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教学改革和实践与研究

中学化学教学改革和实践与研究

ID:34974592

大小:2.26 MB

页数:261页

时间:2019-03-15

中学化学教学改革和实践与研究_第1页
中学化学教学改革和实践与研究_第2页
中学化学教学改革和实践与研究_第3页
中学化学教学改革和实践与研究_第4页
中学化学教学改革和实践与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学化学教学改革和实践与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页眉中学化学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化学教育硕士、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文献查阅、网上研讨、教育调研、课题研究、专家报告、学习汇报【教学重点】以第一、二、三章为主要线索,以课内研讨与课外实践相结合为基本方法,重点引导研究生结合新课改的课题及案例,深入理解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的特征和新理念,学习总结与评价国内外中学化学课程改革成果与经验的基本方法。第一章中学化学课程教材改革研究【教学目标】1、学会分析经济社会与教育改革的关系2、学会总结和借鉴世界性课程改革的经验与方法3、了解我国化学新课程标准与教科书内容4、学会评价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就与问

2、题【引言】学科教学内容——教学大纲(分科课程标准)课程(Curriculum)——教材教学进程——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总纲)课程是为实现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课程设计是培养未来人才的蓝图,是学生通往社会的桥梁。今天的课程,就是明天的社会。探讨课程发展的趋势,必须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角度、全方位地放开视野作面面观,才会看到课程改革正由独木桥走向阳光道。【教学内容】第一节知识经济向学校课程的挑战....页脚.....页眉一、知识经济的内涵与特征(一)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未来经济的多种描述后工业经济————→信息经济———→(美丹尼尔·贝尔I973年(美、托夫勒1980年《后工

3、业社会的到来》)《第三次浪潮》高科技经济————→知识经济(英福菜斯特1986年提出)(l996年OECD组织提出)(二)内涵: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基础上的经济。(三)特征1.以高科技为标志(1)知识增速快:19世纪每50年增加1倍,20世纪每10年增加1倍,当前3-5年增加1倍。有的未来专家预测,今天的科技知识将只不过是2050年的1%。(2)应用转化快:18世纪需100年,19世纪需50年,二战后需7年,当代微机6个月就有新一代。(3)产品科技含量高:用单位重量价格比表示科技含量,20世纪50年代钢材每公斤不到1元,70年代微机每公斤1000多元,80年代后软

4、件几乎无重量。高科技:具有高智力、高资金投入、高竞争、高风险、高效益、高潜能特点的微电子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六大科技群。2.以信息产业为中心3.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五增五减(1)传统制造业的就业人数下降,服务业就业人数上升,(2)生产第一线人数下降,经营管理人数上升....页脚.....页眉(3)传统的体力劳动型就业岗位(蓝领工人)下降,技术型、脑力劳动型(白领工人)上升,(4)传统的办公室工作岗位下降,使用计算机及信息系统的工作岗位上升,(5)全日制就业机会下降,非全日制就业机会上升。4.高素质人才是关键二、知识经济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影晌(一)带

5、来了全新的教育产业观①教育发展知识进步经济增长;②教育是事关经济发展的先导性、基础性知识产业;③引发了“教育产业化”的大讨论;启示之一:教育要适应和促进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教育也要进入经济社会的大循环中去,启示之二:教育竞争又不完全等同于经济竞争,教育竞争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千百万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还要遵循自身的发展规律,这是我们在各个时期要始终坚持的一条重要思路。(二)改变了政府、社会、个人的教育投资观①认识到教育投资收益高于其他投资;②采取了多渠道加大投入,公私并举、扶持和发展民办私立教育和高校扩招的措施。1973年美国教育社会学家、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社会

6、学教授马丁·特罗提出了工业化国家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学说:18-22岁年龄段的毛入学率:低于15%的人接受高等教育高教进入精英阶段;15%-50%的人接受高等教育高教进入大众化阶段;超过50%的人接受高等教育高教进入普及化阶段在精英教育阶段,高等教育是稀缺资源乃至是社会特权;在大众化阶段,高教大众化是现代工业社会的必然要求;普及高等教育,则是走向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社会)的必由之路。....页脚.....页眉我国在1993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4.5%,1995年为7.2%,1999年扩招44%后毛入学率达10.5%(录取率45%),2000年为12.5%,2003年毛入学率已达17%,200

7、4年为19%。到2000年,我国25岁至64岁劳动人口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仅为5.2%,而OECD国家这一指标的平均值为24%。我国具有本科和研究生学历的人才比重仅占1.38%,总人数不超过1000万人。可见,中国的大学生远未达到过剩的程度!1999年以来是我国教育发展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从“每十万人口各级教育平均在校生数”指标看,我国高等教育阶段由1995年的457人提高到2003年的1298人(1996为470人、1997为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