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创业者特质与角色认同对创业意向的影响研究

农民创业者特质与角色认同对创业意向的影响研究

ID:35046831

大小:3.16 MB

页数:84页

时间:2019-03-17

上传者:U-56225
农民创业者特质与角色认同对创业意向的影响研究_第1页
农民创业者特质与角色认同对创业意向的影响研究_第2页
农民创业者特质与角色认同对创业意向的影响研究_第3页
农民创业者特质与角色认同对创业意向的影响研究_第4页
农民创业者特质与角色认同对创业意向的影响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民创业者特质与角色认同对创业意向的影响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分类号:F328单位代码:10183研究生学号:2014242074密级:公开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学术学位)农民创业者特质与角色认同对创业意向的影响研究TheResearchontheInfluenceofFarmerEntrepreneurTraitsandRoleIdentityontheEntrepreneurialIntention作者姓名:姚俊玲专业:技术经济及管理研究方向:创业管理指导教师:费宇鹏副教授培养单位:管理学院2016年5月 农民创业者特质与角色认同对创业意向的影响研究TheResearchontheInfluenceofFarmerEntrepreneurTraitsandRoleIdentityontheEntrepreneurialIntention作者姓名:姚俊玲专业名称:技术经济及管理指导教师:费宇鹏副教授学位类别:管理学硕士答辩日期:2016年05月26日 未经本论女作者的书面授权,依法收存和保管本论女书面报本、电子抵本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对本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进行任何形式的复制、修改、发行、出租、改编等有碍作者著作权的商业性使用(但纯学术性使用不在此限)。否则,应承担侵权的法律责任。吉林大学硕±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学位论义,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巧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己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己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己在文中臥明确方式枯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戸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 摘要农民创业者特质与角色认同对创业意向的影响研究创业是民生之本。创业研究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学者们对于创业研究得出了许多实质性的结论,对于指导现实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对于农民创业的研究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被忽视的问题,学者们很少将农民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创业方面的研究。为了促进中国经济的转型发展,2012年党的十八大会议第一次将鼓励创业纳入到就业方针中去,鼓励广大农民创业。其后又在2014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了要想推动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就要激发农民的创造、创新和创业活力,营造出一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在国家提出的“鼓励农民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作用下,农民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热情不断增强。鼓励农民创业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而且可以缩小城乡居民贫富差距,对推动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于是学者们开始将注意力逐渐转移到农民身上,开始研究农民、农村以及农业的创业问题。关于农民的创业问题,学者们主要研究了农民创业的现状、农民创业的动机、农民的创业意向、农民创业的影响因素、农民创业的绩效以及农民在创业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等。创业意向是产生创业行为的先决条件,国内外学者对于一般性的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个体特征和环境特征方面,在个体特征方面主要是用人格特质来研究创业意向的,但是几乎没有文献是将农民作为主体研究其特质的。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农民创业意向进行研究,想尝试人格特质论用到农民身上是否也能得出预期的结论。由于农民的特殊性问题,在创业意向产生的时候可能会受到角色认同的影响,也就是说农民是否认同自己的创业者身份会影响其创业意向,而且农民长期聚族而居,也容易受到家族文化的影响,因此本文从新的视角入手将家族文化作为调节变量,角色认同作为中介变量来研究农民创业者特质对创业意向的影响。本文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农民创业者特质对创业意向产生正向的影响,角色认同也对创业意向产生正向的影响,而角色认同只在风险承担性和成就需求对创业意向的关系起到了部分中介的作用,在外向性和创业意向的关系中没有中介作用。在家族文化调节作用的研究中,得出了家族文化对风险承担性与创业意向的I 关系起反向调节作用,对成就需求与创业意向的关系起正向调节的作用,对外向性与创业意向的关系没有调节作用。关键词:农民创业,创业者特质,角色认同,家族文化,创业意向II AbstractTheResearchontheInfluenceofFarmerEntrepreneurTraitsandRoleIdentityontheEntrepreneurialIntentionEntrepreneurshipisthelivelihoodofthepeople.Entrepreneurshipresearchhasbeenthefocusofscholars,scholarshavereachedalotofsubstantiveconclusions,fortheguidanceofpracticalworkisofgreatsignificance.Buttheresearchonthefarmerentrepreneurshiphasbeenaneglectedproblemforalongtime,farmershaveseldombeentakenastheobjectoftheresearch.InordertopromotethetransformationanddevelopmentofChina'seconomy,in2012theeighteenthmeetingofthepartybringinnovationintotheemploymentpolicytoencouragefarmerstostartabusinessforthefirsttime.Subsequentlyonthecentralruralworkconferencein2014,ithasbeenproposedtopromote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andurbanization,itisnecessarytostimulatefarmerstoincreasecreation,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ialactivity,creatinganatmosphereof“publicentrepreneurshipandinnovation”.Ontheinfluenceofencouragingfarmerstoentrepreneurship,utilizeentrepreneurshiptopromoteemploymentunderthepolicy,theentrepreneurialawarenessandentrepreneurialenthusiasmoffarmerscontinuestoenhance.Toencouragefarmerstostartabusinesscannotonlysolvetheemploymentproblemeffectively,butalsocanreducethegapbetweentherichandthepoor,whichisofgreatsignificancetopromotetherapiddevelopmentofurbanizationinChina.Soscholarsbegantotransfertheirattentiontothefarmers,begantostudythefarmers,ruralandagriculturalentrepreneurship.Aboutthepeasantentrepreneurship,scholarsmainlystudiesthestatusoffarmerentrepreneurship,themotivationoffarmerentrepreneurship,theoccurrenceoffarmersentrepreneurialintention,theinfluentialfactorsoffarmerentrepreneurship,theperformanceoffarmerentrepreneurshipandproblemsandsolutionsintheentrepreneurialprocessthatfarmersmayencounter.Entrepreneurialintentionisthepreconditiontogenerateentrepreneurialbehavior,domesticandforeignscholarshaveconcentrateontheindividualcharacteristicsandenvironmentalcharacteristicsinthestudyofinfluentialfactorsofinfluencefactorsofgeneralentrepreneurialintention,inIII termsofindividualcharacteristicsscholarsmainlyusepersonalitytraitstoinvestigateentrepreneurialintention,butthereisalmostnoliteraturetookthefarmersasthemainbodytoresearchthetrait.Thispaperusesempiricalresearchmethodstostudythefarmers'entrepreneurialintention,trytousethepersonalitytraittheorytocheckwhetherwecangettheexpectedresultsornot.Duetothespecialoffarmers’problems,theproduceoftheentrepreneurialintentionmaybeaffectedbytheimpactofroleidentity,thatwhetherfarmersagreewiththeirentrepreneuridentitywillaffecttheentrepreneurialintentionandbecauseoffarmers’long-termclusterhabitat,theyarealsovulnerabletotheimpactoffamilyculture.Therefore,thisarticletakesfamilycultureasamoderatingvariablefromanewperspective,takesroleidentityasamediatortostudythefarmers'Entrepreneurshiptraitsonentrepreneurialintentioninfluence.Atlast,theauthordrawstheconclusion:farmerentrepreneurtraitsonentrepreneurialintentionproducepositiveinfluence,roleidentityalsoproducepositiveinfluenceonentrepreneurialintention,androleidentityhavepartlyIntermediaryeffectsriskbearandneedforachievementontherelationshipofentrepreneurialintention,havenointermediaryeffectsontherelationshipbetweenforeignrelationsandentrepreneurialintention.Intheresearchoftheregulatingroleoffamilyculture,ithasanegativeregulatoryroleontherelationshipbetweenriskbearandentrepreneurialintention,itplayspositiveroleon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needforachievementandtheentrepreneurialintention,andhavenoregulatoryeffectsbetweenforeignrelationsandentrepreneurialintention.keywords:Farmerentrepreneurship,entrepreneurialtraits,roleidentity,familyculture,entrepreneurialintentionIV 目录第1章绪论............................................11.1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11.1.1研究背景.....................................11.1.2研究目的.....................................21.1.3研究意义.....................................21.2研究框架..........................................31.3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41.3.1研究方法.....................................41.3.2技术路线.....................................51.4研究创新之处......................................6第2章文献综述........................................82.1农民创业相关文献综述..............................82.1.1农民的界定...................................82.1.2创业的概念...................................92.1.3农民创业界定.................................92.1.4农民创业的类型..............................112.1.5农民创业的研究现状..........................122.2创业者特质相关文献综述...........................132.2.1创业者特质的概念及研究现状..................132.2.2创业者特质的维度............................15V 2.3角色认同相关文献综述.............................182.3.1角色认同的概念..............................182.3.2角色认同的研究现状..........................202.4创业意向相关文献综述.............................212.4.1创业意向的概念..............................212.4.2创业意向的研究现状..........................222.5家族文化相关文献综述.............................232.5.1家族文化的概念..............................232.5.2家族文化的研究现状..........................242.6农民创业者特质与创业意向关系的研究...............252.7农民创业者角色认同与创业意向关系的研究...........272.8综述小结.........................................28第3章模型构建及假设提出.............................313.1理论模型.........................................313.2假设的提出.......................................343.2.1农民创业者特质与创业意向的关系..............343.2.2农民创业者角色认同与创业意向的关系..........353.2.3农民创业者特质与角色认同的关系..............363.2.4角色认同在创业者特质与创业意向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373.2.5家族文化对农民创业者特质与创业意向关系的调节作用................................................38VI 第4章研究设计.......................................394.1问卷设计、数据收集与分析.........................394.1.1问卷设计....................................394.1.2数据收集及样本特征..........................404.2变量的度量.......................................404.2.1创业者特质的度量............................404.2.2角色认同的度量..............................414.2.3家族文化的度量..............................414.2.4创业意向的度量..............................42第5章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435.1描述性统计分析...................................435.2信度与效度分析...................................435.2.1信度分析....................................445.2.2效度分析....................................455.3变量的相关性分析.................................465.4线性回归分析.....................................475.4.1创业者特质与创业意向的关系检验..............475.4.2角色认同与创业意向的关系检验................495.4.3创业者特质与角色认同的关系检验..............505.4.4角色认同对创业者特质与创业意向关系的中介作用检验................................................515.4.5家族文化对创业者特质与创业意向关系的调节作用检VII 验................................................535.5结果分析与讨论...................................555.5.1实证分析结果................................555.5.2研究讨论....................................56第6章结论与展望.....................................606.1研究结论.........................................606.2研究局限.........................................616.3未来研究展望.....................................61参考文献................................................63附录问卷调查表........................................69致谢....................................................72VIII 第1章绪论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1.1.1研究背景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将近8亿的农民,农民由于自身生产条件的限制,在收入方面和城市居民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他们的生活水平长期处于社会的底层。近年来,为了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城镇化建设。虽然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但是在城镇化的过程中使得很多的农民失去了长期以来赖以生存的土地,这种农村劳动力的释放加剧了就业负担。因此国家逐渐提出了鼓励农民创业的政策。2012年在党的十八大会议上第一次提出了将鼓励创业纳入到就业方针中去,鼓励广大农民创业。2014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了要激发农民的创造、创新和创业活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的进程,营造一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201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又明确指出要引导有技能、有资金和有管理经验的农民工返乡创业。2015年8月《农业部关于实施推进农民创业创新行动计划》进一步制定了鼓励农民创业的一系列方针和政策,激发了广大农民的创新和创业热情。农民创业不仅可以解决农民最基本的生存问题,而且可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农村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拓宽农民的就业渠道,实现农民增收,缩小城乡贫富差距,最终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发展。农民要创业,就要先产生创业意向。创业意向是创业行为产生的先决条件,但是光有政策的支持不一定会导致农民创业影响的产生,农民的创业还要受到自身因素的影响。