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847900
大小:2.45 MB
页数:41页
时间:2019-03-12
《两个樱桃番茄新品种选育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福建农林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l前言1.1番茄新品种选育的研究进展番茄(LycopersiconesculentumMil.)是世界上年产最高、栽培最广泛的蔬菜作物之一,分为加工型番茄和鲜食型番茄,在各国的蔬菜栽培中均占有相当的比例。由于近年来发现了番茄中含有番茄红素及胡萝卜素具有抗氧化功能,食用番茄可以预防衰老及癌症等,番茄的食用价值越来越受到注目,需求量逐年上升,市场对番茄果实大小、形状、颜色、品质、风味、耐贮运性、上市时间等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而作为生产者还要考虑品种的抗病性、丰产性、熟性以及经济效益。以上这些毫无疑问都应成为番茄育种者的育种目标。综合国内外
2、有关专家的观点及个人的理解,从传统育种技术和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两个方面论述番茄新品种育种的研究进展【11。1.1.1番茄品质育种桃太郎系列品种由于具有高糖度和可以完全成熟后采收上市的优点,迅速覆盖了日本番茄栽培面积的90%以上。这一事实说明品质特性将是决定一个番茄品种市场竞争力的首要因素。因此,各国的育种单位都在积极地开发新的资源,利用新的技术,提高果实糖度和其它营养成分含量,改善果实的耐贮运性。果实的品质体现在果实的形状、大小、颜色、硬度以及耐贮性等方面【21。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育成第一个樱桃番茄品种‘大宫山樱桃’,以后又育成小果的t乙姬’和‘金太郎’,
3、微型番茄一般单果重10-.,25克。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人员先后育成了一系列超大果型新品种,如‘合作903’【3】平均单果重350克以上,最大果可达1000克。不同大小番茄可用于不同用途,可满足消费者对番茄品种品质和多样化的需求。经过多年引种、筛选、杂交和系统选育,董建明等【4】培育出了大红、粉红、橙黄、米黄、橙红、深红、棕紫等多种颜色的彩色樱桃番茄系列。英国伦敦大学的皮得·布拉意利教授晟近将一种细菌的基因植入番茄,促使蕃茄中的八氢番茄红素转化为番茄红素。番茄红素能显著促进胡萝卜素的合成,使这种番茄中的胡萝卜素含量最高可达普通番茄的3.5倍,从而培育出富含胡萝卜
4、素的转基因番茄新品种。余庆辉等【5l从日本引进了高番茄红素含量的加工番茄品种NDM969,经过南繁北育多代分离筛选,并对其分离出的自交系进行杂交组合的选配,最终从众多的杂交组合中选出番茄红素含量福建农林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高的杂交一代品种‘紫红’,番茄红素含量高达16.78mg/lOOg,适合生产高番茄红色素含量番茄酱。唐树发掣6】通过杂交选育了硬肉大果型番茄新品种‘英石大红’,果实硬,成熟果硬度6.3k∥ern。’,6.7kg/果,适合于长距离运输,常温下货架期达30天。刘炳禄等【7】通过国外引进,经多代自交选育成耐贮藏的樱桃番茄‘莎红2号’;周国治等【8l以
5、‘92.1.2.1.1’为母本,以‘T01.198.1.2’为父本,育成了耐贮藏中大果型番茄一代杂种‘浙杂205’,以及其他杂种‘艾丽莎’[91、-东农710’[101等耐贮品种。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的耐贮番茄是最早成功实现商品化生产的转基因蔬菜作物。1994年,美国加利福利亚基因公司的研究人员将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的反义基因转入番茄,育成了一个名为‘Flavrsavr’的耐贮品种。我国的叶志彪⋯】等通过转基因技术将氨基环丙烷羧酸(ACC)合成酶的反义基因转入番茄,育成了一个名为‘华番一号’的耐贮番茄杂交种,并通过了国家安全性评估。据报道以色列研究人员利用转基
6、因技术培育出一种具有柠檬和玫瑰香味的新品种番茄,这种转基因番茄中含有番茄罗勒基因,能够制造香叶醇合酶,从而产生香味。选育出优良品质的樱桃番茄新品种还有‘串串红’【121、‘圣果’【131、‘台湾圣女’、t红宝石’【14】等系列。1.1.2番茄抗病育种番茄的栽培方式己由过去单一的露地栽培逐步演化为小棚、中棚、大棚及温室等多种栽培方式,但随之而来的是各种病害的大量危害。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因病毒病、叶霉病、青枯病、根结线虫等的发生可使番茄减产10~20%,严重时可能绝收。因而,选育多抗或兼抗品种一直是番茄育种的重要目标,也是今后育种研究的最主要目标之一。目前我国发生的主
7、要病害包括灰霉病、叶霉病、晚疫病、根结线虫、各种病毒病等【15。171。众所周知,灰霉病、叶霉病、晚疫病、根结线虫严重危害我国保护地番茄生产,番茄病毒病在露地和保护地均有发生,而番茄斑点萎凋病毒病在我国云南等地区频发,尤其是台湾地区更为严重,可系统侵染粮食、蔬菜、果树及花卉植物,引致斑块状褪绿、黄化、坏死及灼烧等症状【I引。番茄斑萎病在国外发生也极其严重,1997年导致美国佐治亚州花生损失4000多万美元。传统的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不仅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花费较多的人力物力,直接影响多抗性新材料及新品种的选育进程,而且还易受环境条件、接种技术等影响,常常导致鉴定结果
8、不稳定。因此,聚合抗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