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句读窥文探索文言文教学中的师生合作学习

由句读窥文探索文言文教学中的师生合作学习

ID:34922749

大小:3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14

由句读窥文探索文言文教学中的师生合作学习_第1页
由句读窥文探索文言文教学中的师生合作学习_第2页
由句读窥文探索文言文教学中的师生合作学习_第3页
资源描述:

《由句读窥文探索文言文教学中的师生合作学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由“句读窥文”探索文言文教学中的师生合作学习市光学校钱淑君初中文言文虽然多数篇幅短小,内容简洁,但是在表达上却与现代汉语有着极大的差异,所以还是给初中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大困难。相对于现代文来说,学生学习文言文,很多时候并不理解文章的意思,更不懂得理解与品味文字的精妙,只是死记硬背一些让他们感到佶屈聱牙的句子。这大大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文言文成了晦涩难懂的代名词。王万飞.浅谈初中文言文学习[J].学周刊,2018(24):58-59.同时在文言文教学中,如果教师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先嚼,嚼烂了再给学生,学生只是拾取牙慧,就更加不能让学生产生兴趣参与其中。因此,有必要在文言

2、文教学中引入合作教学的模式,课堂还给学生,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这样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如何引入这一模式呢?笔者探索使用了“句读窥文”的方法。我们知道文言的原始文本是没有断句的,为了方便后人阅读,专家在自身研读的基础上加上了标点符号,我们阅读时,只要根据标点停顿就能基本明白内容。这就启发了笔者思考能不能反过来,用钻研句读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这就是所谓的“句读窥文”。也就是请同学面对一篇全部没有标点的文章,借助教师事先下发的学习单,以解决教师提问为抓手,通过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理解文本,梳理文意。与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比较,课堂由教师的学习单为主导,生生合作,在标点的框架下,整

3、体通读文本的基础上,找答案通文意,化被动为主动。“句读窥文”的方法可以从两个方面帮助学生的文言文学习。一、文本的理解1、对于故事性较强的文章,如《伤仲永》《黔之驴》,可以用“句读窥文”的方法,帮助同学理清思路,整体阅读。比如《伤仲永》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学习单主要提出一个问题:请同学们借助文章中表示时间的词语点出句读。在学习单的引领下,学生面对无标点符号的文本,马上就能够抓住表示时间的词语:“仲永生五年”“十二三矣”“又七年”。可以看出这是仲永的成长过程,并且这个过程分成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仲永五岁的时候,才华初现,这阶段的文字都在描写仲永的才华;第二阶段是仲永十二三岁,才能有所衰

4、退;第三阶段,是又过了七年,仲永已经和普通人差不多了。第二第三阶段其实着墨不多,只是描写了一个结果,至于具体造成才华衰退的原因,同学们很自然就会回到第一阶段,在着墨多的地方去找,自然会找到是其父“不使学”,文章的思路就可以理清。再比如《黔之驴》,这篇文章多用动词,同学们拿到文章之后,教师通过学习单请大家用不同颜色圈划出描写驴和虎的短语,通过生生合作,互相修改,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两者表现及对各自的看法的变化,分别归纳驴和老虎的形象从而得出文章的中心。对于故事性较强的文言文,在教师学习单的前提下,同学们可以以生生合作的形式通过寻找时间词、人物描写等语句,研读文章情节,完成整篇文章的

5、串联,进而读懂全文。2、对于议论性的文章,如《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教师学习单请同学在点句读的过程中,寻找文章中的小故事。面对没有标点符号的文章,通过生生合作,研读了全文之后,第一时间他们能把第三小节的“且过目成诵,又有无所不诵之陋”这句承上启下的过渡找到,找到这句之后,同学们能够很清楚地知道这句话之前都在讲一个“过目成诵”的问题,框定了范围之后,又看到了孔子和苏轼的事实论据,读懂了孔子和苏轼的故事,那么文章的前段部分的理解就迎刃而解了。二、加点字的积累解决了文本的理解,字词的积累就更容易解决了。文言文中有些词语在句中出现的位置比较固定,特别是一些语气词,或在句末,或在句首。正

6、如唐人刘知几在其《史通·浮词》中所说:“夫人枢机之发,亹亹不穷,必有余音足句,为其始末,是以伊、惟、夫、盖,发语之端也;焉、哉、矣、兮,断句之助也。去之则言语不足,加之则章句获全。”刘知几.史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146.这样一些词语出现在没有断句标点的文言文之中,往往意味着在它们的后面或前面是文意的断绝或停顿之处,故可把它们视为文句断、顿之处的标志性词语。从表现形式上看,“也”、“矣”、“耳”、“焉”、“而已”等语气词经常用于陈述句的末尾;“乎”、“邪”、“耶”、“与(欤)”等语气词经常用于疑问句的末尾;“哉”、“兮”等语气词经常用于感叹句的末尾的;“唯”、“

7、夫”、“若夫”、“且夫”、“是故”、“然而”、“然则”、“至于”、“至若”等词则经常出现于句首。因此,出现在文言文中的这些文言虚词(特别是语气词)往往便是该断句标点的地方,在表达语气和结构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叶方石.文言文断句标点的方法与技巧[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9(01):75-77.文本中的大多数字词,又都可以在已经掌握字词的常见意义基础上进行判断。如对“全石以为底”和“卷石底以出”中的“以”的意思理解。如果学生已经积累了“以”字的几种用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