很多学者在研究农民的创业意向时,往往比较关注农民的创业效能感、社会网络、资源获取等因素对创业意向的影响,而对于农民的心里特征诸如创业者特质对创业意向的研究则非常少。以往有学者针对创业者特质对创业意向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但是研究对象主要是普通的创业者,本文想从特质视角切入验证一下其是否也适合于农民。农民在选择创业的时候首先会对自己的身份有一个定位,考虑自己是否适合充当一名创业者的角色,在创业者特质对创业意向1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的影响过程中可能会受到角色认同的作用,因此本文引入了角色认同的概念将其作为中介变量进行研究。长期的农村生活形成了农民独特的家族文化,农民的创业也可能会受到家族里其他成员的影响,创业往往会是一个家族的创业,因此本文也有必要将家族文化作为一个调节变量研究一下其对农民创业意向的影响。1.1.2研究目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环境的变化,农民创业已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和保持农村经济活力的重要方式,农民创业实质上就是在异质环境中,在内外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实现机会、资源等不同要素间的变换匹配和动态性平衡的过程(危旭芳,罗必良,2014)。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拥有8亿左右的农民,因此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下,中国的农民创业问题应该会有其独特的方面。农民创业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学者们已经就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创业环境、创业教育等角度研究了农民的创业问题,得出了不同的结论。本文想从创业领域研究比较成熟的创业特质论视角入手研究农民创业者特质对创业意向的影响作用,同时考虑了角色认同和家族文化的作用,旨在研究农民创业过程的深层次决策行为,剖析农民的创业者特质以及角色认同对创业意向的传导作用机制并测量其作用效果,其目的是为了多角度地分析影响农民个体创业意向的因素和机理,找出影响农民个体最终参与创业活动的主导作用因素和作用机理,从而提出有效地提升农民创业者特质、强化角色认同,培养农民创业意向的政策建议,以推动农民参与创业,实现增收,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同时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一个理论性的铺垫。1.1.3研究意义从理论意义来说,现有的关于农民创业的研究理论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的研究上,例如关于农民创业环境的测评研究,关于农民个体创业行为差异性和影响因素的分析,激发农民创业动机、有效激励创业意向等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从政府体制角度出发,研究如何从体制、政策等方面促进并且扶持农民创业,研究成果从宏观上给农民创业提供一个有利的环境,却没能从微观层次上分析影响农民的创业意向产生的因素。本文从农民个体的创业者特质及角色认同着手,2 第1章绪论以探讨农民创业者特质及角色认同对农民创业意向的影响,而且将家族文化作为一个调节变量,研究其对农民创业意向的调节作用。本文将创业者特质、角色认同、家族文化和创业意向之间相互作用的传导机制作为研究农民创业的突破口,以期从理论上增强农民创业者特质和角色认同的动态性研究,丰富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农民创业研究内容。从实践意义来说,农民的就业和创业问题是近年来政府非常关注的领域。农民创业与其他人群创业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中政府为激发鼓励农民创业而给予的相关扶持和优惠政策是农民创业的动力,但是创业活动的开展还需要靠农民创业者自身的推力作用才能完成,这就使得研究农民自身的创业意向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农民本身有很强烈的欲望去创业,国家和政府的各项优惠政策和制度才能发挥更加良好的作用。因此,本文期待从创业者特质和角色认同角度探讨农民的创业意向的产生机制,进而促进农民去创业,这样将有助于我国加快城镇化进程并推动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1.2研究框架本文主要研究农民创业者特质与角色认同对创业意向的影响,将角色认同作为中介变量,家族文化作为调节变量进行研究,本文的章节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首先阐述了农民创业者特质与角色认同对创业意向影响的选题背景和意义,解释了要把家族文化作为对农民创业意向影响的调节变量的必要性,提出本研究要达到的目的。其次,对本文所用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进行展示和说明,以说明做本研究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最后,指出了本研究的创新点。第二章:文献综述,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创业者特质、角色认同、家族文化、创业意向的概念和研究现状,并且总结了创业者特质与创业意向关系的研究现状、角色认同与创业者关系的研究现状等,最后对本章的文献综述做了一个小结。第三章:模型构建及假设提出,该部分首先构建了本研究的理论模型,将风险承担性、成就需求、外向性作为创业者特质的度量维度,建立了创业者特质对创业意向的影响模型,这个模型中将角色认同作为中介变量影响创业者特质与创业意向的关系,将家族文化作为调节变量影响创业者特质与创业意向的关系,并3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在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假设。第四章:研究设计,此部分主要是问卷的设计、发放、收集和整理,变量的度量以及问卷信度和效度检验。问卷设计部分对问卷的提出和问卷内部题项等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描述,以确保问卷的真实性和有效性。随后,针对所搜集的数据进行梳理,剔除与研究目的不相符合的问卷。第五章: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本章首先用SPSS软件对问卷的问项做了一个描述性统计分析,之后检验了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是符合要求的。接着对本文的变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最后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验证了第三章提出的假设,同时对假设结果做了一个解释。第六章:结论与展望,本章对本研究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并综合研究模型和假设检验结果,对本文的研究结论做了一个说明。随后,本章又点出了本研究的创新点,以供读者思考,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目前有关农民创业意向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展望未来,对未来有关农民创业意向的研究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1.3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3.1研究方法本文研究了关于农民创业意向的问题。在研究的过程中,以理论知识为基础、实证研究为保证,通过查找梳理国内外大量的文献,采用理论分析、数据分析和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农民创业者特质与角色认同对创业意向的影响作用,得出了实证研究结果。具体研究方法如下:1.文献研究法为了探讨农民创业者特质对创业意向的影响,首先对国内外关于农民创业、创业者特质、角色认同、家族文化和创业意向的文献进行收集、梳理、分析和整理,在整理的基础上对本文要研究的变量的基本概念和研究现状以及变量之间的关系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为本文模型和假设的提出了做了一个铺垫,同时也为后文的实证研究提供了文献支撑。2.问卷调查法4 第1章绪论针对本文的研究对象农民进行了问卷的设计,在问卷中设置了关于农民的基本信息、创业者特质、角色认同、家族文化、创业意向等方面的问项,希望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回收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探究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验证假设是否成立。3.实证研究法本研究是对农民创业者特质对创业意向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回收问卷,运用SPSS17.0数据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应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信度效度检验、回归分析,对文中提出的模型和假设进行验证,最后对实证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1.3.2技术路线本文在确定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的基础上查阅相关文献,在整理文献和总结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本文要研究的变量之间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进而构建了理论模型并且就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提出了理论上的假设。接着通过设计问卷并针对特定人群农民发放问卷,之后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和实证检验,验证假设是否成立,最后得出了相应结论。本研究的技术路线如下图1.1所示。5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绪论(背景、目的、意义、框架、研究方法、创新点)文献综述(农民创业、创业者特质、角色认同、家族文化、创业意向)模型构建及假设(理论模型、研究假设)研究设计(问卷设计、数据收集与分析、变量度量)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描述性统计分析、问卷信度及效度分析、变量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结果分析与讨论)结论与展望(结论、局限、未来研究展望)图1.1技术路线1.4研究创新之处关于创业意向的研究一直是创业管理领域中学者们研究比较多的话题,比较盛行的是创业“特质论”对创业意向的影响,其中有学者研究了一般性的人格特质如大五人格特质对创业意度、内控性等对创业向的影响,也有学者研究了具体的人格特质如风险承担性、成就需求、模糊容忍意向的影响。学者们的研究对象普遍是一般性的创业者人格特质对创业意向的作用,很少有文献将农民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创业者特质对创业意向的影响,而本文选取了中国人数最多的群体“农民”,探讨创业者特质是否也会对农民的创业意向产生影响。而且本文引入了角色认同这一变量,表达的意思是农民对于自己创业者角色的认同程度,研究角色认同在创业者特质与创业意向之间的中介效应。又考虑到农民生活环境的特6 第1章绪论殊性,家族文化是农村的特色文化,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家族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扶持、相互信赖的氛围,农民的创业意向也许会受到家族文化的调节作用,因此本文创造性地引入了家族文化的概念,在基础的特质对意向的模型中将角色认同作为二者关系的中介变量,将家族文化作为二者关系的调节变量,构建了一个关于农民创业意向的全新模型,验证了模型的假设是否成立,为后续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7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2章文献综述2.1农民创业相关文献综述2.1.1农民的界定在发达国家,农民(farmer)完全是个职业化的概念。农民指的就是经营农场的人。国外的农民不存在定义问题,Farmer就是指务农者,一旦一个人不再务农,那么他的身份就不是农民了。国外不管一个人是否务农,他都与市民之间没有身份等级的界限。但是在一些不发达的国家,学者们对于农民从多个角度进行了定义。从职业角度定义农民:农民就是指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在中国,很早就产生了“农民”一词。《谷梁传》中写道:“古者有四民。土民、商民、农民、工民。”可以看出是将农民做出了职业上的定义。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中将农民解释为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这些定义都认为农民是一个职业概念。从阶级角度定义农民: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中,农民指没有土地或者只有很少土地的社会群体。他们的社会地位很低下,经常会受到上层社会的歧视,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上层阶级如地主的剥削与压迫。从居住地角度定义农民:与城里人相对应,农民也被成为乡下人。法国著名社会学家HenriMendras(2003)认为农民是相对于城市来定义的,只要没有城市也就不会有农民的存在。从这个角度来说,农民受到居住地的限定,主要是农村居民。从特定文化角度界定农民:农民一般被看做是传统文化模式的载体。C.吉尔兹认为农民的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农民被看做传统文化的代表者,甚至是封建社会落后文化的象征。而本文界定农民的角度是基于中国当前的城镇化背景,中国正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开始涌向城市,很多人一直没有做过农活而且以后也不想再从事农业活动。他们有的在城市里创业了也有的是给别人打工。但是在社会的认同上,仍然把他们看作是“农民”。这与中国特有的8 第2章文献综述户籍制度是有关系的。因此,本文将农民定义为具有农村户籍,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为主或者是从事其他行业工作的劳动者。2.1.2创业的概念创业一词,最早是来源于英语“entrepreneur”。对于创业的研究开始于18世纪,目前学术界关于创业的定义有很多,创业不仅仅是管理领域的概念,而且还涉及到众多其他学科领域的内容,如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领域。由于学者们受到了不同的学科背景的影响,对创业有着不同的理解,因此对创业的定义也是众说纷纭。学者们最初对创业进行定义时,主要将焦点放在创业家的个性与心理特征上。Kirzner(1973)认为创业是一个人能够正确地预测未来的不完全市场和不平衡现象将会在何种地方发生的一种套利行为和能力。Leibenstein(1978)指出创业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代表了创业者能够比竞争对手更明智更努力地工作。WilliamBygrave(1989)认为创业是指创业家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和灵活性,善于从理性角度思考问题并且能够在不断的变化中发现潜在的机会。ShaneandVenkataraman(2000)认为创业就是创业者能够发现并且善于利用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机会。伴随着对创业研究的不断深入进行,学者们开始将创业视为一种活动,这种活动包括了建立新组织和创办新企业。Cole(1968)在研究创业时指出,创业是创业者有目的的业务活动,他们要发起、开展并且维持以利润为目标的创业活动。Vesper(1983)认为创业就是开展一项具有独立性的新业务。Gartner(1985)认为创业就是建立一个新的组织。我国学者李志能(2008)指出创业就是创业者在创业的过程中,善于发现机会并且能够利用机会去创造新产品的一个过程。从这些定义可以看出,很多的研究者们对于创业主要是从这些方面进行定义的:创业家的个性与心理特质、识别机会的能力、机会获取、创建新组织等。2.1.3农民创业界定创业研究虽然受到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但是农民创业问题长期以来却是一个被忽视的领域,也就是说学者们对于创业问题的研究对象很少涉及到农民。国内外对农民创业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国外研究者将“农民创业”普遍看作是9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一种“农村创业”或者是“农民企业家”,国外的农民不同于市民,就是指那些专门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人群,对农民创业的研究专注于“农村”这个特定环境对创业活动的影响。但是考虑到中国特殊的国情,农民创业产生于这种特殊的环境背景,因而不能简单地将农民创业认为就是农民与创业过程的结合。有的农民虽然不在农村,却也有可能从事创业活动。(吴昌华、戴天放、魏建美,2006)在研究农民创业时,将农民创业定义为具备辨识、开发和利用机会能力的农民在寻找或开拓市场空间的基础上,通过重组现有生产要素、创新经营方式和开辟新的生产领域,以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和扩大劳动力就业的目的。赵西华(2005)也系统性地对农民创业进行了研究,他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即新型农民的角度对农民创业进行了间接性的定义。新型农民就是指那些能够从传统的生产活动转向新型的创业活动,具备一定的创业能力且在市场竞争中能够不断适应的农民。但是学者们比较认同郭军盈关于农民的定义。郭军盈(2006)指出了农民创业者不同于其他创业者的一些特点:第一,农民有土地使用权,他们的创业活动更多地和土地经营联系起来。第二,农民创业和一般的创业之所以不同,不光是由于创业主体的不同,还与我国的国情有关,那就是我国长期处于“城乡二元”结构中。这就使得在身份问题上农民创业者和一般创业者存在着很大的不同。第三,我国的“城乡二元”体制使得城乡的发展不在一个水平上,农村处于一种滞后的状态,农民观念也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无法获得最新的信息。“城乡二元”体制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创业活动很少依赖于城市市场,大多是依赖于农村市场的。郭军盈(2006)在分析农民创业者的特点之后,对农民创业这一概念进行了定义,他认为农民创业是农民依托现有的家庭组织(或亲戚朋友关系形成的松散的非正式组织)或者创建新的组织,通过投入一定的生产成本,依托农村,通过扩大现有的生产规模或者从事新的生产活动开展一项新的事业以实现财富增加并谋求发展的过程。罗明忠(2012)在研究个体特征、资源获取与农民创业的时候,对农民创业提出了自己的定义,他认为农民创业是指农村居民从事个体工商经营活动、开办企业,基于市场销售目的地规模或者特色养殖、加工等过程。本文在结合相关学者对农民创业定义以及实际研究情况下将农民创业定义10 第2章文献综述为:具有农村户籍、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为主的农民通过投入一定的生产要素,在原有的农村生产经营基础上扩大生产规模以从事大规模的农业生产活动,或者是进入其他行业领域创办新组织或者是新企业以实现财富增加的过程。2.1.4农民创业的类型郭军盈(2006)在研究中国农民的创业问题时,对农民创业的类型进行了分类。他从创业基本形式的角度划分,将农民创业分为两大类,第一类的农民创业是依赖于现有的家庭组织而不创建新的组织进行创业,可以是开办个体工商户、承包土地扩大生产规模、发展多种经营;第二类的农民创业就是要创建一个新的组织,比如创办企业,企业可以是个体企业也可以是私营企业,也可以是乡镇企业。从创业对土地的依赖程度,可以将农民创业分为两种类型,第一是依靠土地进行创业,与他人创建合作组织或者大量承包他人土地,对劳动力进行长期雇佣来从事机械化大生产或集约化经营;第二是不依靠土地进行创业,农民没有和任何法人或个人签订劳动合同,也不存在事实上的雇佣关系,可以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创业,相当于是一种自我雇佣的形式。这些农民创业者从事的行业可以是商贸业、加工业、畜牧业、渔业、特殊手艺加工、工程承包等。郭军盈(2006)还从另一个角度即创业过程视角进行研究,将中国的农民创业形式总结为四种类型:1.资源开发型。也就是农民就在农村从事创业活动,充分利用农村优越的自然资源,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进行产业化经营。2.自我创业型。农民凭借自己的技能和资金优势从事非农产业的开发或者是发展个体工商户、创办私人企业,这种类型的创业可以发生在农村也可以发生在外地发。3.集体创业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使得人们对所有制的认识发生了变化,对乡镇企业的认识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乡镇企业不仅仅只包括了由社(乡)队(村)等办起来的企业,也包含了农民以联营形式创办的合作企业和个体企业。4.打工创业型。农民在创业的初期由于受到自身各方面能力的限制,只能靠打工来完成原始资金和技能的积累。打工一方面能够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可以开阔眼界,增加其对外界市场环境的认11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识。当农民在打工的过程中慢慢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和技能的时候,他们就会选择在合适的时候返乡创业或者是在外经商。本文在设计问卷的时候也考虑了农民创业的形式,没有对农民创业的形式进行具体的细分,只是概括性地列举了一些日常比较容易接触到的农民创业形式:承包土地扩大经营规模;举办特色养殖和种植,例如养猪、养羊、养鸡、养鸭、承包荒山荒地等;举办家庭副业,例如开商店、餐馆、理发店、浴室、搞运输、做农民经纪人;改变种植业结构,例如通过资本投入,进行新的农产品生产;举办各种形式的企业,包括合作企业、合营企业、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个体户;建立专业化的合作组织。2.1.5农民创业的研究现状农民创业可以说是中国特有的现象。在国外,处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基本上已经没有农民这一角色,他们更多关注的是农村创业。