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851353
大小:36.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3-12
《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调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页眉.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调研报告页脚..页眉.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调研报告页脚..页眉.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调研报告页脚..页眉.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调研报告页脚..页眉.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调研报告页脚..页眉.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调研报告页脚..页眉. 根据县委批转的《政协XX县委员会20**年工作要点》安排,为确保“十二。五”期间农民收入倍增目标的实现,今年5月至8月,县政协组成专题调研组,在副主席何土凤同志带领下,由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委牵头,组织部分县政协委员和有关专业人士对我县农民增收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通过听取部门领导汇报、查阅资料,先
2、后深入广发、龙潭、普满、钟水、坦坪等8个乡镇10个行政村与农民、乡村干部进行座谈,进行问卷调查,广泛收集资料,了解各方面的意见建议,比较全面真实地了解和掌握了全县农民增收的情况和现阶段影响农民增收的问题及原因,并到XX市的XX县、XX市的XX县、XX市的XX县、XX市和XX区进行了考察学习。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县农民增收概况 近年来,在党中央加大农业投入和强农惠农政策的推动下,我县农业发生了历史性转变,传统农业逐步向产业化、市场化、标准化的现代农业迈进,农民逐步成为市场的主体,由此带来了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和多元化发展。2010年
3、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5584元,是2005年的1.5倍。2011年1—6月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490.5元,同比增长20.9%。我县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1、国家惠农政策保障了农民收入的增长。据统计,2010年全县兑付粮食补贴资金252万元,人均增收7.7元;落实良种补贴321万元,人均增收9.8元,两项合计,农民人均直接增收17.5元。落实农资综合补贴1589.2万元,落实油菜良种补贴23万元等,直接保障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另外,落实购买农机具补贴、畜牧良种补贴,对贫困学生实行“两免一补”的政策,实施退耕还林,建立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制度
4、,开展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完善农村困难群众社会救助保障体制,实施家电下乡补贴政策等等,从政策上保障了不少农民收入的增长。 2、农业结构调整加快了农民收入的增长。据调查,我县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农业结构调整,目前已获得较大成效。一是优质粮食生产在我县已成规模优势。2010年全县优质粮食面积达到22.42万亩,占粮食播种面积的99.5%。在粮价上涨的情况下,农民获益颇丰。二是畜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2010年被农业部、财政部列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优质生猪生产基地县”、“全国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实施县”,全县养殖小区总数达到10个,全县
5、年出栏100头以上生猪的养殖户达到398户,年出栏牲猪72万头。三是以烤烟为主的高效经济作物和以蔬菜、油茶、水果等特色农产品基地有了较快发展,确保了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2010年全县烤烟面积达页脚..页眉.3.3万亩,收购烟叶7.85万担,烤烟已成为烟农增收的主要来源。 3、农业的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近年来,我县围绕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培育龙头企业,从政策、土地、资金等方面予以扶持和倾斜,重点扶持嘉津茶油、三味辣椒、骏业生态农庄、众鑫实业等龙头企业,提升企业产品档次,扩大生产规模,争创名牌产品,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
6、。目前,全县已拥有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6家,年销售收入达5.17亿元。同时,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72家,拥有会员9600人,带动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4、民营经济和劳务输出的快速发展保证了农民收入的增长。目前全县民营企业已发展到2200家,从业人员9万人,农民直接从民营企业得到的工资性收入达到1.35亿元。在劳务输出方面,2010年全县外出务工人员103606人,占农村总人口327098人的31.67%,占农村劳动力资源216275人的47.9%,外出劳务收入占家庭收入的大部分,劳务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此外,返乡创业也
7、是近年来劳动力转移中出现的新特点,2010年全县创业培训人员508人,成功创业136人,创造就业岗位4658个。如龙潭镇李良红在学到技术、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后,返乡创办兴隆综合养殖场,让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劳动力转移,从而实现农民增收。 二、制约我县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1、农业内部结构调整滞后,土地对农民增收的实际贡献有限。农业结构调整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头戏,但我县许多农民还没有从结构调整中得到实惠。一是少数农民仍然安于“稻谷+稻草”的传统农业生产,小富即安,甚至不富也安,过着“养养猪鸡种种田,领好小孩看好门”的日子,不愿参与结构调整
8、。二是农村仍是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经营形式,土地经营权掌握在一个个细小单元之中,尚未形成符合农村产业项目发展的土地流转机制和政策,土地流转和集中相当困难,规模农业效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