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量核算方法

教学工作量核算方法

ID:34919218

大小:2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14

教学工作量核算方法_第1页
教学工作量核算方法_第2页
教学工作量核算方法_第3页
资源描述:

《教学工作量核算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实验教学工作量核算方法为了保证教师实验教学工作量计算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公正性,充分调动教师从教的积极性,科学地对实验教学工作量实施管理,实验中心根据实验教学的实际情况,依据教务处下发的《吉林大学学院教学工作量(本、专科)核算办法》,特制定实验中心实验教学工作量核算办法:第一条《生物学实验原理与技术》教学标准学时1.新开设的实验项目1.2×H×K1(第一轮授课,需生物实验中心审批)2.原有的实验项目:H×K1第二条设计实验申请书批改标准学时(N>70)由中心按实际次数核定,原则上每学期每门课每6学时以上可以安排批改作业一次,每学期每门课最高限量

2、为8次。计算公式:H×M×K2×n/3计算。(n为批改作业次数,n≤8)第三条实验项目标准学时(指教师带实验,含批改实验报告)1.新开设的实验项目:1.2×H×(1+(M-1)×0.5)×K3×K6(第一轮授课,需生物实验中心审批)2.原有的实验项目:H×(1+(M-1)×0.5)×K3×K6第四条实习实践课程标准学时12×1/15×N×Z×K4第五条毕业设计标准学时12×1/8×N×Z×K5第六条其它工作量1.校内教材、教学大纲编写(当年内出版印刷,学期内使用,一次计算)编著者:国家规划立项教材和21世纪立项教材每千字按2标准学时计算;其它

3、列入学校教材出版计划,公开出版并在学校中使用的本(专)科教材,每千字按1标准学时计算。经学校审订并正式印刷的教学大纲按每千字4标准学时计算。2.每场考试监考工作每小时按0.5标准学时计算。第七条补充说明1.2001年以后学校认定的校级优秀课程增加工作量10%,精品课程增加工作量20%。2.实验中心每学期可根据指导教师教学评价,评定教师教学效果为优、良、中、差4个等级。评定为优的,增加实验教学工作量酬金的20%;评定为中的扣实验教学工作量酬金的20%;评定为差的,扣实验教学工作量酬金的40%。评定为优的指导教师一般应控制在本学期指导教师总数的2

4、5%以内。3.在指导教师所应享有的寒、暑假期间安排的实践教学环节:校外实践教学在上述计算办法的基础上增加50%的工作量;校内实践教学增加35%的工作量。4.对实验教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工作量,最高不超过20%。第八条计算公式中的符号标注说明及计算办法H—实验项目学时;Z—实验教学执行计划实际周数;N—授课对象的学生人数;M—实验组数;K1—授课系数;《生物学实验原理与技术》:K1=1.2;专业实验课:K1=0.005×N+0.85K2—批改设计实验申请书系数K2=0.2K3—实验课容量系数30人以上K3=1.35;20-29人K3=1.

5、2;10-19人,K3=1.05;5-9人,K3=0.90;4人以下,K3=0.75K4—实习地点系数野外:K4=2.0;市外室内(地质)、市外:K4=1.5;市内:K4=1.3;校内:K4=1.0K5—毕业论文(设计)类别系数当N<8,K5=1.0;当N≥8,K5=0.8。第七学期论文指导按10周进行:K5=0.2(列入教学计划并按期执行)。K6—指导或准备实验系数指导教师:K6=1.0;准备教师:K6=0.9。吉林大学国家级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4年2月26日(修订人:逯家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