Wortman(1990)将农村创业定义为在农村的环境中创造出一个包括新产品、新服务、新市场或者新技术的一个新的组织。因此我们主要关注的是国内的农民创业问题。国内学者将农民作为一个特定的群体来研究。关于农民创业的问题,学者们主要研究了农民创业的动机、绩效、意向、影响因素、面临的问题等。(赵西华、周曙东,2006)研究了农民创业的现状、类型及其特征;郭军盈(2006)对影响农民创业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将影响因素划分为体制性因素、环境因素以及自身素质三类;郭军盈(2006)还研究了农民创业的区域化差异。黄德林(2007)对农民创业的模式进行了比较;(辜胜阻、武兢,2009)研究了农民创业面临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扶持政策。(马鸿佳、孙红霞,2011)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整理的基础上,以转型期中国的失地农民创业的“动机—行为—结果”研究为主线,提出了我国失地农民创业动机的概念模型。(罗明忠、邹佳瑜、卢颖霞,2012)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实证研究了广东省部分地区的农民创业动机问题,指出农民的创业动机已经不完全是为了维持生存或者是为了就业,而实现自身的价值才是农民创业的主要动机,它在农民创业动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张应良、汤莉,2013)利用对东部地区284个创业农民的调查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分析得出政府支持力度和贷款难易度是影响农民创业绩效的最显著的因素,影响12 第2章文献综述农民创业绩效的第二重要因素是人力资本和个人心理品质,而微观环境则对农民创业绩效的影响很一般,性别因素对农民创业的绩效没有显著的影响。(罗明忠、陈明,2015)通过对广东省216位农民创业者进行实证调查研究,分析了人格特质、社会网络与农民创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对农民创业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的是外倾性、情绪稳定性和尽责性,而人格特质与创业绩效的关系只受到社会网络的部分调节效应。(蒋剑勇、郭红东,2012)实证分析了创业氛围、个人社会网络与农民创业意向之间的逻辑联系。发现创业氛围、创业榜样、网络支持是影响农民创业意向的重要因素。(韦吉飞、王建华、李录堂,2008)选取了西北五个省区的农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t离散选择模型对影响农民创业行为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结果表明教育培训、社会经历、社会背景、人力资本等因素对农民的创业行为有正向影响,且在这些因素中教育培训是影响农民的创业行为的最重要因素。朱明芬(2010)在分析农民创业行为的影响因素时以浙江杭州为研究对象,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一般性的环境因素对农民的创业行为影响程度最大,家庭环境因素次之,个人素质因素对远郊农民和近郊农民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对前者的影响较大而对后者的影响较小。对于农民创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动机、影响因素、绩效和面临的问题等方面,也有少量文献研究了农民创业的意向问题,但一般是研究创业氛围、社会网络等对创业意向的影响,很少涉及到创业者特质因素对创业意向的影响,而且农民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对于创业者角色的认同以及家族文化是否会对创业意向产生影响也是本文要研究的问题。2.2创业者特质相关文献综述2.2.1创业者特质的概念及研究现状为什么一些人会选择创业而另一些则不会?创业者到底具有什么样的特征,为什么有些人的创业取得了成功而有些人却是以失败告终?在创业领域的研究过程中,这些问题一直困扰在学者们的心中。国内外研究创业者特质的学者们有很多,他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对于创业者特质的研究可以说在中外管理领域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学者们试着找出一些属于创业者们独有的人格特征来将13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创业者和非创业者进行区分。创业者特质理论是以人格特质理论的研究为基础的。早期的研究者们从心理学和分类学的角度对人格特质进行了研究。特质论的创始者美国著名心理学家GordonW.Allport教授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人格特质进行了研究。GordonW.Allport(1966)对特质进行了定义,他认为特质是组成人格的基础,特质是心理组织的基本构建单位,也是个体依据自己的生理因素形成的一种具有稳定性的性格特征。他把人格特质划分成两种特质,一种是共同特质,一种是个人特质。共同特质也就是在每个人身上都会存在的人格特质,个体之间不会有很明显的的差别,如果有也只是由于某种特质在每个人身上体现的多少或者强弱不同而已。个人特质不同于共有特质,并非每个人都会拥有,体现为一种个性,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他代表着一个人在做事时不同于他人的独特的行为取向。Gordon在研究个人特质的时候,又视其为一种组织结构,他对人格特质又进行了区分,区分出了三种类型的特质:首要特质、中心特质、次要特质。最能体现一个人特点的人格特质就是首要特质,中心特质是一个人性格最核心的部分,次要特质隐藏于首要特质的背后,能够表现个体的某种详细的喜好或反应倾向。R.B.Cattell(1972)用分类学的方法提出了人格特质理论。他认为人的特质可以分为表面特质、体质特质、根源特质、环境塑造特质、本能特质、气质特质、动力特质、习得特质等8类特质。在这些特质中,他们中的一种或者多种会以不同的排列方式和顺序体现在个体的一整个心理过程中,从而表现出某种具有稳定性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创业者特质是在人格特质论的基础上作为一个变量开始被学者们研究的。学者们早期研究创业者特质的时候,非常多地参考了McClelland(1961)的成就需求理论和Rotter(1966)的控制源理论。McClelland(1961)认为创业者和非创业者之所以不同是因为他们之间存在着一个明显的区别,那就是创业者有着显著的成就需求特质。创业者会渴望成功,他们比非创业者会有一种更加强烈的成就需求感,通常会为自己设定下一个目标,进而凭借自己的努力去完成这个目标从而实现了自己的人身价值。Rotter(1966)是在他的社会学理论中,提出了控制源的概念。控制源代表了个人对自己在生活中是否能够控制某些事件的能力的自我感知度,可以分为内控制源和外控制源两种。14 第2章文献综述现在大家都比较认可的是GordonW.AllPort(1966)对特质下的定义,他认为特质是人格的基础,是心理组织的基本构建单位,是一种稳定的性格特征。Jackson&Murphy(1990)认为一个人的特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决定其创造力,特质可以增加个体与一般反应不同的可能性。特质包含了四方面的内容:本能、认知模式、动机性、价值。Robertson,Gratton&Sharpley(1991)认为特质就是一种特殊的处事方式,这种方式形成于个体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他是一个人的所有比较重要且具有相对持久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Olver&Mooradian(2003)在定义特质概念的时候还将环境因素的影响作用也考虑进去了,认为特质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个体长期与环境联系后形成了一种显著的性格特点。Oerboterd(2004)研究特质理论时,通过总结得出了创业者拥有控制欲、成功欲和忍耐力等非创业者所不拥有的特质的结论。DavidBornstein(2005)以访谈的方式对一些成功的创业者进行了研究,最后总结认为那些成功的创业者会具备一些优秀的品质,如勇于尝试、承担风险、善于突破、乐于奉献等。邓家益(2003)认为创业者特质是创业者所具有的不同于非创业者的诸如性格、品质、习惯、态度、意愿或某种能力等特点。郑健壮(2004)认为创业者特质是指新创企业家具备的某些素质和能力,这些素质和能力具有与众不同的特征,他们可以提高新创企业的绩效。本文在综合以上文献的基础上,对创业者特质进行如下定义:创业者特质是创业者所特有的能够促使其从事某种创业活动的一些持久的素质和能力。2.2.2创业者特质的维度在研究创业者特质的时候,学者们通常会选择其中的几个重要维度进行研究。Otter(1966)、Utschetal(1999)、Rauch&Frese(2000)在研究创业者特质时,认为创业者特质可以体现在这些维度方面:风险承担性、成就需求、内控制源、模糊容忍度、独立性、积极性、创新性等。在这些维度中,有一些维度出现的频率比较高,比如风险承担性、成就需求、内控制源、模糊容忍度、外向性等。郑海航(2001)将创业者的固有特质概括为冒险性、创新性和进取性三个方面,在研究中将这三个方面作为创业者特质的维度进行了非常深入的探讨。(姜15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红玲、王重鸣、倪宁,2006)对一些高技术企业中创业者的创业者特质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采用因子分析法发现创业者特质的维度在国内和国外的高技术企业的创业者身上体现出不同的特点。他的研究结果表明高技术企业的创业者身上表现出包括创新性、合作性、稳健性和自主性等维度的显著性特质。创业者特质包括了多种维度,学者们针对不同的维度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选择了创业者特质中经常被使用的三个维度风险承担性、成就需求、外向性来研究其对特定主体农民的创业意向的产生是否有作用。(1)风险承担性创业活动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许多学者们都将创业者描述为那些相较于其他人能够具有更高的风险承担倾向(Schumpeter,1934)。Lumpkin&Dess(1996)在研究早期关于创业方面的文献时,认为早期的研究将创业看作是一种人们自己给自己工作的活动,个体在给自己工作的过程中必然需要自己去承担相应的风险。LowM&MacMillan(1988)认为在创建新企业的过程中,创业者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如果创业成功了,那么创业者就会积累财富、获得一定的独立性以及成就感。但是创业可能会涉及到不确定性的风险,我们有理由认为那些选择成为一名创业者的人具有更大的风险承担性。Hughes&Morgan(2007)认为风险承担性是创业者在面对风险时,当他在考虑将来可能给自己带来某些损失的决策时,对于这种决策他所能承担的最大资源投入承诺,这反映了一个企业在创新活动中是否能够承担不确定性和风险的能力。Bowman&Sexton(1995)认为风险承担性是创业者在决策时想要承担风险的意愿。我国学者刘振华(2007)指出风险承担性是指决策者在创业过程中是否愿意冒险的态度,这种对风险的态度会对风险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但是具备风险承担性的人并不一定是在盲目地追求高风险活动,这种追求是建立在可能获得某种高收益的机会上。总之,在关于创业者特质的文献研究中都不可避免地要研究风险承担性这一特质维度。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们的观点的基础上,总结认为风险承担性是指在创业过程中个体对于风险的认识程度和冒险意识,他是一个人的行为是否能够体现出可以承担高风险或者低风险活动的可能性,风险承担性特质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创业行为。16 第2章文献综述(2)成就需求成就需求这一概念是由心理学家HenryMurray于1938年最先提出的。(HenryMurray,1938)认为成就需求是指个人想要尽快且尽可能地做好一件事情的欲望或倾向。在Murray需求理论的影响下,J.Atkinson也接着开始了一系列的系统性研究。他认为在个体的人格中存在着一种相对持久稳定的特性即成就需求,这种追求某种目标的特性就是成就动机。在成就需求的研究中,被大家引用最多的就是McClelland的成就需求理论,他认为创业者之所以和非创业者不同是因为他们具有较强烈的成就需求特质。人有两种心理需求:求成需求和避败需求,当一个人的求成需求大于避败需求时,他才会有动力去努力去追求成就。Jacksonetal.(1973)等学者认为,成就需求由六要素组成,分别是:想赚钱、想受人尊敬、想争强好胜、想得到专家肯定、想靠自己取得成功、想成为优秀。但是人们对每个要素的成就需求强弱并不一定相同,人们有时只需要获取某一方面的成就需求就足够了,而不会同时需要获取多种成就需求。DurandandShea(1974)认为成就动机强的创业者比成就动机低的创业者能从事更多的创业活动。MillerandToulouse(1986)认为有成就需求的创业者往往会采取积极的以市场为导向的战略,得出成就需求对创业导向有影响的结论。Carlandetal.(1989)使用来自美国20多个州368份创业者的样本分析它对成就需要,愿意承担风险和创新的战略规划进程。研究表明具有更强成就需求的创业者倾向于让公司制定战略规划。Kuratko&Hodgetts(2005)认为成就需求是创业者最重要的特质之一,创业者在做事方面总是表现出积极主动的一面,他们不甘落后渴望与人竞争,喜欢追求那些能给自己带来挑战和刺激的事情,他们这种对成功的强烈欲望驱使他们去从事创业活动。本文借鉴HenryMurray的观点认为成就需求是指个体想要尽快且尽可能地做好一件事情的欲望或者倾向。(3)外向性外向性属于大五人格理论中的一个特质,他反映了个体在人际关系中活跃的强度。外向性人格高的个体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工作和生活,他们喜欢参加社会活动,在参加社交和群体活动的过程中,他们善于与人沟通和打交道,而且时常愿意展示自己,引起别人的注意。而外向性人格低的个体则表现出相反的行为,他17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们不喜欢热闹,安静和独处是他们喜欢的生活方式,他们很少与外界接触。即使处于社交的活动中,他们也不愿意主动与人沟通展示自己,言行很谨慎。外向性是人格特质理论中很重要的概念之一。Jung(1927)最先提出了“外向性”和“内向性”的概念,他指出个人在对待外界刺激时会表现出不同的反应倾向,这种反应倾向可以归结于外向和内向两种相对立的态度。他认为每个人不会绝对单一的只拥有其中的一种态度,而是会同时拥有内向和外向两种态度,在这两种态度中,其中的一种会成为个人的主要性格,主导人们的行为和意识,使其明显地表现出某一种行为倾向,或者是外向或者是内向。而另一种不明显的态度不会明显影响个人的行为,只会无意识地影响个体行为。Allport(1937)在关于特质的研究中,界定了14种人格特质,在这14种人格特质中包含了外向性特质,他将外向性特质定义为一种社交能力强的特质。Eysenck(1990)从特质理论角度出发,将人格特质划分为三个维度:外向-内向、神经质、精神质。他认为外向-内向、神经质主要取决于先天,更多决定于遗传因素,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会表现出一致性的行为。外向-内向人格维度包括社交倾向、主动、积极、自由、寻求刺激、冒险、活力等人格特质。大五人格模型也将外向性和神经质看作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人格维度。在国内,很多研究者们在研究人格特质时,都借鉴和引用了国外学者们对于“外向性”定义的概念,很多研究以国外的人格量表为工具测量外向性人格的影响。本文认为外向性是指个体在与外界交流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以及表现出的一种很强的社交能力。2.3角色认同相关文献综述2.3.1角色认同的概念“角色”一词最早来源于戏剧,米德在1934年的时候首先运用角色这一概念来解释个体在社会中身份以及其行为方式。在米德之后,研究者们将角色的概念应用于社会学与心理学的研究中。角色在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有: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比喻生活中某种类型的人物、戏曲演员专业分工的类别、出身履历等。周晓宏(2005)认为,角色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依据社会对他提出的要18 第2章文献综述求,借助于自己的主观能力适应社会环境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它是社会期望与个体角色扮演能力的统一,亦即客观和主观的统一。“认同”译自英文单词Identity,最早是由弗洛伊德提出的。表示相同的、同一性等含义。认同这一概念遍及于社会科学的多方面。Freud认为认同是个体在有意识的自我的参与调节下有意识地向情感上相同的对象模仿靠近的过程。后来,Erikson在Freud的认同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出自我认同的概念,是指个体在时间序列上,凭借自己的主观意识体验到的与自身具有一致性和连贯性的感觉。基于以上关于角色和认同的基本认识,不同的学者提出了各自关于角色认同概念的不同理解。McCall&Simmons(1966)认为角色认同是指个体将自己作为某个特定社会位置的占有者,为自己的位置而设计的角色。Styker&Statham(1985)认为,角色认同指个体根据自我定义,决定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以及如何在一个群体或者文化中表明自己与其他成员的关系。角色认同是基于社会结构,通过个体的互动行为而建构的,表明个体对其充当某一特定角色的认同感。角色认同作为一种社会力量通过对行为的影响最终影响社会结构。DarcyClaySteber.etal(1999)认为角色认同是个体的一种知觉,即我们如何看待处于某个特定社会位置上的自己。DustinWood&BrentW.Roberts(2006)认为,角色认同是指个体对自己所处的特定情境地位的知觉。AlyneE.Delaneya&JonathanE.Hastie(2007)指出,角色认同是个人或组织对其职能和能力的理解,这主要是他们对其在大的社会环境和组织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和所担当的角色的认知。我国学者黄希庭(2004)认为角色认同也可以称作角色同一性,指与角色一致的具体态度和行为。秦浦红(2005)认为,角色认同是指自我对所要扮演的角色的认同,它解决的是角色担当者与社会角色的同一性问题。周永康(2008)在他的博士论文中研究了大学生的角色认同问题,他指出角色认同是一个社会过程,表现为自我与社会、他人的互动;同时又是一个心理过程,表现为个体对自己所承担的某个角色身份的知觉、情感体验以及相应的行为表现。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角色认同做如下定义:角色认同是个体对其所处社会角色位置上的个人行为模式的认知。19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3.2角色认同的研究现状目前国外关于角色认同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国外学者建立了关于角色认同的多种概念模型。在概念模型的研究中,AnaF.Abraido-Lanza(1997)研究了角色认同与自尊、胜任力和心理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形成了一个概念模型,这个模型认为有价值的角色认同比那些不重要的甚至是没价值的角色认同对自尊能够产生更强的影响,社会角色认同会影响心理幸福感。一个重要的角色会提供给人们一种认同感、胜任力、自尊,从而影响个体的心里幸福感。Penner(2002)在整合功能分析和角色认同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单独的概念模型用来研究个体的自愿者角色认同,他认为角色行为是由个体的动机决定的,一个人如果在早期的时候积极地参与了志愿者活动,那么这种活动经历就会影响志愿者角色认同的形成,个体就会认同自己是一名志愿者。而且这种角色认同会随着个体参与志愿活动的增多而加强,久而久之,这种角色认同就会使得志愿者在未来愿意更加直接地参与志愿活动。DustinWood&BrentW.Roberts(2006)构造了人格特质与角色认同模型,将角色与人格特质整合到了角色认同中,角色认同可以用来理解总的人格特质与特定角色经历的关系。ThomasW.H.Ng&DanrielC.Feldman(2007)提出了STWT模型,主要运用角色认同的理论探讨了大学生从学生角色向工作角色的转换问题,模型认为显著的角色认同对个体的生活有很重要的影响。国内对角色认同的研究,不论是纯理论的探讨还是实证性的研究,研究的内容大多都是针对某一特定人群的角色认同。比如说教师角色认同、大学生角色认同、失地农民角色认同、农民工角色认同、志愿者角色认同、员工工作角色认同等等,这些都是关于某个人群进行研究的。王雪琴(2011)实证研究了教师角色认同与工作压力、教师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认为教师角色认同与工作压力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角色认同与幸福感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幸福感对教师角色认同与工作压力之间的关系起中介作用。周永康(2008)从“大学生”角色身份入手探讨当代大学生的角色认同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相关的研究领域,构建了一个新的角色认同结构模型,编制了国内第一个大学生角色认同问卷调查表,得出了大学生角色认同是一个由积极认同和消极认同构成的二维结构的结论。近年来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发展,许多学者也将角色认同的主体20 第2章文献综述转向农民。李梅(2016)采用失地农民市民角色认同问卷和普遍性适应不良问卷对兰州市安宁区197名失地农民进行调查,探讨了失地农民角色认同与社会适应的现状及关系。吴爽(2009)研究了失地农民市民化进程中的角色认同问题,通过对重庆市主城区失地农民的角色认同的调查,探讨了该地区失地农民角色认同的现状和特点。许传新(2007)探讨了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及其影响因素,他通过回归分析方法得出性别、城市生活体验、社交情况、对城市生活的满意度以及参与当地城市社区组织对身份认同有显著的影响。(张璐、黄溪、惠源,2009)研究了新生代农民工自我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认为主要影响因素有性别、文化水平、收入、婚姻状况、从事行业等因素。2.4创业意向相关文献综述2.4.1创业意向的概念Bird(1988)最早对创业意向进行了研究,自他在1988年提出了“创业意向”这个概念后,创业意向逐渐成为国内外创业研究的焦点。他认为创业意向是指创业者将其注意力、精力以及行为引向某个特定目标的一种心理状态。Lee&Wang(2004)认为创业意向是指个体具有创建新企业的打算。