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协同治理对策的研究

生态城市协同治理对策的研究

ID:35092057

大小:3.04 MB

页数:58页

时间:2019-03-17

生态城市协同治理对策的研究_第1页
生态城市协同治理对策的研究_第2页
生态城市协同治理对策的研究_第3页
生态城市协同治理对策的研究_第4页
生态城市协同治理对策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态城市协同治理对策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类号X22学位代码307学校代码10298密级GK学号3130105硕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生态城市协同治理对策的研究作者:高盛鑫专业:生态学研究方向:社会生态指导教师:杨绍陇副教授二〇一六年六月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史,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所取得的论文不纪含任何其他个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特别注明引用的内容和致谢的地方外,本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乌已在文中料明确方式注明并表示感谢。本人完全意识到本乐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人签L年乙月日学位论文作者(本;g);讀

2、基知I学位论文出版授权书本人及导师完全同意《中国博去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出版章程》、《中国优旁硕去学位"”WWW.cnki.net),说玫全文数据库出版章程》似下简称章程,见愿意将本人的学位论文",,》、《中国提交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在《中国博壬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光盘版优秀硕壬学位论艾全文数据库》中全文发表和W电子、网络形式公开出脱并同意编入CNKI评价数据库》中使用和在互联网上传播,《中国知巧资源慧库》,在《中国博硕±学位论文""同意按章程规定享受相关权益?论文密级:sdi开□保密(年月至_—_年-_月)(傑杏游營值化车在解賓忘《进楓)

3、__^作者签名导师签名::乎读獻/年月心日年/月又/_日|致谢回顾研究生三年的学习和生活,在学习研究的道路上自己只是沧海一粟,也深刻体会到学术道路的艰辛。在此,我要向所有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予我帮助的老师、同学和家人们致以最诚挚的谢意!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杨绍陇老师,杨老师渊博的学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深深地感染着我。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教会了我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上感谢杨老师细心的辅导,给予了我开阔的思路和严谨的思维。然而由于我自身的学术水平有限,此文恐不能完全体现出老师点拨意图。借用导师常说的话“腹有诗书气自华”,在以后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必当谨记导

4、师教诲,多看、多学、多想。其次我要感谢我的各位同门在学习和生活中给予了我很多帮助和鼓励;感谢舍友陪我度过这三年的美好时光;感谢社会生态学的同学们,怀念一起上课和探讨问题的日子;感谢在这三年里熟识的每一位朋友,无论在生活还是学习上你们都给了我莫大的鼓励!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家人,是他们在我求学期间给予我最大的关怀和支持,无论顺境逆境他们永远站在我身后默默的支持我、鼓励我,他们是我前进的最大动力!在南京林业大学的求学之路已近尾声,这份记忆将长存于脑海。感谢南京林业大学,诚朴雄伟、树木树人铭记于心!高盛鑫2016年5月摘要生态城市是人类、社会、自然协调的并具有可持续性的良性城市状态。目前对

5、于生态城市的研究包括生态城市的概念与内涵、规划理论以及城市治理三方面。前两者自从生态城市的概念首次提出以来,国内外的研究逐渐深入,理论也相对完善。但在生态城市的治理方面理论远远大于实践,并且理论涉及的方面较窄,缺少具体的治理理念和操作方案的设计。此外传统观念的束缚也阻碍着生态城市运营的创新实践,不能满足生态城市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文首先对生态城市进行了界定指出了生态城市有别于一般城市的特点。同时对国内外生态城市的建设进行了概括总结并将国内一般城市治理方式总结为三类: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和社会主导型,并进一步结合生态城市建设实际,阐述了公私合作伙伴模式、城市经营模式和善治模式

6、。结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城市生态系统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治理理论,认为城市应当是由生态城市中的利益相关者通过合作博弈的方式来协同治理。本文以生态文明示范市扬州市为例,总结出在生态城市治理中生态利益与其他利益冲突、城市公共设施的管理缺陷以及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的不完善三大主要问题。并采用博弈论的观点、公共物品属性的观点和外部性理论对其逐一分析,将影响问题的因素归结为价值观念、规划设计、科学技术和人的行为。最后阐述了生态城市治理的新思路:从产出到结果、从政绩到满意、从经济增长到统筹发展。从治理主体间的协同方式、公共设施市场化的管理模式、生态城市治理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四方面提出完善生态

7、城市协同治理的建议。中国城市的生态城市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生态城市治理模式应该符合中国特色和地方特色,生态城市的治理有别于传统的城市治理模式,它包含了人类对于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基础上的新的文化观,包含了按照生态学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包含了有效利用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所以生态城市的治理需要新的城市管理理念来适应生态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关键词:利益相关者理论生态城市协同治理Researchoncollaborativ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