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灰斑病抗性的qtl元分析和混池测序分析

玉米灰斑病抗性的qtl元分析和混池测序分析

ID:34925861

大小:3.19 MB

页数:50页

时间:2019-03-14

玉米灰斑病抗性的qtl元分析和混池测序分析_第1页
玉米灰斑病抗性的qtl元分析和混池测序分析_第2页
玉米灰斑病抗性的qtl元分析和混池测序分析_第3页
玉米灰斑病抗性的qtl元分析和混池测序分析_第4页
玉米灰斑病抗性的qtl元分析和混池测序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玉米灰斑病抗性的qtl元分析和混池测序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密级:论文编号:中囯农业科学院学位论文玉米灰斑病抗性的QTL元分析和混池测序分析QTLMeta-analysisandBulkedSegregantSequencingofGrayLeafSpotResistanceinMaize硕士研究生:王平喜指导教师:徐云碧研究员邹枨副研究员申请学位类别:农业推广硕士专业领域名称:作物培养单位: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生院2015年5月Secrecy:No.Chinese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DissertationQTLMeta-analysisandBulkedSegr

2、egantSequencingofGrayLeafSpotResistanceinMaizeM.S.Candidate:WangPingxiSupervisor:Prof.XuYunbiAssociateProf.ZouChengDegree:MasterofAgriculturalExtensionSpecialty:CropScienceMay2015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中

3、国农业科学院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研究生签名:时间:年月日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本人完全了解中国农业科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中国农业科学院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同意中国农业科学院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研究生签名:时间:年月日导师签名:时间:年月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会签名表论文题目玉

4、米灰斑病抗性的QTL元分析和混池测序分析论文作者王平喜专业领域作物研究方向作物遗传育种指导教师徐云碧培养单位(研究所、中心)作物科学研究所姓名职称单位专业签名评阅人答辩主席答辩委员会议记录(秘书)论文答辩时间地点摘要玉米灰斑病由玉蜀黍尾孢菌(Cercosporazeae-maydisTehon&Daniels)真菌病原引起,是全世界范围内最为严重的玉米叶片病害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玉米灰斑病在我国逐渐加重,尤其是在我国东北和西南玉米产区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叶部病害。开展玉米灰斑病的抗性遗传和育种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5、本文主要从玉米灰斑病抗性的QTL元分析和混池测序分析两个方面,对玉米灰斑病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借助IBM22008Neighbors图谱,采用元分析方法整合优化了65个已定位的抗玉米灰斑病QTL,获得11个“一致性”QTL区间,分别位于染色体bin区的1.05、1.06、2.03、2.07、3.02、4.05、5.03、5.05、7.02、8.07、9.03位置,其在遗传连锁图谱上对应的位置分别为442.21、528.27、228.10、478.00、74.65、311.59、169.62、302.35、252.19、422.

6、70、257.93cM。对两个报道较多和表型贡献较高的“一致性”QTL区间bin1.05和bin1.06,从MaizeGDB网站搜索到324个基因。因抗病基因在结构上具有高度保守性,将324个基因分别与水稻和拟南芥基因组进行同源比对。在染色体bin1.05和bin1.06内分别确定了7个和3个基因作为玉米抗灰斑病候选基因。2.运用Suwan1与待改良自交系HM04构建的F2群体和Suwan1与待改良自交系HM01回交构建的BC1F1群体(各群体大小约为500),每个群体选取25-30个极端抗感植株,构建了5个玉米灰斑病抗感混合池,其中F2群体

7、包括2个抗病池(混池1和混池2),1个感病池(混池3),BC1F1群体包括抗感池各1个(混池4和混池5)。混池测序分析结果表明,F2群体抗感混池1vs3和2vs3间比对的差异位点数分别为26和22,BC1F1群体抗感混池间比对的差异位点数为32。F2群体和BC1F1群体抗感池间共有的差异位点数为4,分别位于第4、5、7、10四条染色体上,其中前三个位点与元分析得到的抗性位点相一致。混池比对分析中,也发现了三个差异显著的抗性区段,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每个区段里挑选出一个玉米灰斑病抗性候选基因。本文运用QTL元分析和混池测序方法,共发现3个玉米灰

8、斑病抗性一致位点,其分别位于第4、5、7三条染色体上。这些抗性相关位点,可供用于玉米灰斑病的后续遗传和育种研究。关键词:玉米,灰斑病,QTL,元分析,分离体混合测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