Krueger(1993)认为创业指创办一个新企业,意向指个体对将来某个目标行为的承诺程度,因此创业意向指的是个体对创办一个新企业目标的承诺程度。Krueger&Brazeal(1994)认为一个国家的创业水平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因为创业有助于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效益、推动市场创新并维持就业水平等。在创业的过程中,创业意向作为一个心理过程,它处于创业过程的中间位置,而个体和环境通过创业意向影响其创业行为。Thompson(2009)在总结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创业意向是个体计划创办一个新企业的期望,并且在将来的某个时候能够自觉地履行这些计划。同时他还强调,将来的某个时候或者马上来临或者时间不确定,但是也有可能是不存在的。(范巍、王重鸣,2006)认为,创业意向是潜在的创业者对自己是否要从事某种创业活动的一种主观态度。(葛宝山、王侃,2010)认为创业意向是人们成为创业者的行为倾向。所谓倾向是指针对特定目标的思维、注意力、经验以及行21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动的一种状态。创业意向作为一个行为倾向构念源自理性行为理论,被认为是创业行为最直接的前导因素,以及创业行为最简单直接的前兆。综合以上相关文献观点,本文认为创业意向是指潜在创业者对自己可以从事某种创业活动的主观态度和想法。2.4.2创业意向的研究现状创业意向表达了个体是否想从事创业活动的想法,一般的创业者都是先有了创业意向进而采取创业行为再实施创业行动。很多的学者们认为,创业意向是创业行为的重要指向。在早期对于创业意向研究的文献中,学者们主要关注的是创业者的独特人格特质。他们在研究的过程中希望能够找出创业者与其他人所表现出的具有区别性的独特品质,因而逐渐形成了创业特质论研究流派。这些学者们认为,每个人都有可能发现创业机会,但是由于个体具有不同的特质,因此决定了他们是否愿意成为创业者。但是用特质去预测创业意向的研究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张玉利、杨俊,2010)。后来,有的学者就开始寻求突破方向来研究创业特质伦。Gartner(1988)对创业特质论进行了系统性的总结,他指出如果测量工具和样本的选择不适当的话,会很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而且社会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已经证明了个体的特质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要借鉴社会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来研究特质对创业意向的影响。他还指出,创业研究要更多地关注创业者行为和创业过程的研究。所以后来,创业特质论逐渐被创业过程论代替,成为了创业研究领域的新热点。但是近年来,个体特质在创业过程中的影响研究又开始兴起了。Shane,Locke&Collins(2003)指出,早期的个体特质对创业意向的影响研究之所以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是因为缺乏基于理论推导出假设的逻辑推理过程,很多研究只是一般性的叙述性研究。国内外学术界对于个体创业意向的实证研究主要是基于两个理论展开的,即Ajzen的计划行为理论和Shapero的创业事件模型。Ajzen(1961)认为个体的一部分行为不是完全出自于自愿而产生的,而是受到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力这三个变量的影响,这三个变量是产生意向的前因变量。Shapero(1982)提出了创业事件模型SEE(ModeloftheEntrepreneurialEvent),该模型认为感知22 第2章文献综述期望、感知可行性以及行为倾向这三个变量影响创业意向,其中感知可行性对创业意向的预测能力最强。学者们目前对于创业意向研究最多的就是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他们从个体角度和环境角度对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在个体视角方面,人格特质、个人背景因素及个体认知特征等会对创业意向产生影响。Koh(1995)在对200名香港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实证研究后,得出风险承担性、成就需求、不确定性容忍度和创新性与创业意向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环境视角方面,学者们主要研究政策、文化、经济金融、创业教育和培训、市场开放程度、商业环境、社会规范等方面研究了环境对创业意向的影响。Malhotra&McCort(2001)在梳理以往研究的时候,认为社会文化因素会影响创业意向的形成。Tkachev&Kolvereid(1999)的研究证实了创业教育课程可以促进学生创业意向的产生。2.5家族文化相关文献综述2.5.1家族文化的概念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对家庭的重视程度比任何国家都高(Lang,1946)。家庭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元结构,而多个具有血缘、亲缘、姻缘关系的家庭就组了家族。家族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家族不仅是中国人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的核心要素,同时也构成了政治生活的主导因素。孟子曾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以及“积家而成国”等至理名言。而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农业社会,农村里的农民组成了中国社会的绝大多数人口,家族的重要性在我国农村这种特殊的环境中得到了显著性的体现。文化,是长期生活在同一个地区的人们,在认识并改造世界的时候所创造出来的一种精神文明总和。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中国的“家”文化在形成的过程中集聚了农业社会、大陆民族、宗法制度等特征,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家族文化。家族文化在以前直到现在都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的老百姓们,在他们心中构筑起了一道坚强的文化长城。蒋成龙(2005)在讨论家族文化对家族企业的影响作用时指出,家族文化是指有着共同祖先或者有着亲缘关系的多个家庭自然形成的社会群体共同认同的23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风俗习惯,特别是价值观。王沪宁(2005)认为家族文化是以自然村或者行政村为范围的家族关系以及由它产生的种种体制、行为规范和心态。叶汉明(2006)认为家族文化是以家族为核心的风俗信仰传统、集体价值观、行为模式、社会形态和物质特性。(于联凯、于溟,2000)认为家族文化是文化存在的一种形式,它包括传至数代的家风、家学、家教和家法等内涵,是民族文化在一个家族中的具体表现,同时又是民族文化存在和传播的载体。徐国平(2007)认为家族文化是指以血缘关系和宗族关系为繁衍基因而产生的能够反映家族群体人为意识的一种社会性区域文化。本文借鉴赵洪艳(2008)以及王沪宁(2005)对家族文化的定义,认为家族文化是以自然村或者行政村为范围的家族关系,能够反映家族成员认同感和归属感以及家族群体人文意识的一种群体文化。2.5.2家族文化的研究现状家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属性之一。在以往的研究中,学者们普遍关注的是家族文化与家族企业的关系,在研究中家族文化是作为自变量进行研究的。(谢雅萍、林婉玉,2013)研究了家族性资源对家族企业创业导向的影响机制,在研究中,他们把家族性资源分为创业家族特质、家族文化和家族创业网络三个维度,其中他所研究的家族文化即是本文要研究的一个对象。在研究结果中得出家族文化对创业导向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辛金国、潘小芳、管晓永,2014)将家族文化包括在了家族性里面,研究了家族性因素对家族企业绩效的影响作用。他将家族性划分为家族文化、学习交流、组织行为、战略决策等四个维度。他认为家族企业的成员间有着深厚的感情,在日常工作中能够相处融洽,这种良好的状态能够调动工作的积极性,可以对工作绩效起到很大激励作用。而且家族成员之间的学习交流也可以提升工作的积极性,有较大的产能。经过假设验证,他得出家族文化和学习交流对企业绩效有着正向影响作用。汪晓梦(2005)在探究家族文化对家族企业管理的影响时,先总结了一下家族文化的特征,他认为家族文化的特征包括宗族性、地缘性、凝聚性、礼俗性、非等价交易性、封闭性等。之后通过总结分析认为家族文化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着正面作用,家族文化构成了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文化根基;但是另一方面,家族文24 第2章文献综述化其固有的宗族性、封闭性等特征也会阻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杨学儒、陈文婷、李新春,2009)研究了家族性、创业导向与家族创业绩效的关系。研究认为家族性是家族创业活动的资源基础,这种独特的资源通过创业导向影响创业绩效,而且这种影响还受到文化、环境、行业、家族参与等外生因素的影响。2.6农民创业者特质与创业意向关系的研究创业者特质是创业领域里很热门的研究对象之一。在早期的经济学理论中,就已经涉及到了创业者的人格特质理论。Schumpeter(1935)在他的经济发展理论中囊括了成就需求、控制力、创新性等创业者人格特质,McClelland(1961)也认可了这些经济思想,他认为各个国家的财富水平之所以不同,部分原因是由于这些国家的人们的成就需求不同而造成的。McClelland的理论在创业研究领域中得到了研究者们的普遍关注。虽然他在后来的反复研究中并不是每次都能得出同样的结果,但他仍然把经济的发展以及创新创业和成就需求联系了起来。在后来学者们对创业的研究中,这种从经济社会角度出发研究成就需求的视角逐渐渗透到了个体工商业。之后成就需求也就变成了人们研究最多的人格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达到了研究高峰。创业意向是创业者是否想从事创业活动的一种主观态度,许多实证研究探讨了人格特质与创业意向之间的关系。目前关于特质与创业意向关系的研究可以分为两种类型(Rauch&Frese,2007),一种是一般性的人格特质与创业意向的关系研究,比如说是大五人格特质;另一种是具体的人格特质与创业意向的关系,包括风险承担性、成就需求、控制源、模糊容忍度、创新性等具体特质。在这两种类型中,具体的人格特质与创业意向的关系相对来说得到了更多学者们的研究。在一般性人格特质的研究中,Brice(2004)研究发现,大五人格中的开放性与责任心特质能够积极地影响创业意向,而宜人性特质则消极地影响创业意向。Hmieleski&Corbett(2006)研究发现,宜人性特质与创业意向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外向性与创业意向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Ismailetal.(2009)研究发现,外向性与开放性特质均与创业意向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是Obschonka,Silbereisen&Schmitt-Rodermund(2010)研究却发现,创业意向不直25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接受大五人格的影响,也就是说他们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而是通过一种中介变量起作用,这种中介变量就是控制信念。范巍和王重鸣(2004)研究也发现,外向性、责任心和开放性与创业意向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综合文献可以得出,在大五人格与创业意向的关系中,宜人性起消极作用,而开放性、外向性、责任性和情绪稳定性起积极作用。在具体人格特质的研究中,Kiokul&Zaper(2000)研究发现,主动性人格与创业意向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而且主动性人格在组织承诺与创业意向的关系间起到调节作用。Franke&Liithja(2004)研究发现,风险承担性、独立性和内控性与创业意向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Zhao,Seibert&Hills(2005)研究发现,风险承担性对创业意向的影响是通过自我效能感这个中介变量起作用的;Giirol&Atsan(2006)研究发现风险承担性、成就需求、内控性、创新性与创业意向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而模糊容忍度对创业意向没有影响。但是Hmieleski&Corbett(2006)的研究却得出了不一样的结论,研究发现模糊容忍度、风险承担性与创业意向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而内控性与创业意向之间却没有关系。Gupta&Bhawe(2007)在研究女大学生的创业意向时发现,女大学生的主动性人格能够积极地影响创业意向。钱永红(2007)研究发现,风险承担性、成就需求、主动性、创新性和自主性等特质能够对创业意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陈美君(2009)研究发现,主动性人格与创业意向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当前很多的关于创业者特质与创业意向之间的关系并没有获得一致性的结论,他们的结论值得我们慎重对待。而且关于创业者特质与创业意向关系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一般人的创业者,有些也研究了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国外发达国家早已完成了城镇化建设,调查研究对象基本上不是农民,而是一般的普通创业者。而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依然处于城镇化的进程中,农民作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他们的创业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国内有文献对农民的创业意向进行研究,主要是研究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农民的创业意向受到了多方面因素诸如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打工经历、家庭收入、社会网络、创业氛围等方面的影响。(蒋剑勇、郭红东,2012)研究了创业氛围、社会网络和农民创业意向的关系。(戚迪明、张广胜、杨肖丽、程瑶,2012)基于沈阳市119户农民的微观数据,构建了一个农民创业意向的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影响农民26 第2章文献综述创业意向的主要因素。(刘芳芳、尚明瑞、王建兵、杜晓帆,2015)研究了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创业意向及其影响因素。以上文献对于农民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研究可以概括为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而在个体因素方面,几乎没有文献涉及到创业者特质方面,因此本文在研究农民这个特殊的社会角色,想研究一下学者们经常研究的诸如风险承担性、成就需求、外向性等特质用在农民身上是否会对创业意向产生影响,如果产生影响,是产生正向的影响、负向的影响还是没有影响,通过研究验证一下前人的研究结论是否也适用于农民。2.7农民创业者角色认同与创业意向关系的研究上文对角色认同的研究现状进行了一个描述,学者们大多比较关注的是角色认同的理论模型和特定人群的影响其角色认同的因素,也关注了角色认同与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但是很少有文献将创业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创业者的角色认同与创业意向的关系,而将农民作为研究主体研究其创业者角色认同与创业意向之间关系的文献更是没有的。在最近的文献中,IrelandandWebb(2007)强调在许多情况下,创业是一个角色构建的过程。创业者建立一种基于并且被自我认同驱使的风险。这种建构过程至少需要两种类型的信息。第一种是一些对于创业者角色内容的知识和理解。对于缺乏创业经验的个体来说,对于角色内容的理解也许会很难。需要花费时间和韧劲使个体对成为一名创业者感兴趣,从而产生一种对于知识的认知架构以及创业动机。第二种类型的信息是个体是否能够实现角色的自我评价。一个人越是将自己视为与角色意义和标准相一致,他就会越尝试构建基于那个角色的身份。HoangandGimeno(inpress)在进行创业者角色认同的研究时认为角色认同感可以指导并激励目标导向行为,经常能够达到使可能的角色成为事实的角色的这样一种程度。认同愿望(即想成为某一类型的人)激励着人们的想法和行动去实现那个愿望。ShepherdandHaynie(2009)在研究创业者角色认同时,提到了个体将自己视为一名创业者的情形并且强调了创业者角色认同的中心性和复杂性对角色转变、持久性以及长远影响的作用。StevenM.Farmer,XinYao&KateKung-Mcintyre(2009)在研究创业者的身27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份愿望和先前的创业经验对创业的影响时指出,要想成为一名创业者,就需要采取行动去识别机会,利用机会的优势推动计划、执行计划并且经常性地调整修正计划。一些人能够坚持而另一些人坚持不下去是因为,一个人将自己视为创业者的感觉也就是对自己能够是一名创业者的角色认同感使他有了一种强大的动机力量,这种动机力量可以使一些人选择并坚持创业活动。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能将自己视为一名创业者角色的话,那么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创业者角色愿望,这种愿望在先前的经历的调节下会影响个体的创业行为。StevenM.Farmer等人的研究支持了Hoang和Gimeno的结论,认为创业者角色的创始人观念是理解认同和创业行动之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无论是能力还是动机都不可以单独地有效地解释创业过程,未来的研究应该调查创业者的身份愿望和能力认知之间的联系。OliverFalck,StephanHeblich&ElkeLuedemann(2012)在研究学生的创业意向是如何形成时,将社会认同的概念合并到创业行为中,分析了产生创业意向的决定性因素。他们提出创业者角色认同产生于个人的社会化水平,如果有一个同龄人创业群体,那么就会对个体的创业意向产生积极的影响。创业者的角色认同感在解释个体想要成为创业者的意愿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如果周围有创业的小伙伴,那么个体受到这种环境的影响,也会从心理上认为自己也是一名创业者,于是产生了创业意向。以上是一些学者们关于角色认同对创业意向的影响的研究,学者们普遍认为创业者对自己是一名创业者的这种身份和角色的认同和理解有助于其产生创业意向,能够促使他们去开展一定的创业活动。国外对于创业者角色认同的研究没有专门针对农民这个范围,国内也没有这样的研究。国内有学者研究了失地农民或者是农民工的角色认同问题,也有的研究了农民的创业意向,但没有文献专门针对农民的创业者角色认同对创业意向的影响进行研究,这也是本文将要解决的问题之一。2.8综述小结本章对本文研究中涉及到的概念、维度及其研究现状进行了一个综述。学者们由于不同的国籍、不同的学科背景以及不同的研究内容,他们对概念的界定存28 第2章文献综述在着不同的观点。比如说对于“农民”这个概念的界定,国外研究中们将农民看作是一种职业,不存在概念上的异议。但是由于中国国情的特殊性,我们国家的学者对农民概念的界定是很模糊的,可以基于土地所有权、户籍制度、是否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是否生活在农村等角度来定义农民,这些定义都会影响到对农民创业的认识。如果要是以户籍界定农民的话,其实中国的户籍是处于变动之中的,很多人户籍已经是城市户口了,但是他却仍然自己是一个农民,这个界定是存在问题的。本文出于研究的需要,将农民定义为具有农村户籍,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为主或者是从事其他行业的劳动者。特质论是创业研究领域里面出现最早的理论。创业者特质理论是由一般的人格特质理论发展而来的,在刚开始研究的时候,学者们认为创业者特质对其创业意向有很大的影响,到了20世纪80年代时,学者们又研究得出创业者特质对创业意向没有影响,到了20世纪初学者们又开始了特质对创业意向影响的研究,认为他们之间是有联系的。在创业者特质对创业意向的影响研究中,研究对象是一般的创业者,也有部分文献是对具体某个类型的创业者进行研究,主要是大学生。而针对农民进行研究的非常少,但是农民也要创业,什么样的因素会使得农民产生创业的意向呢,由于特质论是创业研究中很重要的因素,因此本文选择了农民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来研究一下农民的创业者特质是否会对其创业意向产生影响。在角色认同方面,一般性的角色认同定义是一种对身份的定义,是个体对其所处社会角色位置上的个人行为模式的认知。农民本身是一种身份,长期在农村生活,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农民从一出身开始就生活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中,久而久之就认为自己是一名农民。在中国的城镇化背景下,农民选择从事创业活动的时候,对自己是否可以从农民身份转换到创业者身份有什么样的认识,他们是否会认同自己是一名创业者呢。如果认同自己的创业者身份,那么创业者特质对创业意向会如何作用,如果不认同自己的创业者身份,那么是否又会对创业者特质与创业意向之间的关系产生其他的作用,这是本文要解决的事情。因此本文研究的不是农民本身对自己农民身份的认同,而是农民对于自己创业者身份的认同。对于家族文化,本文对前人的研究也进行了一个回顾,家族文化方面主要涉及的方面是家族企业,研究了家族文化对家族企业成长、绩效等的影响作用。家族文化是我们民族优秀的文化,而农村又是家族文化得到很好体现的地方,农民天然地形成了一种对家族成员的强烈的认同感和归29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属感,家族文化代表了一种群体文化。在农村地区往往一个人创业会带动一群人创业,因此本文在研究农民创业时有必要研究一下家族文化对其创业活动的影响,说明农民创业与一般大众创业的不同之处。30 第3章模型构建及假设提出第3章模型构建及假设提出在第二章的文献综述中,我们对农民创业进行了阐释,也会创业者特质、角色认同、家族文化以及创业意向等研究变量的内涵和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为本章的实证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本章将要建立关于农民创业意向的模型并且提出相应的假设。