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950730
大小:51.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3-14
《布鲁氏菌病防治培训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文案布鲁氏菌病防治培训材料第一章概述一、布鲁氏菌病发展简史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 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brucella 以下简称布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二、布病流行现状 布病的主要储存宿主是患病的羊、牛、猪等家畜,因此,其地理分布与家畜密切相关,几乎遍布世界各地。在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报告有人、畜布病疫情的约有170个。三、布病造成的损失 布病是人畜共患传染病,因此其造成的危害是双重的。以羊为主要传染源的国家和地区,人的感染发病情况较为
2、严重;以牛为主要传染源的国家和地区,则对畜牧业危害较重,而人的发病相对较轻。 人患布病常因误诊误治而转为慢性,反复发作长期不愈,给患者造成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并导致不同程度的劳动能力丧失,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家畜患布病后常出现流产、不孕、空怀、繁殖成活率降低,还造成使役能力及皮、毛、乳、肉产量和质量的下降。因此,布病直接影响畜牧业的发展,乃至内外贸易。全世界每年因人畜间布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估计可达数十亿美元。四、布病防治管理机构 世界上多数国家的布病防治工作主要由兽医部门承担。在我国,人间布病防治工作由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负责组织实施;畜间布病防治
3、工作由农业部兽医局负责组织实施。第二章 布鲁氏菌病病原学 1887-1966年Bruce等人先后发现了布鲁氏菌属的羊种、牛种、猪种、绵羊副睾种、沙林鼠种和犬种菌。1985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FAO/WHO)布鲁氏菌病专家委员会第六次公报公布了新的布氏菌分类表,将布氏菌分为羊种(1-3型)、牛种(1-7、9型)、猪种(1-5型)、绵羊附睾种、犬种及沙林鼠种6个种19个生物型。布鲁氏菌属是一组微小的球状、 球杆状、 短杆状细菌。 宽约 0.3~0.6μm,长约0.6~1.5μm。没有鞭毛,不形成芽胞和荚膜,镜检时多呈单个排列,少见成对、短链状
4、或成串排列。布氏菌可被碱性染料着色,革兰氏染色阴性。姬姆萨染色呈紫红色。该菌属对营养要求较高,需要各种氨基酸、硫胺素、烟酰胺、生物素、镁、铁、钙等各种离子。有些菌种(如绵羊副睾种)需在含有血清的培养基上才可生长。布鲁氏菌生长缓慢,初代分离一般需4~30天。其最适pH为7.2,最适生长温度37℃,绵羊副睾种和牛种菌的某些生物型需在严格的CO2(5-10%)环境下才可生长。布氏菌对糖类发酵不明显,产酸不产气,过氧化氢酶、尿素酶阳性,甲基红、V-P反应阴性,不产生吲哚,不液化明胶,硝酸盐还原阳性。该菌在环境中生存力较强,对低温和干燥都有很强的抵抗力,在土壤、水
5、、粪、尿、畜舍、皮毛中可生存数天~4、5个月,在鲜牛乳中甚至长达18个月。布氏菌对热、各种常用消毒剂、紫外线和各种射线都很敏感,对各种抗生素和化学药物有不同程度的敏感性。不同种的布鲁氏菌有其一定的寄生宿主,比如羊种菌多寄生在羊只,牛种菌多寄生于牛。但也常发现有宿主转移现象,宿主转移和经不规则治疗的病人体内分离的布鲁氏菌往往发生变异。布鲁氏菌的致病力强,主要与各种酶类及菌体崩解后释放出来的内毒素有关。它们作用于宿主后,可引起传染—文档实用标准文案变态反应性炎症。不同种型不同菌株间致病力有很大差异,一般羊种菌致病力最强,猪种菌次之,但牛种菌的某些生物型的某些
6、菌株甚至有和羊种菌相似的致病力。目前除绵羊副睾种和沙林鼠种尚未发现使人感染发病的迹象外,其余四种布氏菌均能导致人类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第三章 流行病学 一、贮存宿主及传染源 已知有六十多种动物(家畜、家禽、野生动物、驯化动物)可以作为布鲁氏菌的贮存宿主。然而,布病往往先在家畜或野生动物中传播,随后波及人类,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各种饲养动物:羊(山、绵羊)、牛、猪既是动物布病也是人类布病的主要传染源,因此在流行病学上最为重要。 鹿、犬等其它家畜为次要传染源。啮齿动物如豚鼠、小白鼠、家兔都是敏感的实验动物,也可以作为传染源。 包括河南省在内的我国北方大部分
7、地区羊是主要传染源,局部地区牛为主要传染源,而南方的广东、广西主要传染源为猪。人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布病患者可以从乳汁、脓汁、尿液、阴道分泌物等排出布氏菌已在细菌学上得到证实,国外也报道了一些人感染人的实例,如护理病人或通过性关系而感染。然而,在我国经对大量布病病例的调查分析,未发现有确切的证据证明通过病人而传染引起的病例,以及病人家庭和医院内交叉感染的病例。因此,人做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大,就人类布病而言,因动物传染发病是多见的、固有的,而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是罕见的。二、传播途径 ㈠经皮肤粘膜直接接触感染: 布氏菌可以通过粘膜、眼结膜及破损的皮肤侵入人体,某些
8、毒力强的羊种布氏菌可以通过微小伤痕或完整皮肤侵入人体。通过此途径感染的常见于与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