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药漏芦花化学成分与抗炎活性研究

蒙药漏芦花化学成分与抗炎活性研究

ID:34845581

大小:3.06 MB

页数:63页

时间:2019-03-12

蒙药漏芦花化学成分与抗炎活性研究_第1页
蒙药漏芦花化学成分与抗炎活性研究_第2页
蒙药漏芦花化学成分与抗炎活性研究_第3页
蒙药漏芦花化学成分与抗炎活性研究_第4页
蒙药漏芦花化学成分与抗炎活性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蒙药漏芦花化学成分与抗炎活性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文图书分类号:R284密级:公开UDC:615学校代码:10005硕士学位论文MASTERALDISSERTATION论文题目:蒙药漏芦花化学成分与抗炎活性研究论文作者:邓振涛学科:生物医学工程指导教师:李霄副研究员论文提交日期:2015年06月UDC:615学校代码:10005中文图书分类号:R284学号:S201215050密级:公开北京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题目:蒙药漏芦花化学成分与抗炎活性研究英文题目:ANTI-INFLAMMATORYACTIVITYOFRHAPONTICUMUNIFLORUM(L.)DC.FLOWERETHANOLEXTRACTAND

2、THEISOLATIONOFMAINBIOACTIVEFRACTIONSANDCOMPOUNDS论文作者:邓振涛学科专业: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方向:药物合成工艺与新技术申请学位:工学硕士指导教师:李霄副研究员所在单位: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答辩日期:2015年6月授予学位单位:北京工业大学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北京工业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

3、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签名:邓振涛日期:2015年06月18日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北京工业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签名:邓振涛日期:2015年06月18日导师签名:李霄日期:2015年06月18日摘要摘要蒙药漏芦花系菊科植物祁州漏芦[Rhaponticumuniflorum(L.)DC]的干燥花(LLH),蒙药名为洪古日朱勒,具有杀“粘”、止刺痛、清热、解毒、理气、

4、止痛、解表等作用,用于肠刺痛、瘟热、发症、结喉、麻疹、毒热、心热、讧热、炽热、血热、新陈热、伤热等。本论文首先通过体内、体外抗炎活性筛选实验确定了漏芦花抗炎有效部位,继而在体外抗炎药效实验的指导下,从漏芦花抗炎有效部位中分离得到10个单体化合物,并通过体外药效实验确定了单体化合物的抗炎活性,初步阐明了漏芦花抗炎物质基础,为漏芦花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方法:本论文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急性炎症模型和棉球致大鼠肉芽肿慢性炎症模型,对漏芦花进行了体外抗炎活性筛选,确定了漏芦花抗炎有效部位;采用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制备了漏芦花抗炎有效部位,并以

5、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20柱色谱层析、重结晶等方法对漏芦花抗炎有效部位进行了化学成分分离,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了化合物化学结构;以脂多糖刺激小鼠巨噬细胞株RAW264.7体外抗炎模型指导漏芦花抗炎活性成分分离纯化,并对单体化合物进行了活性评价。结果:通过体内抗炎活性实验,结果显示漏芦花药粉组和醇提取物组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与模型组比较分别P<0.05,P<0.01);漏芦花药粉组和醇提物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致炎后8h、10h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分别P<0.05,P<0.01);漏芦花药粉组和醇提物组对棉球致肉芽肿均有显著减轻作用

6、(分别为P<0.01,P<0.001);而且醇提物组抗角叉菜胶致足肿胀和棉球致炎症效果均强于阳性药和药粉组。通过体内抗炎活性筛选实验确定了蒙药漏芦花抗炎有效部位,继而以体外抗炎活性实验指导,进一步从蒙药漏芦花抗炎有效部位分离得到两个主要抗炎有效部位(A2-2和A2-3),其对脂多糖刺激RAW264.7细胞NO释放抑制率达到89.94%和75.43%,最佳抑制浓度为400μg/ml(p<0.01)。从漏芦花抗炎有效部位(A2-2)中分离得到10个单体化合物,利用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分别鉴定为六羟基胆甾烷-7-烯-6-酮(1)、β-谷甾醇(2)、α-(反-3-甲氧基-4-

7、O-β-D-吡喃葡萄糖基苯亚甲基)-β-(3,4-二甲氧基苄基)-γ-丁内酯(3)、木樨草素(4)、芹菜素(5)、槲皮素(6)、槲皮苷(7)、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8)、硬脂酸(9)、没食子酸(10);除化合物2,6以外,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漏芦花中分离得到。应用脂多糖刺激小鼠巨噬细胞株RAW264.7体外-I-北京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抗炎模型对上述10个单体化合物(样品浓度0.39~400μg/ml)进行了抗炎活性评价,结果显示除了β-谷甾醇、硬脂酸外,其他8种单体化合物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NO生成的活性,特别是化合物(3),首次报道具有抗炎活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