3.1理论模型创业意向是能够预测创业行为的最佳指标(Bird,1988),一直在创业领域中受到了学者们的重要关注。创业意向是了解创业行为的重要变量,是潜在的创业者对自己是否会从事创业活动的一种主观的态度和倾向(范巍、王重鸣,2006)。由于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形成了一种创业的大环境,而且再加上中国城镇化的持续进行使得大量的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土地,他们面临着一系列生活的压力,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谋求出路,就业或者是创业正是许多农民的出路所在。农民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创业有利于解决农民就业问题,不仅可以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而且还有助于促进农村的发展。那么农民要创业,首先要先有创业的想法,也就是创业意向。创业意向是农民产生创业行为的前导因素,提升农民的创业意向有助于推动农民创业活动的开展。关于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的研究已有的文献主要是从个体特征和环境因素方面来进行的。个体特征从人口学特征、人格特质以及认知特征等角度入手,而环境因素从宏观方面考虑,着眼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因素。人口学特征如性别、年龄、教育水平、家庭背景、个人经历等会影响个体的创业意向(ZhaoandSeibert,2005);在人格特质方面,研究比较多的是“大五人格”和其他人格特质如风险承担性、成就需求、内控性、创新性等对创业意向的影响作用,这些特质是学者们在研究特质与创业意向之间关系的时候最常使用的自变量;在认知特征方面,很多学者研究了自我效能感和创业意向的关系,认为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创业意向的关键变量(KruegerandBrazeal,1994)。在研究31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环境因素对创业意向的影响时,国家或者地区环境是学者们关心的重点,主要研究其对创业成功率的影响。还有一些学者研究了个人社会网络对创业意向的影响,发现成功创业者的榜样作用会对创业意向产生影响(Davidsson,2004)。陈思思(2012)研究了个体特征和环境因素对创业意向的共同作用,个体因素选取了创业者特质,环境因素选取了创业环境,将创业机会作为中介变量,研究了创业者特质与创业环境对创业意向的影响。周倩(2015)在研究大学生的个体特质对创业意向的影响时选择将就业压力应对方式作为了中介变量。刘甜飞(2013)考察了大五人格对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还研究了大五人格对创业意向的影响,并且把创业自我效能感作为了中介变量检验其在大五人格和创业意向之间的中介作用。周静静(2014)在研究90后大学生人格特质与创业意向之间关系的时候,将创业自我效能感作为中介变量,自我认同感作为调节变量,研究了在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的作用下大学生的人格特质与创业意向的关系。郭鹏(2011)在研究吉林省的青年创业者的创业者特质时,将创业能力作为中介变量,研究了创业者特质对创业意向的影响。学者们针对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做了多方面的研究,他们研究的创业者往往是一般性的创业者或者是创业研究领域里比较热门的高校大学生。很少有研究基于农民来研究其创业意向,近年来随着中国城镇化的不断进行,学者们开始将注意力放到了农民身上,开始研究农民的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研究。(蒋剑勇、郭红东,2012)研究了创业氛围、社会网络和农民创业意向之间关系,(钟王黎、郭红东,2010)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了文化程度、打工经历、生活现状满意度、家庭人口数、年收入、亲朋好友是否创业等因素对农民创业意向的影响。(段锦云、徐悦、田晓明,2015)将创业效能感作为中介变量,社会榜样和主观规范作为调节变量,探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自我效能感和创业意向之间的关系。(张秀娥、张梦琪、王丽洋,2015)从认知视角出发,构建了社会网络、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业意向的理论模型,考察了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网络对创业意向的作用机理,实证验证了创业自我效能感在社会网络与创业意向关系中的部分中介作用。(彭艳玲、孔荣、王瑞红,2011)将创业自我效能感作为自变量,研究了其在可行性感知的中介作用下对农民创业意向的传导作用。在研究农民创业意向时,学者们对创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是比较多的,通常将其作为一种中介变量。还有32 第3章模型构建及假设提出将社会榜样和主观规范作为调节变量研究农民的创业意向。以上对于农民创业意向的研究主要是从个体特征的认知特征角度和环境因素方面来研究的,很少有文献是基于创业者特质角度研究其对农民创业意向的影响。因为很多针对一般性创业者进行研究的文献基本都认为创业者特质对创业意向有显著的影响,因此本文想要将创业者特质作为自变量,来研究其对农民创业意向的作用机理,也就是建立一个关于农民的创业者特质对创业意向的影响模型。但是由于中国的农民长期生活农村,他们的思想观念落后,他们在创业意向的产生过程中首先会对自己的角色进行定位,有时候甚至会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创业,也就是他们在创业意向产生之间首先会考虑自己是否是一名创业者。对于创业者角色的认同感会到影响农民的创业意向,因此本文尝试将角色认同作为一个中介变量对农民的创业意向进行探索。家族是中国农村社会的一种最基本的结构单元,而家族文化则构成了中国农村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家族不仅仅指的是直系亲属,也包括旁系亲属。家族文化在农村的社会结构中占有者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承担着重要的社会功能。农民的活动有时候不是个人的活动,而是整个家族的活动。农民社会背景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创业也必然有着与普通大众不一样的地方,我们往往会看到家族成员里一个人的创业会带动家族成员里其他人的创业,这就是家族文化的魅力所在。因此本文想探究是否可以将家族文化作为一种调节变量,研究其对农民创业意向的影响作用。综上所述,本文试着构建一个新型的农民创业意向模型,将创业者特质作为自变量,角色认同和家族文化分别作为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探究农民的创业者特质在这两种变量的作用下会对创业意向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构建的理论模型如下图3.1所示:33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角色认同农民创业者特质:风险承担性创业意向成就需求外向性家族文化图3.1理论模型3.2假设的提出3.2.1农民创业者特质与创业意向的关系在创业活动中,个体必须产生创业意向才可能去从事创业性质的活动、创办新组织。而创业意向的产生会受到创业者特质的影响。创业者特质是创业者所具有的能够描述其行为倾向的心里特征。在创业领域中,对于创业者特质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大多数的研究都表明个体的创业者特质可以对创业意向产生积极的影响。Caird(1991)认为创业者应该有一种冒险倾向和创新能力,还要有较强的成就需求,这三种特质是创业者能够区别于非创业者的核心要素;钱永红(2007)认为个体特质水平是预测创业意向的变量之一,风险承担性、自主性和成就需求等个体特质水平方面的因素会对创业意向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本文主要检验的是创业者特质的三个维度风险承担性、成就需求及外向性对农民创业意向的影响作用。创业活动本身是存在着风险和不确定性的,许多人认为创业者就是冒险者,Cantillon(1755)作为第一个把创业者视为冒险者的人,他研究了创业者特质中的风险承担性问题。他指出创业者由于比一般人能够接受更高的风险,他们不怕失败,能够承担高风险带来的后果。还有人认为创业活动本来就是创业者给自己工作,那么给自己工作就必然要承担所有的风险事件。(Shane,1996)认为风34 第3章模型构建及假设提出险承担性是创业者不同于非创业者或者管理者的一种重要的人格特质,风险承担性对创业意向的产生有着很大的影响。成就需求方面引用最多的就是McClelland的成就需求理论。McClelland(1966)认为当一个人的成就需求越高时,他就会对自己的人生制定更高的期望和目标。成就需求是创业者的一种显著性的特质,一个成就需求高的人要比普通人更可能选择通过创业活动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即创业意向在高成就需求者身上体现的更明显。外向性也是人格特质理论中很重要的概念之一。Allport(1937)在关于特质的研究中,界定了14种人格特质,在这14种人格特质中包含了外向性特质,他将外向性特质定义为一种社交能力强的特质。外向性反映了个体在人际关系中活跃的强度。外向性人格高的个体会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工作和生活,他们喜欢参加社会活动,在参加社交和群体活动的过程中,善于与人沟通和打交道,而且时常愿意展示自己,引起别人的注意。外向性的创业者会经常与人沟通交流创业信息,他们很容易产生创业意向。虽然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农民,但是本文想研究一下一般性的创业者特质对创业意向的影响机理用在农民身上是否也成立,因此本文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如下假设:H1a:农民的风险承担性特质对创业意向有正向影响作用;H1b:农民的成就需求特质对创业意向有正向影响作用;H1c:农民的外向性特质对创业意向有正向影响作用。3.2.2农民创业者角色认同与创业意向的关系角色认同是个体对其所处社会角色位置上的一种个人行为模式的认知。角色认同是一种知觉。个体根据对自身的认识,决定自己应该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他以自己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与社会中的其他成员相处,在相处的过程中会更加认同自己的角色。本文所研究的角色认同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是一名创业者身份的认同,即是否认可自己适合做一名创业者。中国的农民长期以来是一个被忽视的群体,受特定文化的影响,农民从思想上一直认为自己就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工作就是种地,只能靠天吃饭,只要把地种好了就可以解决生存问题,因此没必要35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创业。但是随着中国城镇化的改革,农村的土地被占,农民变成了无地农民,只靠部分补贴维持生计。这种环境下,农民需要寻求他路,有部分农民会进城打工,也有部分农民会选择创业。但是很多农民受到长期以来农村思想的束缚,认为自己就是一名农民,根本不适合做一名创业者,也就是说他们不认为自己能够扮演一名创业者的角色。IrelandandWebb(2007)强调在许多情况下,创业就是一个角色构建的过程。个体需要花时间使自己对成为一名创业者感兴趣,从而产生一种对于创业的认识进而产生创业的意向。一旦一个人视为自己与目标角色很近时,他就会不断地尝试去实现那个角色。因此说如果农民能够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与一名创业者很匹配,认为自己将来很有可能去创业甚至开办企业,那么他就会有一种去创业的想法,进而产生创业意向。因此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H2:农民的创业者角色认同对创业意向有正向的影响作用。3.2.3农民创业者特质与角色认同的关系创业者特质作为一个变量被研究始于1970年,用来解释创业者需要具备的人格特征,Sharpley(1991)认为特质是个人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处事方法,具有持久性。学者们在对创业者特质进行研究的时候,认为创业者特质是由一系列的维度组成的,其中使用比较多的包括风险承担性、成就需求、内控性、模糊容忍度外向性、独立性和创新性等维度。本文是选取了出现频率较高的风险承担性、成就需求、外向性等来研究一下农民的创业者特质。McCall&Simmons(1966)认为角色认同是指个体作为一个特定社会位置的占有者为自己所设计的角色。Styker&Statham(1985)认为,角色认同指个体根据自我定义,决定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以及如何在一个群体或者文化中表明自己与其他成员的关系我国学者也对角色认同进行了研究。之前没有文献研究创业者特质与角色认同的关系,而本文研究的是农民创业者特质和角色认同对创业意向的影响,认为角色认同会在特质和意向间起中介作用,因此有必要研究一下创业者特质与角色认同的关系,本文提出如下假设:H3a:农民创业者的风险承担性特质对角色认同有正向的影响作用;H3b:农民创业者的成就需求特质对角色认同有正向的影响作用;H3c:农民创业者的外向性特质对角色认同有正向的影响作用。36 第3章模型构建及假设提出3.2.4角色认同在创业者特质与创业意向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创业意向反映了个体选择自主创业的一种可能性(Phillip.H.Phan,2002),他是创业活动能够得以开展的一个前提条件。创业者具有不同于非创业者或者是管理者的某些人格特质,这些特质能使创业者表现出更强的创业意向。同时创业意向的强弱程度也会反向地表现出个体的创业者特质。但是还有很多研究发现,创业者特质的各个维度如果单独地解释其对创业意向的影响作用时具有不完整性和片面性,这是由于创业意向是通过创业者有意识的主观构建而产生的。正是因为创业意向的产生是一种主观行为,因此创业意向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由于创业意向是实施创业行为的先决条件,但是个体具备创业意向并不意味着他一定会去从事创业活动,这是因为除了创业者的特质以外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王诗桐(2015)在研究创业者特质与创业意向的关系时,认为创业者特质的各个方面对创业意向的影响是不全面的,于是加入了创业态度这个中介变量,用来解释创业者特质对创业意向的作用机理。郭鹏(2011)在研究创业者特质对创业倾向的影响时,认为具有较高的创业能力的人在环境的不确定性等因素条件下能更容易形成创业倾向,认为创业能力在创业者特质与创业倾向的关系间起到中介作用。本文在研究农民创业意向的问题时,也认为农民不会直接由创业者特质形成创业意向,还会受其他因素的影响。由于那么长期形成了一种对自己农民身份认同的惯性思维,他在产生创业意向的时候还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考虑自己是否与一名创业的角色相符。因此文本认为农民对自己的创业者角色认同会在创业者特质与创业意向的关系间起一种中介作用,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H4a:角色认同在风险承担性特质与创业意向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H4b:角色认同在成就需求特质与创业意向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H4c:角色认同在外向性特质与创业意向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37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2.5家族文化对农民创业者特质与创业意向关系的调节作用中国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变化,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文化体系,其中家族文化可以说是中国的特色文化。传统的中国社会就是建立在这种家族文化基础上的。本文借鉴学者们的研究,总结认为家族文化是以自然村或者是行政村为范围的家族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家庭成员之间产生了相互信任、相互依靠的观念和文化。这种家族式的互惠互助关系,成为了家族文化的优点所在。以往很多文献都研究了创业者特质与创业意向的关系,认为创业者特质会对创业意向产生正向的影响,而且学者们关于创业者特质研究的对象是针对一般的创业者,几乎很少关注农民这一特殊群体的特质对创业意向的影响。即使有也是按照一般的逻辑思路进行研究,没有研究将家族文化放在农民创业者身上进行研究。他们多数研究的都是家族文化对于社会发展变迁的影响、家族文化对于家族企业管理的研究。而农民作为中国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通常都是聚族而居,家族成员之间可以经常沟通交流,有着强烈的家族荣誉感,往往一个人的决定会影响一群人的决定,他们很容易受到家族文化的影响。所以农村的家族文化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构成了农村社会的基础,家族文化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由于中国农村特殊的人际关系,家族文化可以强烈地促进农民做一件事情或者不去做,农村的很多创业实际上是一种家族性的创业,创业会受到家族里其他成员的影响。比如一个村里容易出现很多经商的人,也会出现很多知识分子,这可以说是受到了家族文化的影响。本文想将其作为一个调节变量,研究农民创业者特质在家族文化的影响下会对创业意向产生怎样的影响。如果家族文化是一种积极的文化力量,那么在这种文化影响下,家族成员间会表现出强烈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一个人的行为会影响多人的行为。家族文化性强的农民对自我会有一个更加正确的认识,当具有风险承担性、成就需求及外向性特质的农民在积极的家族文化影响下,创业信心增强,会产生更大的创业意向。据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H5a:家族文化对风险承担性特质和创业意向之间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H5b:家族文化对成就需求特质和创业意向之间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H5c:家族文化对外向性特质和创业意向之间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38 第4章研究设计第4章研究设计4.1问卷设计、数据收集与分析4.1.1问卷设计本文的研究主要是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实证研究中数据的获取是关键,如何设计问卷又是关键之中的关键,问卷的设计是能否收集到文章所要调查内容的基础,是检验数据收集和调查科学性的重要环节,是抽样数据的有效性和分析的准确性的体现。在大量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研究问卷的设计主要参考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并结合论文研究的需要修改完善制定的,本研究所涉及的变量都能通过问题进行度量,具体关系可以通过数据进行验证。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农民,主要研究农民创业者的人格特质及角色认同对创业意向的影响,由于农民是中国的一个特殊群体,农民的生活会受到家族的影响,因此将家族文化作为调节变量引入问卷中,研究家族文化对农民创业意向的影响。本研究的问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农民基本信息调查,如省份、年龄、性别、文化水平、婚姻状况等,以了解农民的基本情况,便于后期分析时对不同的变量进行对比分析。第二部分包括变量的度量题项,包括农民的创业者特质(风险承担性、成就需求、外向性)、角色认同、创业意向、家族文化等情况,一共有26个问题。问题全部采用1-7刻度标度法(Likert五级打分法)对各个维度的问题进行测量,。其中两端刻度,1表示完全不同意,2表示比较不同意,3表示介于两者之间,4表示比较同意,5表示完全同意。本次问卷的发放是召集了吉林大学管理学院大一到大四各个年级的学生来完成的。在发放问卷之前,对问卷发放者进行了两个小时的培训,讲解了问卷发放过程中以及问卷填写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对于每一个问项都做了解释。因为问卷填写对象的特殊性,因此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培训,好让他们帮助不懂的农民朋友进行问项的解释,从而保证了问卷回收的质量。39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1.2数据收集及样本特征(1)数据收集。我们寒假期间在全国范围内针对未创业的农民发放了1500份问卷,开学后共回收了1200多份问卷,问卷数据有三分之一是来自东北三省,之后对所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剔除数据缺失严重的问卷后共得到922份有效问卷,有效率为76.8%。这些问卷都是学生亲自到认识的或者是经亲戚朋友介绍认识的农民家里现场发放并回收的,学生对农民朋友当面的解释说明使农民能够更好地理解问卷的内容,保证了调查的精度,也保证了较高的回收率和有效性。(2)样本特征。我们用SPSS统计软件对有效问卷进行简单的统计分析,可以知道本次被调查的农民中,男性和女性的比例为,男性占69.1%,女性占30.9%。男性比例是女性的2倍。年龄主要集中在35岁到54岁之间,其中35-44岁的比例为26%,45-54岁的比例为33.5%,55岁以上比例为16.7%,而25-34岁的比例为13.2%,最少的是18-24岁,比例为10.4%。说明被调查的农民大多数年龄偏大,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了我国农民年龄偏老的驱使,年轻人都去求学、就业或者自己创业。在文化程度上,学历为初中的所占比例最多,为50.2%。其次是小学文化,占比21.6%。高中学历占比16.4%,而大专以上的很少,只占到了11.4%。说明农民的学历大多位于初中以下,这和他们的年龄相匹配,在他们那个年代,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是很正常的事情。4.2变量的度量4.2.1创业者特质的度量风险承担性是借鉴Timmons,Garter的定义,主要测度个人创业行为表现为更具风险的方式或是风险较少的方式的可能性。成就需求是借鉴Timmons,Furnham等的定义,主要测度个人想要成功创业的欲望或倾向。