用。文章链接:http://jmm.ijournal.cn/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90102&flag=13.周雪松,杨

6、成芳,孙兴池.基于卫星识别的渤海海效应事件基本特征分析[J].海洋气象学报,2019,39(1):26-37.摘要:针对渤海区域冬季较为常见的海效应事件,利用2000—2012年的GMS5、GOES9和MTSAT等卫星遥感数据及NCEPFNL再分析数据、海面温度SST、地面降水观测数据等资料,系统研究了渤海海效应事件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渤海海效应事件一般持续时间不长,但在11月—次年1月,有持续时间较长的个例,这段时间也是发生次数最多的时期;海效应事件的发生有较明显的日变化特征,清晨和上午出现的频次明显大于下午和前半夜,且不同季

7、节也不尽相同;海效应事件中有约一半会造成山东半岛降水,其中在冬半年主要造成降雪,但个别情况下也有可能形成降雨;另外,造成海效应事件的天气学环境指标也具有很强的季节变化特征,其中850hPa温度、海面温度、地面2m温度和比湿均有较明显的月变化,而风速、海面和850hPa温差则相对稳定,季节变化不大。这些研究结果将进一步加深对渤海海效应事件的认识,为预报思路凝练和研究的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文章链接:http://jmm.ijournal.cn/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90103&flag=11.

8、吴进,马志强,熊亚军,等.北京地区供暖季两次重污染过程气象条件对比[J].海洋气象学报,2019,39(1):38-45.摘要:为对比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