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976389
大小:4.57 MB
页数:80页
时间:2019-03-15
《预制rpc柱降低大跨pc刚构桥跨中长期下挠效应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校代号10532学号S12011051分类号U443.35密级公开硕士学位论文预制RPC柱降低大跨PC刚构桥跨中长期下挠效应分析学位申请人姓名鲍超培养单位土木工程学院导师姓名及职称张阳副教授学科专业土木工程研究方向大跨PC刚构桥长期过度下挠论文提交日期2015年5月27日硕士学位论文学校代号:10532学号:S12011051密级:公开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预制RPC柱降低大跨PC刚构桥跨中长期下挠效应分析学位申请人姓名:鲍超导师姓名及职称:张阳副教授培养单位:土木工程学院专业名称:土木工程论文提交日期:2015年5月
2、27日论文答辩日期:2015年5月30日答辩委员会主席:方志教授预制RPC柱降低大跨PC刚构桥跨中长期下挠效应研究AnalysisoftheprecastRPCcolumnreducinglong-timemid-spandeflectionoflargePCrigidframebridgebyBAOChaoB.E.(HeFeiUniversityofTechnology)2012AthesissubmittedinpartialsatisfactionoftheRequirementsforthedegreeofMa
3、sterofEngineeringinCivilEngineeringintheGraduateSchoolofHunanUniversitySupervisorAssociateProfessorZHANGYangMay,2015湖南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W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
4、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捏。":作者签名曰期:年台月巧导/导嫂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口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湖南大学可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li,可i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本学位论文属于1、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2、不保密拍。""(请在W上相应方框内打V)作者签名:參日期:年^月日/
5、X-导师签名:日期;八年6月/J日/J;I预制RPC柱降低大跨PC刚构桥跨中长期下挠效应研究摘要大跨PC刚构桥长期下挠的问题十分突出,同时它与开裂形成恶性循环,对结构的运营安全和耐久性构成很大威胁。受压混凝土收缩徐变是大跨刚构桥长期下挠的最主要原因,鉴于RPC(活性粉末混凝土)经热养护后强度高、收缩极小、徐变系数小的特点,提出在负弯矩区箱梁底板、跨中箱梁顶板中加入预制RPC柱形成局部RPC-NC(普通混凝土)复合截面的方案来控制刚构桥长期下挠。本文首先通过试验、理论、有限元分析探究了RPC-NC复合截面柱的应力
6、重分布现象及其对复合截面柱后期变形的降低作用,同时分析了剪力键的受力性能,进而得到了复合截面RPC的合理面积比例。在此研究基础上设计了全桥加入RPC柱的布置方案,建立了全普通混凝土、加预制RPC柱刚构桥全桥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对比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试验、理论、有限元分析知,由于RPC和C50混凝土在收缩徐变性质上的巨大差异复合截面将发生内力重分布的现象,C50应力随时间将逐渐减小,复合截面柱的后期变形、名义徐变系数也会随之减小;RPC的徐变系数可以取为CEB-FIP(1990)模式下同条件C50混凝土的15%进
7、行分析计算;布置剪力键钢筋横截面积为复合柱横截面积的4%时,剪力键布置安全、有效;实桥应用中,布置RPC面积为复合截面总面积的40%比较合理、有效;(2)通过全桥有限元模型应力、变形、预应力损失的对比分析知,相对于全普通混凝土刚构桥,加入预制RPC柱的刚构桥十年收缩徐变所引起的竖向位移降低了54.5%,跨中长期下挠得到明显改善;中跨跨中梁底普通混凝土、0号块梁顶普通混凝土压应力略有增加,0号块梁底普通混凝土、中跨跨中梁顶普通混凝土压应力减小,中跨应力分布更加均匀;中跨底板后期束、负弯矩区顶板束由成桥后十年收缩徐变引起的
8、预应力损失没有明显变化;(3)加入预制RPC柱后,刚构桥跨中长期持续下挠减小的主要原因是:刚构桥负弯矩区箱梁底板、跨中附近箱梁顶板形成了局部的RPC-NC复合截面,局部复合截面发生应力重分布导致普通混凝土压应力减小、后期名义徐变应变减小,进而减小了刚构桥负弯矩区的结构转角、跨中附近的竖向位移;(4)通过参数分析建议在负弯矩区0~8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