外向性借鉴Brice的定义,主要测度个人在与他人相处时的活跃程度,量表如下表4.1所示:40 第4章研究设计表4.1创业者特质的度量研究变量题项内容(采用Likert五级打分法)为了获得利润,我愿意承担风险风险承担性我更喜欢高风险、高回报的创业机会企业应该采取大胆、非常规行动而不是谨小慎微、按部就班只有达到了我想要的结果我才会感到满足成就需求对于我想做的事,即使别人告诉我很难,我依然会坚持我把工作看作为是达到目标的一个简单的途径我喜欢认识新面孔外向性我在交新朋友时总是很主动我喜欢身边充满热闹和欢乐的情形4.2.2角色认同的度量角色认同是个体对其所处社会角色位置上的个人行为模式的认知。(StevenM.Farmer,XinYao&KateKung-Mcintyre,2009)在研究创业者的身份愿望和先前的创业经验对创业的影响时指出,一个人将自己视为创业者的感觉也就是对自己能够是一名创业者的角色认同感使他有了一种强大的动机力量,这种动机力量可以使一些人选择并坚持创业活动。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能将自己视为一名创业者角色的话,那么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创业者角色愿望,这种愿望在先前的经历的调节下会影响个体的创业行为。本文采用了StevenM.Farmer,XinYao&KateKung-Mcintyre的创业者角色认同量表如表4.2:表4.2角色认同的度量研究变量题项内容(采用Likert五级打分法)我总是想成为一名创业者我喜欢把自己当成一名创业者看待成为一名创业者是我人生很重要的一部分角色认同当我想起“创业者”这个词时,我感觉与我本人非常匹配我时常思考成为一名创业者的情形展示我的创业激情对我非常重要4.2.3家族文化的度量(辛金国、潘小芳、管晓永,2014)和(谢雅萍、林婉玉,2013)分别研究41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了家族性因素对家族企业绩效的影响和家族性资源对家族企业创业导向的影响机制,在他们的研究中都涉及到了家族文化这一指标。在前者的研究中,将家族性因素分为家族文化、学习交流、组织行为、战略决策四个方面的维度。其中家族文化维度又包括家长权威、人情取向和信任度三个方面,而学习交流包括组织学习培训、家族成员间交流、与非家族成员间交流三个方面。后者将家族性资源分为创业家族特质、家族文化及家族创业网络三个维度。其中家族文化包括了家族集权、家族学习、家族声誉和家族信任四个方面的内容。可以看出前者将家族文化和学习交流独立出来作为两个不同的变量,而后者家族文化这一维度包括了学习交流。因此本研究借鉴(谢雅萍,林婉玉,2013)的问卷设计量表,结合了集权、学习、信任和声誉这四个方面的内容,选取了六个题项进行了问卷的设计,如下表4.3:表4.3家族文化的度量研究变量题项内容(采用Likert五级打分法)我很重视我整个家族的声誉我的家族成员间经常交流商业信息家族文化我的家族里的人很值得信任我的家族成员有困难时会抱成一团我的家族成员具有共同的目标和利益诉求4.2.4创业意向的度量创业意向的度量借鉴了Chen,Greene&Crick(1998)的度量题项,如下表4.4所示:表4.4创业意向的度量研究变量题项内容(采用Likert五级打分法)我对创业很感兴趣我自己经常会考虑是否要创业创业意向我为创办一个自己的企业做好了准备我会尽最大的努力去自主创业我不久后就很有可能去创业42 第5章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第5章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5.1描述性统计分析为了初步观察抽样样本数据的总体水平和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我们对所得的数据先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各变量描述性分析结果见表5.1所示:表5.1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变量及维度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标准差风险承担性1.005.002.91611.00087成就需求1.005.003.70310.79764外向性1.005.003.71790.92620角色认同1.005.002.82121.15786家族文化1.005.003.84620.76218创业意向1.005.003.13391.18397由表5.2我们可以发现,风险承担性的平均值略小于但又接近于中间值3,说明农民表现出的风险承担性特质处于中等水平,这也符合农民的特点。农民向来是一个保守的群体,经济水平比较低,靠土地挣钱,由于没有其他的收入来源,因此农民不愿意承担很大的风险。成就需求和外向性的均值接近于4,说明农民表现出了很强的成就需求和外向性特质。农民也渴望成功,有着挑战的欲望。长期的农村生活铸就了他们外向的性格,村里人经常来往,培养了农民热情的性格。角色认同的均值为2.8,还没有达到中间水平,说明农民普遍不认同自己是一名创业者。家族文化的均值比较高,接近于4,说明农村是一个家族文化浓厚的地区,在长期的家族群聚生活中,家族成员之间容易形成较为强烈的属于自己家族的家族文化。创业意向的均值大于3,说明农民的创业意向还是比较高的,希望通过创业改善现实生活,实现财富的增长。5.2信度与效度分析分析数据前,我们首先要检验问卷数据的信度和效度是否通过。本文通过问43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卷调查的方法回收到有效问卷922份,然后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整理,首先应该对本研究提出的变量进行信度和效度的分析。只有具有满足条件的信度和效度的问卷才可以算得上是符合要求的问卷。5.2.1信度分析问卷的信度是指数据的结果是否具有一致性或者稳定性的程度。问卷的一致性说明同一调查问卷在调查结果上具有的一致性程度。如果调查结果的一致性程度较高,就可以认为结果具有较强的相关性。问卷的稳定性则是指在不同的时间对同一组调查对象进行重复调查时,每次的测量结果差不多,具有很高的相关性。一般用可信度系数来评价问卷的信度,在理论上可以用真实值方差和测量值方差二者的比值来表达(曾五一、黄炳艺,2005)。量表的信度越高,说明量表越具有稳定性。在以往的研究中,检测信度的方法主要是:重测信度法、CronbachAlpha系数法、拆半信度法。通常情况下研究者们认为Cronbach’α系数法是最能够准确反应问卷有效性的方法。许多学者认为,如果一份问卷的Cronbach’α系数在0.9以上,那么说明数据具有极高的信度;如果Cronbach’α系数在0.8-0.9之间,说明数据的信度很好;如果Cronbach’α系数在0.7-0.8之间,说明数据的信度是比较好的;如果Cronbach’α系数在0.6-0.7之间,说明还是可以接受的,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但是如果Cronbach’α系数在0.6以下,则说明数据的信度很差,结果不能接受。本文采用Cronbach’α信度系数来分析问卷的信度。表5.2各变量Cronbach’α统计变量Cronbach’α项数风险承担性0.7503成就需求0.6153外向性0.7103角色认同0.9356家族文化0.7815创业意向0.9185通过SPSS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结果如上表,Cronbach’α系数的值除了成就44 第5章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需求小于0.7之外,其余都大于0.7,甚至达到了0.9以上。总的来说该问卷具有比较高的信度水平,满足进一步数据处理的要求。5.2.2效度分析问卷的测量结果是否正确可以用效度来表示,效度衡量的是测量结果与试图测量的目标之间的差距。对于问卷来说,问卷的效度是指问卷能够反映它所测量的理论概念的程度(曾五一、黄炳艺,2005)。效度关注的是测量的结果是否有效。因子分析是结构效度检验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因子分析方法有强制性因子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如果采用强制性因子分析方法,那么每个测量变量的因子载荷一般都应该大于0.7,而探索性因子分析每个测量变量的因子载荷一般都应该大于0.4。本文采用强制性因子分析的方法来检验问卷题项的效度。结果如表5.3。表5.3变量测量题项因子载荷值变量测量指标因子载荷为了获得利润,我愿意承担风险0.808风险承担性我更喜欢高风险、高回报的创业机会0.887企业应该采取大胆、非常规行动而不是谨小慎微、按部就班0.754只有达到了我想要的结果我才会感到满足0.808成就需求对于我想做的事,即使别人告诉我很难,我依然会坚持0.778我把工作看作为是达到目标的一个简单的途径0.663我喜欢认识新面孔0.841外向性我在交新朋友时总是很主动0.856我喜欢身边充满热闹和欢乐的情形0.779我总是想成为一名创业者0.863我喜欢把自己当成一名创业者看待0.862角色认同成为一名创业者是我人生很重要的一部分0.906当我想起“创业者”这个词时,我感觉与我本人非常匹配0.847我时常思考成为一名创业者的情形0.847展示我的创业激情对我非常重要0.88845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续表5.3变量测量指标因子载荷我很重视我整个家族的声誉0.686我的家族成员间经常交流商业信息0.603家族文化我的家族里的人很值得信任0.825我的家族成员有困难时会抱成一团0.808我的家族成员具有共同的目标和利益诉求0.757我对创业很感兴趣0.854我自己经常会考虑是否要创业0.891创业意向我为创办一个自己的企业做好了准备0.818我会尽最大的努力去自主创业0.907我不久后就很有可能去创业0.868以上是因子分析的结果。除了“我把工作看作为是达到目标的一个简单的途径”的因子载荷为0.663,“我很重视我整个家族的声誉”的因子载荷为0.686,“我的家族成员间经常交流商业信息”的因子载荷为0.603之外,其他测量题项的因子载荷都大于0.7,说明问卷的效度还是相当不错的。5.3变量的相关性分析衡量事物或者变量之间是否线性相关以及相关程度的强弱就是相关性分析(余建英、何旭宏,2003)。相关性分析用来衡量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程度。在进行回归分析时,为避免多重共线性的问题,应该对变量进行相关性的分析。如果变量间的相关性系数比0.7大,就说明这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似度太高,也就是说他们之间没有一定的区分度。相关分析法可以研究两变量之间是否有关系,但是不能确定谁是因谁是果,即不能确定因果关系。下面我们对风险承担性、成就需求、外向性、角色认同、家族文化、创业意向等这六个变量进行相关性检验,分析结果如下表5.4:46 第5章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表5.4各变量相关系数统计风险承担性成就需求外向性角色认同家族文化创业意向风险承担性1**成就需求0.3161****外向性0.1820.2161******角色认同0.4450.4090.2141********家族文化0.1550.3390.2570.3671**********创业意向0.4510.4240.2990.6480.3611注明:***代表显著性水平p<0.001(双尾检测),**代表显著性水平p<0.01(双尾检测),*代表显著性水平p<0.05(双尾检测)从上表的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系数都是显著的。对于创业者特质的三个维度风险承担性、成就需求、外向性,他们三者之间的关系都小于0.5,说明这三个特质之间的相关性较弱,在之后进行回归分析的时候就可以排除三者之间的共线性的问题。从表中可以看出,创业者特质的三个维度均与创业意向有显著的相关性,风险承担性与创业意向的相关性系数最大。创业者特质三维度与角色认同之间也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其中风险承担性与角色认同的相关性系数最大。角色认同与创业意向之间也具有显著的正向相关性,这样可以初步判断角色认同的中介作用,即创业者特质通过影响角色认同进而影响到创业意向。5.4线性回归分析为了进一步验证创业者特质和角色认同与创业意向的具体关系,本研究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各假设进行实证检验。下面采用回归分析,建立个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具体因果关系。5.4.1创业者特质与创业意向的关系检验创业者特质与创业意向的关系部分包括三个假设,假设H1a指出农民创业者的风险承担性特质对创业意向有正向影响作用;假设H1b指出农民创业者的成就需求特质对创业意向有正向影响作用;假设H1c指出农民创业者的外向性47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特质对创业意向有正向影响作用。为了验证假设H1a-H1c,本研究构建多个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模型1为控制变量如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对创业意向的影响模型,模型2为控制变量以及三种不同的特质,即风险承担性、成就需求、外向性对创业意向的影响模型。表5.5创业者特质对创业意向的回归分析结果因变量:创业意向变量模型1模型2模型的控制变量BetaSig.BetaSig.性别-.155***.000-.096**.004年龄-.282***.000-.207***.000文化程度.041.337.014.700模型的自变量风险承担性.284***.000成就需求.282***.000外向性.149***.0002R.114.3722调整R.109.365注明:***代表显著性水平p<0.001(双尾检测),**代表显著性水平p<0.01(双尾检测),*代表显著性水平p<0.05(双尾检测)模型1和模型2的线性回归结果如上表5.5所示:在模型1中能够看出,控制变量中的性别和年龄对创业意向的回归系数是显著的,而文化程度对创业意向的回归系数不显著,因此性别和年龄对创业意向有显著的影响,而文化程度对创业意向没有显著的影响。模型2是在模型1的基础上加入了三种不同维度的创业者特质,分析创业者特质对创业意向的影响作用。从上表的结果可以看出,风险承担性对创业意向的回归系数β=0.284,显著性水平P<0.001(双尾检测),在P值小于0.00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因此可以得出农民创业者的风险承担性对创业意向有正向影响作用,因此假设H1a得到验证。成就需求对创业意向的回归系数β=0.282,显著性水平P<0.001(双尾检测),在P值小于0.00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因此可以得出农民创业者的成就需求对创业意向有正向影响作用,所以假设H1b得到验证。外向48 第5章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性对创业意向的回归系数β=0.149,显著性水平P<0.001(双尾检测),在P值小于0.00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因此也可以得出农民创业者的外向性对创业意向有正向影响作用,所以假设H1c也得到了验证。以上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风险承担性、成就需求和外向性这三个特质对创业意向都有正向的影响作用,假设H1a、H1b、H1c都获得了数据上的支持。而且从分析结果也可以看出,成就需求对创业意向的影响最明显,外向性相对来说是对创业意向影响最不明显的,但是也大于0.2,说明三个特质维度都对创业意向有正向的影响,三个假设都得到了验证。5.4.2角色认同与创业意向的关系检验角色认同与创业意向的关系包括一个假设,即假设H2:角色认同对创业意向有正向的影响作用。为了验证假设H2,在模型1的基础上构建模型3,用于检验角色认同对创业意向的影响作用。回归结果如下表5.6:表5.6角色认同对创业意向的回归分析结果因变量:创业意向变量模型1模型3模型的控制变量BetaSig.BetaSig.性别-.155***.000-.053**.004年龄-.282***.000-.084***.000文化程度.041.337-.020.700模型的自变量角色认同.638***.0002R.114.7262调整R.109.724注明:***代表显著性水平p<0.001(双尾检测),**代表显著性水平p<0.01(双尾检测),*代表显著性水平p<0.05(双尾检测)模型3的回归结果如表5.6所示,模型3是在模型1控制变量的基础上加入了角色认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角色认同对创业意向的回归系数β=0.638,显著性水平P<0.001(双尾检测),在P值小于0.00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因此可以得出农民创业者的角色认同对创业意向有正向的影响作用,所以假设H2得到验证。49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5.4.3创业者特质与角色认同的关系检验创业者特质与角色认同部分包括三个假设,假设H3a:风险承担性特质对创业意向有正向的影响作用;H3b:成就需求特质对创业意向有正向的影响作用;H3c:外向性特质对创业意向有正向的影响作用。为了验证这三个假设,构建模型4和模型5。模型4为各控制变量,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对角色认同的回归模型,来分析他们是否对角色认同存在显著的影响。模型5是在模型4的基础上加入了创业者的风险承担性特质、成就需求特质、外向性特质这三个变量,来分析这三个变量是否会对角色认同产生影响。结果如下表5.7:表5.7创业者特质对角色认同的回归分析结果因变量:角色认同变量模型4模型5模型的控制变量BetaSig.BetaSig.性别-.120**.002-.071**.004年龄-.249***.000-.181***.000文化程度.069.113.038.700模型的自变量风险承担性.294***.000成就需求.287***.000外向性.065.0692R.100.3312调整R.095.323注明:***代表显著性水平p<0.001(双尾检测),**代表显著性水平p<0.01(双尾检测),*代表显著性水平p<0.05(双尾检测)模型4和模型5的线性回归结果如上表5.7所示:从模型4可以看出,控制变量中的性别在P<0.01(双尾检测)的水平上对结果显著,年龄在P<0.001(双尾检测)的显著性水平下对结果显著,而文化程度在P<0.05的范围内对结果并不显著。因此性别和年龄对角色认同有显著的影响,而文化程度对角色认同没有显著的影响。模型5是在模型4的基础上加入了三种不同维度的创业者特质,分析创业者特50 第5章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质对角色认同的影响作用。从上表的结果可以看出,风险承担性对角色认同的回归系数β=0.294,显著性水平P<0.001(双尾检测),在P值小于0.00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因此可以得出农民创业者的风险承担性特质对角色认同有正向影响作用,所以假设H3a得到验证。成就需求对角色认同的回归系数β=0.287,显著性水平P<0.001(双尾检测),在P值小于0.00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因此可以得出农民创业者的成就需求对角色认同有正向影响作用,所以假设H3b得到验证。外向性对角色认同的回归系数β=0.065,显著性水平P=0.069<0.05(双尾检测),在P值小于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并不显著,因此农民创业者的外向性对角色认同有正向影响作用的假设并没有得到数据的验证,所以假设H3c是不成立的。从以上回归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风险承担性、成就需求都对角色认同产生正向的影响,假设H3a、H3b获得了数据上的支持。外向性对角色认同的正向影响作用没有获得数据上的支持,假设H3c是不成立的。而且从分析结果也可以看出,成就需求对角色认同的影响最明显,风险承担性对角色认同的影响次之,但是两者都大于0.2,说明风险承担性特质和成就需求特质都对角色认同有正向的影响,外向性特质对角色认同没有影响。5.4.4角色认同对创业者特质与创业意向关系的中介作用检验该部分主要对角色认同的中介作用进行检验。Baron&Kenny(1986)提出了中介作用的检验方法:第一,就是要考虑主效应是否显著。如果主效应是显著的,那么就可以进行第二步操作。第二,加入中介变量。在这一步要考虑两个方面,首先要检验当加入中介变量后,中介变量对因变量的作用结果是否显著。如果结果显著,我们就需要再检验自变量对因变量的作用。这时候需要比较中介变量加入后自变量对因变量的作用效果和没有中介变量时自变量对因变量的作用效果,如果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回归系数减少且显著性水平降低或者不显著了,那么我们还需要做再最后一步的检验。第三,检验自变量对中介变量的影响是否显著,如果显著就说明中介变量起中介作用。此时如果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回归系数在加入该中介变量后有所减少而且显著性水平降低但结果仍然是显著的,就说明该中介变量起部分的中介作用;要是加入中介变量后,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回归系51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数减少,而且结果变得不再显著了,那么就可以说明起完全的中介作用。根据上面说明的中介作用的检验步骤,本研究想要检验角色认同是否存在中介效用,因此建立了模型1、模型2、模型5和模型6。模型1为各控制变量对创业意向的影响模型,模型2是在模型1的基础上加入创业者的三个特质维度后,研究其对创业意向的影响模型,结果可见表5.5。模型5是在模型1的基础上加入创业者的三个特质维度后,考虑特质对角色认同的影响模型,结果可见表5.7。模型6是在该部分新建立的一个模型,它是在模型2的基础上加入了角色认同这个中介变量,用来分析角色认同对创业意向的影响。该部分的对以上提出的模型1、模型2、模型5、模型6的结果总结在下表5.8中:表5.8角色认同的中介作用检验因变量变量创业意向角色认同模型1模型2模型6模型5模型的控制变量BetaSig.BetaSig.BetaSig.BetaSig.性别-.155***.000-.096**.004-.040.065-.071**.004年龄-.282***.000-.207***.000-.078**.001-.181***.000文化程度.041.337.014.700-.019.417.038.700模型的自变量风险承担性.284***.000.058*.018.294***.000成就需求.282***.000.070**.003.287***.000外向性.149***.000.102***.000.065.069模型的中介变量角色认同.748***.0002R.114.372.745.3312调整R.109.365.742.323注明:***表示显著性水平p<0.001(双尾检测),**表示显著性水平p<0.01(双尾检测),*表示显著性水平p<0.05(双尾检测)回归分析结果总结如上表显示。第一,我们看一下创业者的三个特质维度对创业意向的影响。由模型2可知,风险承担性特质对创业意向的回归系数β=0.284,52 第5章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且在P<0.001的范围内显著,所以风险承担性特质对创业意向有正向的影响作用;成就需求特质对创业意向的回归系数β=0.282,且在P<0.001的范围内显著,所以成就需求特质对创业意向有正向的影响作用;外向性特质对创业意向的回归系数β=0.149,且在P<0.001的范围内显著,所以外向性特质对创业意向有正向的影响作用。