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医的辨证论治

关于中医的辨证论治

ID:34899558

大小:198.50 KB

页数:48页

时间:2019-03-13

关于中医的辨证论治_第1页
关于中医的辨证论治_第2页
关于中医的辨证论治_第3页
关于中医的辨证论治_第4页
关于中医的辨证论治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中医的辨证论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医的辨证论治目录中医的辨证论治1关于中医的辨证论治3一.八纲辨证:阴、阳、表、里、虚、实、寒、热。3二.脏腑辨证:4三.气、血、津液辨证:4四.六经辨证:4五.卫、气、营、血、辨证:5六.中医在“论治”方面:5心血虚与心阴虚辨证6心阳虚,心阴虚辨证7慢性肾衰正虚诸证如何辨证论治7中医辨证论治癔症9中医辨证治疗阴阳两虚型结核病11談虛勞的中醫辨證論治12中医辨证论治治疗皮肤过敏15胰腺癌的中医辨证论治161、 湿浊阻遏172、 气血瘀滞173、 肝胃郁热184、 气血两亏185、 阴虚内热18中医辨证糖

2、尿病19中医如何辨证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20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辨证分型23(一)肾虚内寒型23(二)肾虚标热型23(三)肝肾两虚型23冯兴华老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经验231对病因病机的认识242辨证论治24论治类风湿关节炎26内毒是类风湿关节炎缠绵难愈因素2748解毒以辨证为前提相辅相成27三名医治疗风湿各有妙方28一、沈济苍方28二、叶怡庭方29三、刘春堂方30中医痛的辩证30一、  疼痛的部位31二、  疼痛的性质33中医汗症辩证34一、  表证辩汗35二、  自汗35三、  盗汗35四、  大

3、汗35五、  战汗36六、  头汗36七、  半身汗36八、  手足心出汗36梦与疾病36望舌37口渴与口味39一、  口渴39二、  口味39舌苔之辩40一、什么叫舌苔?40二、如何分辨舌苔?40厚薄舌苔41润燥舌苔41腐腻舌苔41剥落舌苔42全偏舌苔42真假舌苔42三、如何辨苔识症?43(1)白苔43(2)黄苔43(3)灰苔43(4)黑苔43(5)剥苔44(6)草莓舌44(7)花剥舌苔44四、观察舌苔变化可查胃病4448五、自己调养的异常舌象46提示:舌苔厚别急着败火47怎样才能正确从舌苔上判断是否

4、上火呢?47关于中医的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华之一,其临床辨证方法很多(是由不同历史时代所形成),主要是因门派繁多,各执己见而形成。现在我们总结起来,统一分析认知。如:一.八纲辨证:阴、阳、表、里、虚、实、寒、热。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用以概括表里、寒热、虚实。表证、热证、实证均属阳证。里证、虚证、寒证均属阴证。《内经》曰:“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阴阳的相对平衡(功能平衡)失调,就会产生疾病。如阳偏盛,则产生热证(阳证);阴偏盛,则产生寒证(阴证)。此外,还有阴虚阳亢,阳虚阴盛或阴阳两虚证。1.阴虚

5、与阳虚阴虚——阴液不足,虚则有热象。阳虚——阳气不足,虚则有寒象。2.亡阴与亡阳亡阴——汗热,口渴喜冷,怕热气粗,舌红而干,脉虚(严重脱水引起功能衰减)。亡阳——汗冷,四肢厥冷,口干喜热,脉细弱或微欲绝(大出血、休克等供血不足引起功能衰减)。二.表里:表示病变的部位和病情的轻重。病变在皮肉、经络为表证。在脏腑为里证。病轻为表、病重为里。它不是从病变的解剖部位来划分,而是从证候(功能盛衰、能量状况)的特点来区分。三.虚实《内经》曰:“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虚——正气虚。生理功能减退,能量代谢低于正常范

6、畴。可分表虚、里虚证。实——邪气盛。生理功能亢进,能量代谢高于正常范畴。可分表实、里实证。四.寒热《内经》曰:“阳盛则热、阴盛则寒”。寒证用温热药,热证用寒凉药。也都是从功能盛衰、能量代谢状况强弱,病情的表象症候而分的。48阳证的病理生理变化——人体器官功能亢进、能量代谢增高、热量过盛的一种反应状态。阴证——人体器官功能减退、能量代谢降低、热量不足的一种反应状态。二.脏腑辨证:心与小肠证候(心气虚、心阳虚;心血虚、心阴虚;心血瘀阻;痰迷心窍;痰火扰心;心火上炎。小肠虚寒;小肠气痛。)肝与胆病症候(肝阴虚

7、;肝气郁结;肝经实火;肝风;肝胆湿热;寒滞肝经。)脾与胃病症候(脾胃气虚;脾不统血;脾胃虚寒;寒湿困脾;脾胃湿热;胃热炽盛;胃阴不足;食滞胃脘。)肺与大肠病症候(肺气虚;肺阴虚;风寒咳喘;肺热咳喘;肺燥咳嗽;痰浊阻肺。大肠湿热;大肠液亏。)肾与膀胱病症候(肾阴虚;肾阳虚;肾气不固;肾不纳气;肾虚水泛;命门火衰;膀胱湿热;膀胱虚寒。)脏腑并病(心脾两虚;心肾不交;肝肾阴虚;肝脾不和;脾肾阳虚;肺脾两虚;肺肾阴虚;肺肾心同病。)三.气、血、津液辨证:气(气虚、气滞)血(血虚、血瘀、出血)津液(津液不足、津液

8、结聚)四.六经辨证:出自《伤寒论》,以“阴阳”两纲,把外感病的症候分为六个证型:太阳证、少阳证、阳明证统称三阳证,以六腑为主。太阴证、厥阴证、少阴证称三阴证,以五脏为主。实为脏腑十二经的辨证。太阳证(太阳经证;太阳腑证)少阳证(病在胸胁、半里半表、属少阳胆证)阳明证(阳明经证;阳明腑证;实则阳明)太阴证(伤寒之邪内传三阴,虚则太阴)厥阴证(寒热错杂,正邪相争,病情复杂)48少阴证(少阴虚寒证;少阴假寒证)五.卫、气、营、血、辨证:卫分证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