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枯雷尔氏菌噬菌体的分离鉴定及应用研究

青枯雷尔氏菌噬菌体的分离鉴定及应用研究

ID:34934471

大小:3.65 MB

页数:70页

时间:2019-03-14

青枯雷尔氏菌噬菌体的分离鉴定及应用研究_第1页
青枯雷尔氏菌噬菌体的分离鉴定及应用研究_第2页
青枯雷尔氏菌噬菌体的分离鉴定及应用研究_第3页
青枯雷尔氏菌噬菌体的分离鉴定及应用研究_第4页
青枯雷尔氏菌噬菌体的分离鉴定及应用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青枯雷尔氏菌噬菌体的分离鉴定及应用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密级:论文编号:中囯农业科学院学位论文青枯雷尔氏菌噬菌体的分离鉴定及应用研究Isolation,IdentificationandApplicationResearchofaLyticPhageInfectingRalstoniasolanacearum硕士研究生:尚苗指导教师:王凤龙研究员申请学位类别:农学硕士专业:植物病理学研究方向:植物病害防治培养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5年5月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

2、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中国农业科学院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研究生签名:m时间:年〔月>日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本人完全了解中国农业科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中国农业科学院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釆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同意中国农业科学院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导师签名: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会签名表论文题目丨论文作者烏ft

3、研究方向t1指导教师培养单位(研究所、中心)爾^t巧姓名职称单位专业签名评U域罐艮阅H織人答h工m中国科学院海洋研李鹏程研究员海洋生物学主究所席副研究曲明静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h'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周德庆研究员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程A答青岛农业大学农学武侠教授植物病理学与植物保护学院辩张智猛研究员山东省花生研究所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委员会议记录(秘书)申莉莉论文答辩时间地点2015年5月19日中国农科院烟草研究所综合楼第三会议室密级:论文编号:中国农业科学院学位论文青枯雷尔氏菌噬菌体的分离鉴定及应用研究Isolation,Identifi

4、cationandApplicationResearchofaLyticPhageInfectingRalstoniasolanacearum硕士研究生:高苗指导教师:王凤龙研究员申请学位类别:农学硕士专业:植物病理学研究方向:植物病害防治培养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提交日期2015年5月Secrecy:No.Chinese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DissertationIsolation,IdentificationandApplicationResearchofaLyticPhageInfecting

5、RalstoniasolanacearumMs.Candidate:GaoMiaoAdvisor:Prof.WangFengLongMajor:PlantPathologySpecialty:PlantDiseaseControlMay2015摘要由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solanacearum)侵染烟草引起的烟草青枯病是烟草主要病害之一,生产上尚无有效的防治手段。本研究从生物防治的角度出发,自烟草青枯病病圃中健康烟株的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噬菌体,通过病毒形态学,常规生物学测定和分子生物学测序技术,确定了该噬菌体的分类地位。利用盆栽试验测定了该噬菌体对烟

6、草青枯病的防效,利用土壤细菌宏基因组学,测定了该噬菌体对土壤细菌微生物种群多样性的影响。具体结果如下:1.分离并纯化出一株裂解性R.solanacearum噬菌体,命名为∈RS-1,噬菌斑为圆形,清晰透明,边缘光滑,直径1mm~2mm,噬菌体形态为蝌蚪状,头部为二十面体的立体对称,直径大约为94nm,并有一带伸缩尾鞘的长尾大约为27nm×100nm;噬菌体浓缩液经SDS-PAGE分析至少可以观察到25条蛋白条带,说明其蛋白外壳至少含有25个结构蛋白。2.分子生物学测序结果显示,噬菌体∈RS-1与RalstoniaphageRS603(AB937974.1)具有很高的

7、同源性,初步分析它们都是属于有尾噬菌体目(Caudovirales),肌尾噬菌体科(Myoviridae),P2噬菌体属(P2-likeviruses)的Ralstoniaphage。3.生物学特性的测定显示:噬菌体∈RS-1对R.solanacearum的最佳感染复数为0.01;其吸附和感染R.solanacearum时的潜伏期约为30min,爆发期约为80min,裂解量约为156;噬菌体∈RS-1原液在4℃长期保存时活性保持的最好;其裂解活性在28℃时最高,在28℃~50℃之间均较强,但在温度超过60℃后活性基本丧失;其对酸碱的耐受力较强,在pH值为3~8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