第二,在模型2的基础上考虑一下角色认同这一中介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从模型6的结果能够看出角色认同对创业意向的回归系数β=0.748,且在P<0.001的范围内显著。所以角色认同对创业意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比较模型6和模型2中的数据可知,模型6中风险承担性的系数明显降低,并且显著性水平由P<0.001降为P<0.05,但仍然是显著的,可以初步判定角色认同在风险承担性与创业意向的关系间起正向的部分中介作用。成就需求的系数也明显降低了,显著性水平由P<0.001降为P<0.01,但仍然是显著的,也可以判定角色认同在成就需求与创业意向的关系间起正向的部分中介作用。再来看外向性的系数,该系数没有发生很明显的变化,显著性水平仍然是P<0.001,可以判断角色认同在外向性与创业意向的关系间没有中介作用。最后看一下自变量对中介变量的影响,由模型5可以看出,风险承担性对角色认同的回归系数β=0.294,且在P<0.00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成就需求对角色认同的回归系数β=0.287,且在P<0.00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外向性对角色认同的回归系数β=0.065,P>0.05不在显著性范围内。因此,角色认同在风险承担性、成就需求与创业意向的关系间起着正向的部分中介作用,在外向性与创业意向的关系间没有中介作用。5.4.5家族文化对创业者特质与创业意向关系的调节作用检验该部分主要对家族文化的调节作用进行检验。自变量X与因变量Y的关系如果会受到第三个变量Z的影响,那么就可以说明变量Z是一个起调节作用的调节变量。在变量Z的作用下,如果X与Y的关系增强了,就说明变量Z在二者的关系间起正向调节作用;如果X与Y的关系减弱了,则说明变量Z在二者的关系间起反向调节作用;如果X与Y的关系不变,说明Z在X与Y之间的53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关系中没有调节作用。本研究对家族文化调节作用的检验分为以下三个步骤:第一,研究各控制变量对因变量创业意向的影响作用,建立模型1;第二,在模型1控制变量的基础上加入创业者的三个特质维度,研究特质对创业意向的影响作用,建立模型2,模型1和模型2的分析结果见表5.5。第三,在模型2的基础上,加入调节变量与自变量的乘积即交互项:家族文化乘风险承担性、、家族文化乘成就需求、家族文化乘外向性,建立模型7,分析交互作用是否显著,从而判断是否有调节作用。该部分对以上提出的模型1、模型2、模型7的结果总结在下表5.9中:表5.9家族文化的调节作用检验因变量:创业意向变量模型1模型2模型7控制变量BetaSig.BetaSig.BetaSig.性别-.155***.000-.096**.004-.102**.002年龄-.282***.000-.207***.000-.214***.000文化程度.041337.014.700-.001.982自变量风险承担性.284***.000.758***.000成就需求.282***.000-.336.053外向性.149***.000-.054.757调节变量家族文化-.173.379交互项家族文化乘风险承担性-.582**.009家族文化乘成就需求.877**.001家族文化乘外向性.227.3742R.114.372.4182调整R.109.365.408注明:***表示显著性水平p<0.001(双尾检测),**表示显著性水平p<0.01(双尾检测),*表示显著性水平p<0.05(双尾检测)回归分析结果总结如上表显示。首先,由模型1可知,性别和年龄对创业意向有显著的影响,文化程度对创业意向没有影响。模型2的数据显示,风险承担性特质对创业意向的回归系数β=0.284,且在P<0.001的范围内显著,所以风险承担性特质对创业意向有正向的影响作用;成就需求特质对创业意向的回归系数β=0.282,且在P<0.001的范围内显著,所以成就需求特质对创业意向有正向的影响作用;外向性特质对创业意向的回归系数β=0.149,且在P<0.001的范围内54 第5章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显著,所以外向性特质对创业意向有正向的影响作用。其次,在模型2的基础上加入交互项之后,建立起了模型7。比较模型6和模型7的结果可以看出家族文化乘以风险承担性的回归系数β=-0.582,由正数变成了负数,且在P<0.0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说明家族文化越强,风险承担性与创业意向之间的负向关系越显著,其在风险承担性与创业意向的关系间起反向调节的作用,因此假设H5a没有得到验证;家族文化乘以成就需求的回归系数β=0.877,并且在P<0.0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说明家族文化越强,成就需求与创业意向之间的正向关系越显著,其在成就需求与创业意向的关系间起到了正向的调节作用,假设H5b得到了验证;家族文化乘以外向性的回归系数β=0.227,但是不在P<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说明家族文化在外向性与创业意向的关系间没有调节作用,假设H5c没有得到验证。综上所述,家族文化在风险承担性与创业意向的关系间起反向调节作用,在成就需求与创业意向的关系间起正向调节作用,在外向性与创业意向的关系间没有调节作用。5.5结果分析与讨论5.5.1实证分析结果本研究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论文第三章提出的5大类假设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检验了上文提出的假设是否成立,大部分假设都得到了数据的证实,现将假设模型的验证结果汇总如下表5.10所示:55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表5.10假设检验结果统计序号假设内容是否通过检验结果H1a农民的风险承担性特质对创业意向有正向影响作用通过H1b农民的成就需求特质对创业意向有正向影响作用通过H1c农民的外向性特质对创业意向有正向影响作用通过H2农民的创业者角色认同对创业意向有正向影响作用通过H3a农民的风险承担性特质对角色认同有正向影响作用通过H3b农民的成就需求特质对角色认同有正向影响作用通过H3c农民的外向性特质对角色认同有正向影响作用未通过无影响H4a角色认同在风险承担性特质与创业意向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未通过部分中介H4b角色认同在成就需求特质与创业意向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未通过部分中介H4c角色认同在外向性特质与创业意向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未通过无中介H5a家族文化对风险承担性和创业意向之间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未通过反向调节H5b家族文化对成就需求和创业意向之间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通过H5c家族文化对外向性和创业意向之间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未通过无调节5.5.2研究讨论5.2.2.1农民创业者特质对创业意向的影响分析创业者特质对创业意向的正向影响作用得到了众多学者们的验证。本文以农民为研究对象,选取了创业者特质的三个维度,研究了农民的创业者特质对创业意向的影响,经过实证研究得出了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性的结论,即:风险承担性特质对创业意向有正向的影响作用,成就需求对创业意向有正向的影响作用,外向性对创业意向有正向的影响作用。也就是说,想要创业的农民首先要具备创业者特质。风险承担性高的农民往往不会害怕困难,也不会逃避风险,而是会积极主动地应对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因而他们会产生创业的想法。因为创业本身就是一项风险活动,面临着风险和不确定性。所以高风险承担性的农民会更容易产生创业意向。拥有较高成就需求的农民会拥有较强烈的创业意向。当农民制定56 第5章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了较高的人生目标时,他们对自己的人生就有了较高的期望,他们就会不满足于自己的生活现状,想要通过创业改变自己当前的生活状况,用创业来提升自己,实现其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取得社会的认可。因此他们会努力去创业,创业意向体现的非常明显。而外向性特质高的农民,说明其是一个热情开朗的农民,他们思想开放,喜欢与人打交道交朋友,在社交的过程中,他们很容易接受到外界关于创业方面的信息,有助于他们创业意向的产生。5.2.2.2农民创业者角色认同对创业意向的影响分析通过前面对角色认同与创业意向关系的实证检验,验证了农民创业者角色认同对创业意向有正向影响的假设是成立的。HoangandGimeno(inpress)在进行创业者角色认同的研究时认为角色认同感可以指导并激励目标导向行为,经常能够达到使可能的角色成为事实的角色的这样一种程度。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农民作为中国社会的一种特殊的社会阶层,他代表了一种特殊的身份。长期以来给自己的定位就是一名农民,当农民想去从事创业活动的时候会表现出与一般人不一样的特征,他们与其他阶层对创业者这个身份的认同程度是不一样的,一下子很难从农民身份转变为创业者身份。当农民受到外界创业环境的影响时,他们就会审视自己,考虑自己是否适合创业,如果他们能够将自己的农民身份向创业者身份转化,那么就会觉得创业是可行的,继而会采取行动去做创业的准备工作。农民将自己视为创业者的感觉,即对自己能够成为是一名创业者的角色认同感使他有了一种强大的动机力量,这种动机力量使他选择并坚持创业活动。因此说农民对于自己创业者角色的认同感会对他们的创业意向产生正向的影响作用。5.2.2.3农民创业者特质对角色认同的影响分析本文第三章提出的关于创业者特质的三个维度,即风险承担性、成就需求、外向性对角色认同有正向影响作用的三个假设中,风险承担性和成就需求对角色认同有正向影响作用的假设是成立的,而外向性对角色认同有正向影响作用的假设是不成立的。创业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有冒险的行动,创业过程中会遇到各方面的风险,蒋雁(2008)指出对个体特质影响程度最高的因素就是风险承担性。农民57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时常会独立去承担风险。当农民的风险承担能力高时,他们就不惧怕创业活动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风险,就会认可创业活动是一种风险行为,这种认识会强化他们对于自己创业者角色的认同感,觉得自己很适合创业,在不久的将来很可能会去创业,认定自己就是一名创业者。当农民的成就需求感高时,他们会为自己制定较高的人生目标,并且认为创业是实现自己人生目标和价值的途径,于是就会考虑自己是否可以成为一名创业者,提高自己创业者角色认同感。因此说农民的风险承担性和成就需求特质对角色认同有正向的影响作用。而外向性特质则代表了农民性格的开放程度,一个性格外向的农民在与他人接触和交流的过程中已经认识到了创业活动的意义,他们会直接产生创业意向,不会去思考和怀疑自己是否是一名创业者,觉得普通人也可以从事创业活动,外向性特质直接会影响他们的创业意向,因此说外向性特质不会对角色认同产生正向影响。5.2.2.4角色认同在创业者特质与创业意向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分析通过本章的实证检验,得出了与假设不一致的结论,说明第三章提出的角色认同会起中介作用的假设是不成立的。风险承担性对创业意向的影响受到了角色认同部分中介作用的影响,成就需求对创业意向的影响也受到了角色认同部分中介作用的影响,而外向性对创业意向的影响确实直接的,并没有受到角色认同中介作用的影响。我们在研究的时候认为考虑到农民的特殊地位,认为农民是区别于普通创业者的,他们和普通的创业者之间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农民的创业者特质不会直接作用于创业意向,而是会通过角色认同这个中介变量起作用,也就是说农民只有认同自己的创业者角色才会产生创业意向进而去从事创业活动。农民相比于普通人的优势在于他们是独立承担风险的,他们从事农业生产的时候会进行自主决定,不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他们是自负盈亏的。正是因为农民的这种独立承担风险的事实,一旦个体的风险承担性特质很高,那么就会尝试高风险活动,不惧怕失败,在面对创业选择的时候往往很容易产生创业意向,不一定非要认同自己的创业者角色,也就是说角色认同在农民的创业者特质与创业意向的关系间不会起完全的中介作用。(HenryMurray,1938)认为成就需求是指个人想要尽快且尽可能地做好一件事情的欲望或倾向。当农民的成就需求越高时,58 第5章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就会越不满足于现状,有时候不会考虑自己是否符合一名创业者的角色定位,他们会制定较高的人生目标,想通过创业实现财富增长进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他们会产生创业意向。也就是说角色认同只起部分的的中介效应。而对于外向性而言,不受角色认同的中介作用可能是因为如果农民属于外向性格的话,那么他们的社交圈子就会比较大,容易与各式各样的人打交道,在交往的过程中,容易获取到最新的创业信息,而且如果关系处的好还可能借到钱也去从事创业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农民就不会考虑自己的创业者角色认同问题了,直接会产生创业意向。5.2.2.5家族文化对创业者特质与创业意向关系的调节作用分析家族文化对创业者特质与创业意向关系的调节作用的假设中,其中家族文化在风险承担性特质与创业意向的关系间起正向调节作用的假设是不成立的,经实证检验是起反向调节作用的,家族文化在成就需求特质与创业意向的关系间起正向调节作用的假设是成立的,家族文化在外向性特质与创业意向的关系间起正向调节作用的假设也是不成立的,经实证检验是没有调节作用的。家族文化表达了家族成员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交流学习的文化观念,当农民的家族成员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融洽地相处时,那么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家族就会给予很大的帮助,此时农民很少再考虑风险的事情,家族文化的存在使得农民对于风险的感知程度降低了,因此在家族文化的调节作用下,当农民的风险承担性特质很低时,他们也会产生创业意向。成就需求是指个体想实现某个愿望或者目标的强烈程度,家族成员中某个个体取得一定的成就时,就会给其他人带来榜样作用,在这种榜样的示范作用下,就会增强其他人的成就需求,进而产生创业意向。而外向性的农民在生活中与各种人都能谈得来,即使没有家族文化的影响,也会创业产生想法进而产生创业意向。59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6章结论与展望6.1研究结论本研究通过回顾相关的理论和文献,构建了关于农民的创业者特质与创业意向关系的理论模型,引入了新的变量角色认同和家族文化,分别探讨其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通过实证分析对相关假设进行验证,得出了如下结论:(1)农民的创业者特质维度风险承担性、成就需求和外向性对创业意向有正向的影响作用。说明当农民的风险承受能力很高、有迫切的成就需求动机以及性格外向乐于与人打交道时,其对创业会产生兴趣,容易产生创业意向。(2)农民的创业者角色认同对创业意向有正向的影响。当农民能够将自己的农民身份向创业者角色转变时,也就是将自己当作是一名创业者对待时,其会产生明显的创业意向。(3)农民的创业者特质维度中,风险承担性和成就需求对角色认同有正向的影响作用,而外向性对角色认同则没有影响。(4)角色认同在农民的风险承担性特质与创业意向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在成就需求与创业意向的关系中也起部分中介作用,而角色认同在外向性与创业意向的关系中不起中介作用,说明创业者特质对创业意向的影响并非通过角色认同这个变量起完全的中介作用,个体的创业者特质可以直接决定创业意向。角色认同没有起到我们预想的作用。(5)家族文化对风险承担性和创业意向之间的关系起反向调节作用,对成就需求和创业意向之间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而对外向性和创业意向之间的关系不起调节作用。与之前的假设只有一条是相符合的。说明在家族文化的调节作用下,即使农民的风险承担性很低也会促进创业意向的产生,而成就需求在其调节作用下只会产生更加强烈的创业意向,但是外向性却不受其调节作用,有没有家族文化都不会影响一个外向性人格特质的农民的创业意向。60 第6章结论与展望6.2研究局限本文对提出的模型和假设进行了实证性检验,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性成果,但是由于实际性操作或者是考虑不到位等问题可能会使研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问卷的设计上可能存在不足,在设计问卷的时候问卷的题项是借鉴参考了大众性的创业者特质和创业意向方面的问卷,并没有专门针对农民重新进行问卷设计,可能导致问卷的有效性方面有所欠缺。(2)问卷的数量上可能存在不足,因为研究的对象是农民,而农民是中国的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由于时间和能力的限制,九百多份问卷可能在数量上不够,使问卷的有效性不足,因而会对研究结果产生误差。(3)本文从人格心理学角度研究了农民的创业者特质对创业意向的影响作用,而关于创业意向的影响模型还有很多,本文只是选取了其中的一个方面进行研究,不能确定其他模型是否用在农民身上也能得出相同的结论。而且本文在研究创业者特质时只选取了其中的三个维度风险承担性、成就需求和外向性,对于其他维度并未涉及到,不知道他们对农民的创业意向会产生怎样的影响。(4)本文探索性地建立了新的变量角色认同和家族文化,将他们放在农民的创业意向模型中,这是以前的学者们所没有研究过的,但是没有得到理想性的结论,因此变量的选取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研究结论也会受到学者们的质疑。6.3未来研究展望关于农民创业问题还有很多值得研究的方面,本文在新的经济背景下对农民这个特殊的人群进行了研究,只选取了其中的某个角度进行研究,即创业者特质对创业意向的影响,学术界很少有人将农民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创业者特质对创业意向的影响。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农民创业进行研究:(1)研究创业者特质的其他维度是否会对农民的创业意向产生影响。(2)可以从社会网络、组织学习等角度对农民的创业意向进行研究而不只是局限于人格心理学角度。(3)单独地研究农村的家族文化对农民创业的影响机制,也可以将创业者角色认同作为一个自变量研究其对创业意向的影响作用。61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将农民和市民作为共同的研究对象,将二者的创业过程和行为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专属于农民和市民的创业特征。(5)将研究范围扩大到不同的国家,研究在不同国家背景下农民的创业问题。62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危旭芳,罗必良.农民创业研究:一个文献综述日[J].中大管理研究,2014,(3),187-208.[2]孟德拉斯(HenriMendras),李培林译.农民的终结[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1-13.[3]李志能.企业如何应对挑战[J].人民论坛,2008,21:30-31.[4]吴昌华,戴天放,魏建美,周海波,郭玉珍.江西省农民创业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9-32.[5]赵西华.新型农民创业培植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5.[6]郭军盈.中国农民创业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7]罗明忠.个体特征、资源获取与农民创业——基于广东部分地区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12,02:11-19.[8]赵西华,周曙东:《农民创业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江海学刊》2006年第1期.[9]郭军盈.影响农民创业的因素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06,05:77-80.[10]郭军盈.我国农民创业的区域差异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6,06:70-74.[11]黄德林:《中国农民创业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12]辜胜阻,武兢:《扶持农民工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对策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9年第3期.[13]张应良,汤莉.农民创业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基于对东部地区284个创业农民的调查[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19-24.[14]罗明忠,陈明.人格特质、社会网络与农民创业绩效[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37-44.[15]蒋剑勇,郭红东.创业氛围、社会网络和农民创业意向[J].中国农村观察,2012,02:20-27.[16]邓家益.个人创业者特质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17]郑健壮.民营科技企业家特质与企业绩效相关性研究——基于浙江省393家63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民营科技企业的调查[J].中国流通经济,2004,03:37-40.[18]姜红玲,王重鸣,倪宁.基于因子分析的创业特质探索研究[J].心理科学,2006,04:919-921.[19]刘振华.创业者特质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07.[20]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度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1]黄希庭.简明心理学辞典.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22]秦浦红.中学教师入职阶段角色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5.[23]周永康.大学生角色认同实证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重庆:西南大学,2008.[24]王雪琴.教师角色认同及其与工作压力、教师幸福感的关系[D].沈阳师范大学,2011.[25]李梅.