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明清时期荆江洲滩的变化与其对河道的影响

宋元明清时期荆江洲滩的变化与其对河道的影响

ID:34967418

大小:5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15

宋元明清时期荆江洲滩的变化与其对河道的影响_第1页
宋元明清时期荆江洲滩的变化与其对河道的影响_第2页
宋元明清时期荆江洲滩的变化与其对河道的影响_第3页
宋元明清时期荆江洲滩的变化与其对河道的影响_第4页
宋元明清时期荆江洲滩的变化与其对河道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宋元明清时期荆江洲滩的变化与其对河道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页眉宋元明清时期荆江洲滩的变化及其对河道的影响——以方志为中心的考察(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博士陈曦武汉430072)[摘要]:受上游来水来沙的影响,荆江河道自古就分布着较多洲滩。在荆江的变迁中,上游来水来沙及河道的变化促进了洲滩的发育,同时,洲滩作为一个活跃因子,其形成与增长促进了河道的演变,二者相互作用。本文立足于方志资料,对宋元明清时期荆江河段洲滩与河道关系的演变进行了细致的探讨。宋代以降,荆江河道中的洲滩数量呈增长趋势,尤以清代更为明显。其中,江心洲较多地分布于上荆江河道中,下荆江则以边滩为多,今天荆江河道的洲滩分布仍呈现这一规律。[关键词]荆江;洲滩;变

2、化与影响;宋元明清[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博士点基金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03JB770017。流经江汉平原的长江干流主要是荆江河段,自枝城至城陵矶,以藕池口为界又分为上荆江和下荆江。上荆江河段主要包括枝江、松滋、江陵、公安等县江段,石首县与监利县河段属于下荆江。1、上荆江段历史上枝江境内荆江河道中的洲滩众多,或为江心洲,或为心滩,或为边滩。其中江心洲不同于心滩和边滩,后两者时长时消,变动性大,其中边滩仅一边过水,而江心洲长期稳定,可以居住和耕种。参见张昌民:《现代荆江江心洲沉积》,载《沉积学报》1992年第4期。盛弘之《荆州记》言:“县左右有

3、数十洲盘布江中”清·陈运溶等辑:《荆州记九种》,湖北人民出版社校点本1999年版,第22页。,乐史《太平寰宇记》引《荆南志》亦云县界内洲大小凡三十七。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四十六《山南东道五·荆州》“百里洲”条,光绪八年金陵书局刊本。《太平寰宇记》还引《荆州记》,称自上明至江津存在九十九洲或“满百之洲”。《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四十六《山南东道五·荆州》“百里洲”条。又,该条所说的“满百之洲”有二,一是东晋桓玄僭位时新生一洲,不久即消毁;另一是南朝宋文帝即位前忽生一洲。据此,东晋时出现的当为心滩。“满百之洲”的说法在同书中还有若干处。《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四十六《

4、山南东道五·荆州》“新洲”条载,梁朝太清末年枝江县阳閤浦与岸相连处“忽生一洲”。另据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太祖》“乾德元年二月丙戌”条:五代高季兴时(924~928)江中心曾“忽生一洲,遂满百数”,北宋乾德元年(963年)“漂没不存”,中华书局校点本2004年版,第84页。“新洲”不见于明代及以后的方志中,结合其与百洲“忽生”的情形看,应属于普通边滩或心滩。无论是“数十洲”或“满百之洲”,得到确指的仅是一小部分,如百里洲、岑头洲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六十四《荆湖北路·江陵府·景物(下)》“岑头洲”条,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影印道光二十九年惧盈斋本。、迤

5、洲《水经注》卷三十四《江水篇》,武英殿聚珍版。。其中前二洲为长期稳定的江心洲,后者在南朝时已靠岸。百里洲,《太平寰宇记》称其平衍土沃,“特宜五谷”,长期以来得到开发,宋初县治曾置于此。乾隆《枝江县志》卷一《地理志》,乾隆五年刻本,海南出版社影印故宫珍本丛刊2001年版。....页脚.....页眉明中叶以降,百里洲发生大变化。嘉靖年间(1522~1566年)上游来水异常,百里洲被冲为上下两段,间隔约为二十里。乾隆《枝江县志》卷一《地理志》“百里洲”、“上百里洲”、“下百里洲”条。万历《湖广总志》记录了嘉靖十一年(1532年)与三十九年(1560年)的两次大水,尤以后者

6、为重,两岸冲决数十处,百里洲堤即为其一。万历《湖广总志》卷三十三《水利二》,齐鲁书社1996年影印福建省图书馆藏明万历刻本。此后,百里洲的位置逐渐东移,嘉靖年间百里洲在县东北六十里嘉靖《湖广图经志书》卷六《荆州府·山川》“百里洲”条,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影印日本尊经阁文库藏明嘉靖元年刻本。,至乾隆五年(1740年)以前上百里洲已移至距县江北一百里处(一说八十里),而且下百里洲的积水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出现了此前未见记载的杨林、沧港、文章三湖,康熙年间(1662~1722年)修建了上下二闸以泄三湖及洲上之水。乾隆《枝江县志》卷一《地理志·山川》之“百里洲”、“上百

7、里洲”、“下百里洲”条,卷二《建置志·闸口》之“下百里洲上闸”、“下百里洲下闸”条。岑头洲,东汉以前即形成,位于百里洲西首《舆地纪胜》卷六十四《荆湖北路·江陵府》“岑头洲”条。,明末清初尚存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七十八《湖广四·荆州府》,第3677页,中华书局校点本2005年版。,康熙以后不见记载。明代以后,枝江河道中有明确记载的江心洲较前增多。仅《湖广图经志书》卷六中便有浰洲(又称浰字洲)、漷洲、关洲、【氵便】洲(一称【氵扁】洲)、灞洲、南渚洲(又称羊角洲)、苦草洲、芦洲、澌洲、洋洲、澕洲等。根据记载,明代以后,诸洲在江道中的位置多有变化。如浰、漷、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