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考试中扣分因素分析

《申论》考试中扣分因素分析

ID:34847383

大小:35.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3-12

《申论》考试中扣分因素分析_第1页
《申论》考试中扣分因素分析_第2页
《申论》考试中扣分因素分析_第3页
《申论》考试中扣分因素分析_第4页
《申论》考试中扣分因素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申论》考试中扣分因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页眉.《申论》考试中扣分因素分析《申论》考试中扣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有内在因素,也有外在因素。根据对2000年开考《申论》以来阅卷情况的分析,发现扣分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审题粗心大意《申论》考试题型变化不大,但答题要求每年都有所变化。这就需要考生会审题,搞清楚试题的各种要求,以免出差错。在进入考场之后,考生因心理压力大,加之紧张,有时会因理解上的一字之差而使答题谬之千里,导致出现跑题、误题和错题等现象发生。在保持心态平和的前提下,在答题之前,对试卷给定的题目进行认真

2、、周密、详细的审读,真正弄清楚每一题目的内涵和各题的答题要求。首先审读试题的第一项要求,搞明白是概述主要观点,还是概括主要问题。概述与概括是有较大差别的。其次,真正把握住是要求提出建议,还是提出对策;是要求写讲话稿,还是撰写情况报告。也就是说,用哪一文种来答第二题,头脑中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文种概念。另外,对虚拟身份也要看清楚,明确是政府职能办事人员,还是职能部门负责人;是调查组,还是调查组成员,否则,身份不明确,答题扣分就是必然的了。页脚..页眉.2007年《申论》试题中根据所报的岗位而设置了选择题。如第三

3、题仅限报考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第四题仅限报考省级(含副省级)以上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可在阅卷中,发现不少考生,有的对两题都作了回答,有的应答第三题而实际上答了第四题。出现这些问题,均是审题时粗心大意造成的。例如下面这份2001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一、二题的答卷:1.关于概括题PPA话题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热点,各国对PPA的反映虽然不一样,但涉及的核心问题却是相同的,那就是对人的生命关怀的态度问题。无论是政府,还是医疗部门,或者包括医疗工作者,对人的生

4、命的责任感问题。为什么美国联邦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把PPA列为禁药,而日本暂不采取类似停止、禁止的政策呢?其中的最大区别是对人的生命是否关怀、是否负责的大问题。试题要求是有条理地概括这些材料的主要内容,而考生是概括主要问题,可见考生根本没有审清题意。这一题的分值是20分,而考生所答并非试题所问,属于跑题,扣分就是理所当然的了。2.关于对策题(1)立即通知全国各地医院和药品经销公司,禁止销售含PPA的药品制剂。页脚..页眉.(2)通知各新闻媒体,如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公布含PPA药品的名称,防止大众仍误服

5、含有PPA的药物。(3)要求各地药品经销公司,对含有PPA药物购买者全额退款。(4)通知有关机构加紧研制不含PPA的新感冒药品,以满足市场上的需求。(5)要求加强对药品不良反应的监督和检测工作。试题要求是假定你是某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请你就PPA风波所引发的问题提出善后处理意见。而考生所列五条,不是以某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提意见,似乎是以执法部门对此事作处理决定。如立即通知、通知、要求等用语,均不是工作人员提意见的用语。答此题时,不仅弄错虚拟身份,而且文种也弄错了。3.关于论述题页脚..页眉.《申论》最后一

6、题要求写文章,这文章实际上是议论文,也是《申论》试题中分值最大的一道题。试卷对该题提出了明确而又具体的答题要求,可有的考生就是粗心大意,没有详细审题,更没有真正领会答题要求。如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第六题,在答题要求第2点中,明确提出对在人与自然问题上的某种错误倾向,应恰当阐述,给予澄清。在阅卷中,发现不少考生根本忽视了这一要求。也许考生根本不知晓人与自然问题上有何种错误倾向,因而有意回避;也许因考试紧张而漏掉了这一答题要求。而这一点正是该题的重点,失分就成为必然的了。二、混淆

7、主次在《申论》考试中,无论是阅读概括题、对策题,还是论述题,都有一个主次问题。这不仅是因为《申论》给定的材料较丰富,而且设定的问题绝不是一个两个。如淮河流域触目惊心的污染问题,有地方干部弄虚作假的问题,有百姓身体健康问题,有为民请命、仗义执言得不到支持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中,有主有次,有的考生在答题中,把干部弄虚作假当成主要问题,这就混淆了主次,因为主要问题是治污。抓住了治污就抓住了核心。如果围绕谁来组织治污,怎样制定治污方案,如何有效执行治污方案,谁来监督治污等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制定治污方案和开展论述,

8、就符合《申论》评分参考标准了。我们还以淮河流域治污问题为例,一位考生在答第二题时,是这样设计方案的:1.成立淮河流域治污领导小组。2.深入调查,摸清淮河流域全部的污染源和因污染患病的人员数量。3.制定淮河流域治污整改方案,落实责任人。4.对淮河流域两岸的干部作风进行调查。5.页脚..页眉.发动群众揭发干部弄虚作假的问题,按揭发问题的实际情况给予物质奖励。6.对因受污染的群众,给予恢复健康的物质补助。7.及时在新闻媒体上公布治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