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980296
大小:71.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3-15
《中考复习散文阅读——标题的含义及作用(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考复习散文阅读之标题的含义及作用教案教学内容中考复习散文阅读之标题的含义及作用教学设想1、教师以理论指导和实例示范相结合。2、学生以独立思考,互助合作相结合。3、通过加强解题思路和方法的指导,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标题题型的答题技巧和能力。教学目标1、掌握分析标题含义的答题方法。2、掌握分析标题作用的答题方法。教学环节一、导入文章的标题,通常被称作文章的“题眼”,既然是“眼睛”,那一定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即文章的精要内容的提炼、概括、与浓缩。因此,理解文章的标题有助于我们读懂文章,把握文章的主
2、要内容和情感倾向。中考中,往往会从标题上出题,考查对作品理解的深度。二、常见主要考法1.标题的含义是什么?2.标题的作用是什么?三、历年中考考查情况:标题的含义:16.“天使儿”在文中有哪些含义?(4分)——2013年东莞《天使儿》标题的作用:小说以“旧餐桌上的美好时光”为题有什么作用?——2011年东莞《旧餐桌上的美好时光》四、方法指导与运用(一)揣摩标题的含义表层含义: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深层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1.温故知新《走一步,再走一步》表层含义:父亲鼓励我一步步走下悬崖深层含义:大目标
3、化解成小目标,一个个击破,取得最后成功。《爸爸的花儿落了》表层含义:夹竹桃凋谢了深层含义:父亲去世,也预示我长大了《变色龙》表层含义:善于变色的蜥蜴深层含义:见风使舵的沙皇警察82.小结:理解标题的含义答题方法(1)联系全文内容,理解表层含义(2)结合文章主旨,体会深层含义3.实战演习例:《悠长的铃声》(文章见学案)联系全文内容,谈谈你对本文标题“悠长的铃声”的理解。(二)分析标题的作用1.方法指导:(1)表明写作对象;(2)体现主要内容;(3)贯穿全文线索;(4)揭示情感主旨;(5)奠定感情基调;(6)妙用
4、修辞;(7)设置悬念;(8)一语双关。2.举例(1)表明写作对象有的以人或物作为文题的文章,其题目里指出的人或物就是文章的写作对象。如《藤野先生》《邓稼先》(2)体现主要内容很多文题是对文章所叙之事的概括,抓住了这样的文题也就抓住了文章的中心事件。如《智取生辰纲》《最后一课》(3)贯穿全文线索有的标题本身就是行文线索。如《背影》(4)揭示情感主旨文题直接揭示或形象暗示了文章的主旨,有的文题含蓄地传达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再塑生命》的深层含义是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光明、希望、快乐
5、和自由”,这正是文章的主旨,文题点明主旨。(5)奠定感情基调。文题直接表明了作者的感情态度。如《黄河颂》,标题已经表明了作者的态度,歌颂黄河。(6)妙用修辞。文题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文采斐然。如《紫藤萝瀑布》,将紫藤萝比喻成瀑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紫藤萝花开得繁茂,也写出了花开的情状。(7)设置悬念。文题巧设悬念,引起读者的思考。如《死海不死》《旅鼠之谜》,读者一看题目便有种想知道文章的内容。(8)一语双关。文题运用一语双关也很常见,既能体现文章内容,又能深化文章主旨。如《走一步,再走一步》《变
6、色龙》等,都运用了一语双关。3.实战演习例:《旧餐桌上的美好时光》2011年东莞(文章见学案)小说以“旧餐桌上的美好时光”为标题有什么作用?(4分)(三)强化训练1.《每一棵草都会开花》(文章见学案)2.《我生命中的那簇野菊花》(文章见学案)五、总结阅读没有巧,答案文中找;答案如何找,方法不可少。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关于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类题型的答题方法和技巧。希望同学们学完之后能及时掌握,今后在做题的时候多运用,自然就熟能生巧了。8作业设计中考题《每朵花本应芬芳》(文章见学案)1、请结合文章,探究标题“每朵花
7、本应芬芳”的妙处。教学反思这节课主要教学生如何做关于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类题型的答题方法与技巧。初一初二时学生接触过这类型的题目,但是方法比较零碎,不系统,而且很多学生都已经忘记了,所以作为初三复习课,系统地总结每一个知识点的答题方法与技巧很有必要。纵观东莞市的中考试卷,结合考纲要求,对标题的考查,主要在考查其含义与作用,如何突破这两个方面的答题难点,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课上完后,我颇有感触:第一、学生明白了对标题考查的具体在两个方面,这样答题的时候就会有一个清晰的思路,知道从哪些方面入手。授之以渔,才能让学生知
8、道怎么答题,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语言类题型的答题技巧和能力。第二、对于一堂复习课,讲与练的结合是必不可少的。本节课先从已学过的课文中分析题目的作用,以此得出答题的方法,减少了学生的畏难情绪。然后结合中考中出现的例题,让学生熟悉中考的题型,清楚中考出题的思路。再结合具体的试题,通过实际案例和加强解题思路和方法的指导,强化训练,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第三:不足之处,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对方法的讲解还不够深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