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角色认同与社会适应的现状及关系[J].甘肃农业,2016,01:53-57.[26]吴爽.失地农民市民化进程中的角色认同研究[D].西南大学,2009.[27]许传新.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及影响因素分析[J].学术探索,2007,03:58-62.[28]张璐,黄溪,惠源.新生代农民工自我身份认同影响因素分析[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报,2009,04:44-51.[29]范巍,王重鸣.创业意向维度结构的验证性因素分析[J].人类工效学,2006,12(1):14-16.[30]葛宝山,王侃.个人特质与个人网络对创业意向的影响——基于网店创业者的调查[J].管理学报,2010,12:1819-1824+1830.[31]张玉利,杨俊.创业研究经典文献述天滞: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32]蒋成龙.论家族文化对家族企业的影响.[J].企业家天地,2005,(10):152.[33]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探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88.[34]叶汉明.明代中后期岭南的地方社会和家族文化.历史研究.2006,(3):198.[35]于联凯,于溟.颜氏家族文化述论.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0,(5):3.64 参考文献[36]徐国平.诸葛亮后裔家族文化.东南文化.2007,(2):3.[37]谢雅萍,林婉玉.家族性资源对家族企业创业导向的影响机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14:88-94.[38]辛金国,潘小芳,管晓永.家族性因素对家族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14,11:118-125.[39]汪晓梦.传统家族文化与我国家族企业管理[J].乡镇经济,2005,01:33-36.[40]杨学儒,陈文婷,李新春.家族性、创业导向与家族创业绩效[J].经济管理,2009,03:53-59.[41]钟王黎,郭红东:《农民创业意愿影响因素调查》,《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42]段锦云,徐悦,田晓明.新生代农民工的自我效能与创业意向:社会榜样和主观规范的影响[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3:111-119.[43]张秀娥,张梦琪,王丽洋.社会网络对新生代农民工创业意向的影响机理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5,06:10-16+185.[44]彭艳玲,孔荣,王瑞红.创业自我效能感及其对农民创业意向的传导作用[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12:56-61.[43]钱永红.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7(4):144-152.[44]Allport,G.W.PatternandGrowthinPersonality.NewYork:Holt,Rinehart&Winston,1996.[45]Cattell,R.B.Thenatureandgenesisofmoodstates:Atheoreticalmodelwithexperimentalmeasurementsconcerninganxiety,epression,Arousedlandothermoodstates.InC.D.SpielBerger(Ed.),Anxiety:Currenttrendsintheoryandresearch(Vol.1).NewYork:AcademicPress.[46]McClelland,D.C.TheAchievingSociety.Princeton,NJ:D.VanNostrand,1961.[47]Rotter,J.B.Generalizedexpectanciesforintenalversusexternalcontrolofreinforcement[J].PsychologicalMonographs,1966,609(80).[48]Murphy,P.R.&Jackson,S.E.Managingworkroleperformance:Challengesfortwenty-first-centuryorganizationsandtheiremployees.InD.R.Ilgen&E.D.Pulakos(Eds.),Thechangingnatureofperformance:Implicationsfor65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staffing,motivation,anddevelopment(pp.325-365).SanFrancisco:Jossey-Bass.[49]SchumpeterJA.Thetheoryofeconomicdevelopment:Aninquiryintoprofits,capital,credit,interest,andthebusinesscycle[M].Cambridge,MA:HarvardUniversityPress,1934.[50]LumpkinGT,DessGG.Clarifyingtheentrepreneurialorientationconstructandlinkingittoperformance[J].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1996,21:135-172.[51]LowM,MacMillanIC.Entrepreneurship:pastresearchandfuturechallenges[J].JournalofManagement,1988,14:139-161.[52]Shane,S.1996.ExplainingvariationinratesofentrepreneurshipintheUnitedStates:1899-1988.JournalofManagement,22(5):747-781.[53]JungCG.Thestructureofthepsyche.In:CollectedWorks(Vo.l8).Princeton,NJ:PrincetonUniversityPress,1927.139~158.[54]AllportGW.Personality:APsychologicalInterpretation.NewYork:Holt,1937.[55]EysenckHJ.Geneticandenvironmentalcontributionstoindividualdifferences:Thethreemajordimensionsofpersonality.JournalofPersonality,1990,58(1):245~261.[56]McCall,GJ.,&Simmons,J.L.IdentitiesandInteractions[M].NewYork:FreePress,1966.[57]Stryker,S.&Psychology,I,Statham,GLindzeyA.Symbolicinteractionandroletheory[M].HandbookofSocialandE.Aranson(Eds.),NewYork:RandomHouse,1985.[58]DarcyClaySiebert,ElizabethJMutran,DonaldCReitzes.Friendshipandsocialsupport:Theimportanceofroleidentitytoagingadults[J].SocialWork,1999,44(6):522-533.[59]DustinWood&BrentW.Roberts.PersonalityandRoleIdentityStructuralModel[M].JournalofPersonality,2006,74(6):3.[60]AlyneE.Delaneya&JonathanE.Hastie.Lostintranslation:differencesinroleidentitiesbetweenfisheriesscientistsandmanagers[J].Ocean&CoastalManagement,2007,50(6):661-682.66 参考文献[61]BirdB.Implementingentrepreneurialideas:Thecaseforintention[J].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1988,13(3):442-453.[62]LeeSH,WongPK.Anexploratorystudyoftechnopreneurialintentions:Acareeranchorperspective.JournalofBusinessVenturing,2004,Vol.19(1):7~28.[63]KruegerNF.TheimpactofpriorentrepreneurialexposureonperceptionsofnewVenturefeasibilityanddesirability[J].Entre-preneurshipTheoryandPractice,1993,18(1):5-21.[64]KruegerNF,BrazealDV.Entrepreneurialpotentialandpotentialentrepreneurs[J].EntrepreneurshipTheoryandPractice,1994,18(3):91-105.[65]ThompsonER.Individualentrepreneurialintent:Constructclarificationanddevelopmentofaninternationallyreliablemetric[J].EntrepreneurshipTheoryandPractice,2009,33(3):669-694.[66]GartnerWB."WhoIsanEntrepreneur?"IstheWrongQuestion.AmericanJournalofSmallBusiness,1988,Vol.12(4):11-31.[67]ShaneS,LockeEA,CollinsCJ.EntrepreneurialMotivation.HumanResourceManagementReview,2003,13:257~279.[68]AjzenI.Thetheoryofplannedbehavior.Organizationalbehaviorandhumandecisionprocesses.1991,Vo1.50(2):179~211.[69]ShaperoA.Socialdimensionsofentrepreneurship.InCKent,DSexton,andKVesper,eds.TheEncyclopediaofEntrepreneurship.EnglewoodCliffs,NY:Prentice-Hall,1982.72~90.[70]KohHC.Factorsassociatedwithentrepreneurialinclination:AnempiricalstudyofbusinessundelgraduatesinHongKong.JournalofSmallBusinessandEntrepreneurshiP,1995,Vol.12(2):29~41.[71]MalhotraNK,McCortJD.^cross-culturalcon}parisonofbehavioralintentionmodels.InternationalMarketingReview,200i,Vol.18(3):235~269.[72]TkachevA,KolvereidLSelf-employmentintentionsamongRussianstudents.EntrepreneurshipandRegionalDevelopment,1999,Vol.11(3):269~80.[73]Ireland,R.D.&Webb,J.W.(2007).Across-disciplinaryexplorationofentrepreneurshipresearch.JournalofManagement,33,891–927.67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74]Hoang,H.&Gimeno,J.(inpress).Becomingafounder:Howfounderroleidentityaffectsentrepreneurialtransitionsandpersistenceinfounding.JournalofBusinessVenturing.[75]Shepherd,D.&Haynie,J.M.(2009).Birdsofafeatherdon’talwaysflocktogether:Identitymanagementinentrepreneurship.JournalofBusinessVenturing,24,316–337.[76]Reynolds,P.D.:WhoStartsNewFirms?LinearAdditiveversusInteractionBasedModels,paperpresentedatthe15thBabsonCollegeEntrepreneurshipResearchConference,London,April,1995.[77]Zhao,H.andSeibert,S.E.:TheMediatingRoleofSelf-efficacyintheDevelopmentofEntrepreneurialIntentions,JournalofAppliedPsychology,90(6):1265-1272,2005.[78]Krueger,N.F.andBrazeal,D.V.:EntrepreneurialPotentialandPotentialEntrepreneurs,EntrepreneurshipTheoryandPractice,18(3):91-105,1994.[79]Reynolds,P.D.;Bygrave,W.D.;Autio,E.;Cox,L.W.andHay,M.:GlobalEntrepreneurshipMonitor:ExecutiveReport,BabsonCollege/LondonBusinessSchool,2002.[80]Davidsson,P.:ResearchingEntrepreneurship,InternationalStudiesinEntrepreneurship,NewYork:Springer,2004.[81]DavidssonP.Determinantsofentrepreneurialintentions[C].RENTIXConference,PiacenzaItaly,1995(11):23-24.[82]Hoang,H.&Gimeno,J.(inpress).Becomingafounder:Howfounderroleidentityaffectsentrepreneurialtransitionsandpersistenceinfounding.JournalofBusinessVenturing.68 附录问卷调查表附录问卷调查表亲爱的农民朋友们:您好!我们是吉林大学管理学院“农民创业就业问题”调研组,感谢您能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参与我们的调查。本问卷的目的是为了掌握农民创业就业有关方面的情况,更深入地了解和把握你们在创业就业中遇到的问题。本问卷仅用于学术研究,不会侵犯您的隐私。题目中的各选项无对错之分,请您客观、真实地选择符合您自身情况的选项,我们将会对您所填的全部信息严格保密,请您放心作答!衷心感谢您的支持与合作!调查员姓名:联系电话:第一部分基本信息调查101.您的家乡所在地:____省________市_________乡(镇)姓名:手机:___________102.您家现在有多少亩土地:___________103.您的性别:A.男B.女104.您的年龄:1.18-24岁2.25-34岁3.35-44岁5.45-54岁5.55岁以上105.您的婚姻状况:A.已婚B.未婚C.离异D.丧偶106-1.您的文化程度:1.小学及以下2.初中3.高中(含中专、职高等)4.大专及以上106-2.您配偶的文化程度:1.小学及以下2.初中3.高中(含中专、职高等)4.大专及以上107.您的子女中是否有大学生:A.否B.是108.您是否参加过当地的农业合作组织:A.否B.是109.您的家乡所在地居民血缘关系特点是:A.聚族而居B.异姓杂居C.不清楚110.您是否有技能或手艺:A.否B.是您的技能或手艺是111.您当前的职业是(可多选):A.务农B.经济动植物养殖户C.个体工商户及企业主D.签订合同的企业职工E.打零工F.其他112.村里要办什么事情,是否经常征求您的意见:A.否B.是113.村里的婚丧嫁娶是否经常请您主持或讲话:A.否B.是114.村民之间发生纠纷,您是否能够出面调解:A.否B.是115.在您的家人、亲朋好友中,是否有创业成功者:A.否B.是116.是否有机动车道路直接到家:A.否B.是117.家庭住址与城镇的距离:A.超过20公里B.10~20公里C.5~10公里D.小于5公里118.您的家乡是否发生过征地:A.否B.是119.您本人是否被征过土地:A.否B.是2.如果您家被征过地,请回答以下问题(未被征地的不要回答):SD1.征地前,您家对耕地的依赖程度怎么样:1.非常依赖2.一般依赖3.依赖很少或完全不依赖SD2.土地征用后的赔偿金您用于(可多选):A.存银行,维持生计B.自主创业C.购置车辆房产等D.偿还债务E.其他69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以下作答说明:请您根据自身情况在合适的选项上打“√”。打分规则如下:1.非常不重视(完全不同意);2.不太重视(不太同意);3.一般;4.比较重视(比较同意);5.非常重视(完全同意)。第二部分个人特质、学习和能力调查5.请根据您自身的情况回答以下问题完全不同意完全同意501.我总是想成为一名创业者12345502.我喜欢把自己当成一名创业者看待12345503.成为一名创业者是我人生很重要的一部分12345504.当我想起“创业者”这个词时,我感觉与我本人非常匹配12345505.我时常思考成为一名创业者的情形12345506.展示我的创业激情对我非常重要123456.请根据您自身的情况回答以下问题完全不同意完全同意601.为了获得利润,我愿意承担风险12345602.我更喜欢高风险、高回报的创业机会12345603.企业应该采取大胆、非常规行动而不是谨小慎微、按部就班12345604.只有达到了我想要的结果我才会感到满足12345605.对于我想做的事,即使别人告诉我很难,我依然会坚持12345606.我把工作看作为是达到目标的一个简单的途径12345607.我得到了我想要的结果是因为我个人很努力12345608.我的生活取决于我自己的行动12345609.我能很好地控制我生活中发生的事情12345610.失败只会让我更加努力12345611.我毫不怀疑我做事情的能力12345612.我喜欢认识新面孔12345613.我在交新朋友时总是很主动12345614.我喜欢身边充满热闹和欢乐的情形123457.以下问题用来反映创业意向完全不同意完全同意701.我对创业很感兴趣12345702.我自己经常会考虑是否要创业12345703.我为创办一个自己的企业做好了准备12345704.我会尽最大的努力去自主创业12345705.我不久后就很有可能会去创业123458.以下问题用来反映您的学习情况完全不同意完全同意801.我经常与身边正在创业的亲戚、朋友、同乡等交流12345802.我在家经常上网浏览相关的市场、政策信息12345803.我经常阅读当地的书刊、报纸以及相关书籍等以获得相关的12345市场、政策信息804.我经常看农业、财经等频道以获取相关的市场、政策信息12345805.我经常参与当地政府办的各种培训活动1234570 附录问卷调查表第三部分当地政策和文化情况9.以下问题用来反映当地的创业文化完全不同意完全同意901.当地村民能够理解做生意失败的人12345902.当地村民对创业者很尊重12345903.当地村民愿意承担做生意的风险12345904.各级政府给予做生意的人提供较好的支持12345905.银行或信用社能给村民的商业活动提供帮助12345906.当地媒体对农民创业有很多的宣传1234510.以下问题用来反映当地的家族文化完全不同意完全同意1001.我很重视我整个家族的声誉123451002.我的家族成员间经常交流商业信息123451003.我的家族里的人很值得信任123451004.我的家族成员有困难时会抱成一团123451005.我的家族成员具有共同的目标和利益诉求123451006.我的家族里有很有号召力的长辈12345第四部分创业情况1101.您做生意是否依靠您的技能或手艺:A.否B.是1102.您做生意的行业是:A.生产加工类B.商贸业C.服务业D.建筑业E.种植业或养殖业F.其他1103.您做生意是为了:A维持生存B.与他人交流C.得到他人尊重D.实现自我价值1104.您在做现在的生意之前,是否有过以下经历(可多选):A.相关行业打工B.不相关行业打工C.企业管理人员D.做其他生意E.村镇干部F.都没有12.在您的商业活动中获得过以下人帮助的情况非常少非常多1201.家人及亲戚123451203.同事或同学123451204.其他朋友123451205.农业合作组织123451206.当地政府1234513.以下问题用来反映资源获取情况完全不同意完全同意1301.您的家庭有充裕的创业资金123451302.总能获得亲友的借款123451304.您总能从银行或信用社获得贷款123451305.您经常要用到高利贷123451306.您有较丰富的社会交际和亲友关系123451307.您亲友中有部分村干部、公务员等123451308.您是个很要强的人123451309.您比较能吃苦,有很强的敬业精神1234571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致谢长恋温情地,春融冰雪天!转眼间,我已在北国春城中的吉林大学度过了六个年头。从本科到研究生,六年的光阴如一轴水墨长卷,让在这片沃土滋养下的我尽情尽心地为自己的人生描绘下了一笔笔浓墨重彩。特别是读研究生的两年,让我的人生有了不同的轨迹。硕士论文收官之际,品味写作过程的坎坷和艰辛的同时,更多的是毕业在即的不舍和感激!最深的谢意要给我的导师费宇鹏教授。也许,我的拙笔并不能确切地表达我对费老师的感激之情。如果说两年来我在学术上有了一点收获、处世上有了些许经验、生活中有了更多自信乃至工作上有了自己的方向……我都得感谢我的导师费宇鹏。作为一个学者,费老师和很多大学教授一样,渊博的学识、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但更多的是他的创新思维、教育模式、幽默风格让人如沐春风,给了我更高的起点。同时费老师还在思想、生活上给予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对于一个出生在农村的异地学子来说能够成为他的学生,我倍感庆幸、也倍加感激。尤其是在硕士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从论文定题到写作定稿,费老师给了我太多的建议和指导,倾注了他很多心血。求学道路上,费老师既是我的良师,亦是我的益友。在此,谨向费老师表示我最诚挚的敬意和感谢!我还要感谢在论文开题和中期检查以及后期写作过程中,给予我重大指导和帮助的单标安老师以及对论文提出宝贵修改意见的所有老师们;感谢同学们在我论文写作过程中给予我的指导和帮助,同时感谢他们在生活上给予我的关心和鼓励;也感谢我的舍友们给我创造的和谐融洽的学习生活环境以及她们带给我的阳光灿烂般春天的气息。感谢我的父母,几年来他们对我辛劳而默默的支持,让我顺利地完成学业,他们是我求学道路上的坚强后盾,没有他们的支持就没有我的今天。父母的养育之恩无以为报,我唯有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断努力,争取以更大的成功给他们更多的欣慰。感谢我学习生活了六年的母校—–吉林大学,这片沃土给我的人生添上了浓烈的一笔,给了我一个更新更高的起点,让我能够更加从容自信地面对未来的挑72 致谢战!最后,我要感谢所有关注过、关注着和即将关注我的人,祝愿他们心想事成,万事如意!7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