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讲 山地地形成与河流地貌地发育

第13讲 山地地形成与河流地貌地发育

ID:34908504

大小:5.07 MB

页数:31页

时间:2019-03-13

第13讲 山地地形成与河流地貌地发育_第1页
第13讲 山地地形成与河流地貌地发育_第2页
第13讲 山地地形成与河流地貌地发育_第3页
第13讲 山地地形成与河流地貌地发育_第4页
第13讲 山地地形成与河流地貌地发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13讲 山地地形成与河流地貌地发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第13讲 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最新考纲考纲解读考法指南1.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2.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理解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的成因,理解背斜、向斜和断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2.掌握地质构造在找水、找矿、工程建设等方面的实践意义。3.掌握主要河流地貌的形成过程和分布特点。4.理解地表形态对聚落和交通运输的影响。1.以地质剖面图、示意图为载体,考查地质构造及其对地貌和人类活动的影响。2.以河床剖面图、河流地貌景观图或示意图为载体,考查河流地貌的形成过程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如2017全国卷ⅡT9~11等。 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学生用书

2、P84]1.褶皱和断层(1)褶皱:岩层在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2)断层: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发生破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3)褶皱与断层的比较褶皱断层背斜向斜判断方法从形态上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岩层一般向下弯曲岩体受力破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 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图示构造地貌未侵蚀地貌 常形成山岭常形成谷地或盆地①文档实用标准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东非大裂谷。②断层一侧相对上升的岩体,常发育成为山岭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

3、山等;另一侧相对下降的岩体,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等。③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形成泉、湖泊等侵蚀后地貌 2.火山(1)成因: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出地表。(2)形成的地形(3)火山的组成:包括火山口和火山锥两部分。[自我检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B、C三处的地质构造名称,并说明理由。A,判断理由:岩层向上拱起,中间岩层,两翼岩层。B,判断理由:岩层向下弯曲,中间岩层,两翼岩层。C,判断理由:岩层不连续并有明显。(2)图中岩层1~6按由老到新的排序为。(3)A的地貌类型是,其形成原因是受张力作用,岩石破碎,受

4、作用形成谷地;B的地貌类型是,其形成原因是受挤压力,岩石致密,不易被侵蚀而形成。(4)良好的储水构造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是;有泉水出露的是;适合开挖隧道的是。(填字母)答案:(1)背斜 老 新 向斜 新 老 断层 位移(2)1、2、3、4、5、6(3)背斜谷 背斜顶部 外力侵蚀 向斜山 向斜槽部 山岭文档实用标准(4)B A C A考向 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判读与应用研究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地质构造在工程选址、找水、找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可通过下图进行理解。(2018·兰州模拟)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该地(  )A.以西北风为

5、主B.曾经是浩瀚的海洋C.以外力沉积作用为主D.地壳发生过垂直运动2.M地的地质作用过程可能是(  )A.水平挤压—外力沉积—断裂作用—外力侵蚀B.外力沉积—地壳运动—外力侵蚀—外力沉积C.地壳运动—外力沉积—外力侵蚀—断裂作用D.外力沉积—水平挤压—外力沉积—外力侵蚀文档实用标准解析:第1题,据图中信息无法判断该地风向;根据含砾泥岩、泥岩等判断此地以前主要是河流环境,无法判断曾经是海洋;图示地区既有地壳运动又有外力作用,但无法判断以哪种作用为主;岩层发生弯曲且出现断层,可判断地壳曾发生垂直运动。第2题,由岩层具有层理构造判断,图中的岩石类型为沉积岩,说明先经过

6、外力沉积作用;岩层受到水平挤压发生弯曲,超过了岩石承受能力发生断裂;M地上层的泥岩与含砾泥岩缺失,是外力侵蚀的结果;最后根据第四系堆积判断发生了外力沉积作用。答案:1.D 2.B(2018·玉溪模拟)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m),表格数据为某地理兴趣小组在该地野外考察中依次记录的5个观测点信息(岩层代号:P—Q—S由老到新)。据此回答3~4题。测量点①②③④⑤海拔(m)532513564615573出露岩层代号QPQSQ3.在该地野外考察中依次记录5个观测点信息的路线是(  )A.L1线        B.L2线C.L3线D.L4线4.下列关于该区域的说法

7、正确的是(  )A.M处地貌形成以内力作用为主B.M处断层发育,地质灾害频发C.N处岩层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D.N处为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解析:第3题,根据在该地野外考察中依次记录的5个观测点信息可知最高观测点处海拔超过了600m,四条路线中只有L2线和L4线部分地段超过了600m,再结合表中海拔数值大致呈“低—高—低”的变化规律可判断该路线是L2线。第4题,根据题干可知,岩层代号P—Q—S由老到新,并结合P、Q、S的海拔数值判断M所在区域大致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部分岩层较新,因此地质构造为背斜;据M处等高线向高处弯曲判断M处位于山谷中,则M处地貌的形成以外力作

8、用为主;N所在区域大致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