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取向测评案例

职业取向测评案例

ID:34836203

大小:27.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3-12

职业取向测评案例_第1页
职业取向测评案例_第2页
职业取向测评案例_第3页
职业取向测评案例_第4页
职业取向测评案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职业取向测评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页眉.职业取向测评案例  如何对你的专业取向进行预测,在很多学生进行高考职业测评的过程中你的职业有几成胜算呢?一起来看以下的职业取向测评案例:  一项全国调查显示,目前大约有42.1%的大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65.5%的学生表示有可能的话将另选专业。  这样的故事就在我们身边,优秀的高三学生小燕,幸运地获得保送机会,可以选择几所著名大学的任一专业,父母为她选择了医学,不幸的是,到开学上实验课发现,她晕血,这注定了她的悲剧性结局。页脚..页眉.  李果特别喜欢文科,在高中分科时,按照家长的意愿选择了理科,

2、本来在高考时可以选择文理兼收的专业,进入一个文科专业,但是他的家长让他选择了一个热门专业计算机,尽管他的成绩优异,顺利考上了大学,但四年下来,他基本上没学到什么,毕业后仍然是改了行。  随着高校学费的上调,对于许多家庭来说,上大学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对于一个高中学生来说,选择一所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都是人生最大的选择之一。然而事实上,许多家长和孩子在进行这一选择时,他们手中所掌握的筹码都不够充分。  同样这项调查显示,在指导孩子选择专业时,61%的家长希望了解更多专业的发展趋势;47.6%的家长对专业的未

3、来没有把握;44%的家长希望专业符合孩子的兴趣爱好;37.9%的家长想知道孩子的特点适合什么专业;40.7%的家长认为合适的学校与合适的专业之间有冲突。而33.4%的学生认为自己缺乏足够的专业信息和知识;52.5%的学生表示自己的学习成绩达不到理想专业的要求。这一系列的未知数字,更让高考志愿填报像一场赌博一样。我们真的无法在这场赌局中胜出?  ■交锋一:谁能告诉我,四年后哪个职业最抢手?页脚..页眉.  日前来自上海的报道说,今年的考生和家长中出现了一种新现象,更关注学校的就业率。报道称,以往考生和家长在高

4、考前往往拿着模考成绩反复揣摩自身的实力与学校的门槛是否相符,但今年许多考生和家长开始将目光放得更长远了,他们的关注焦点不仅仅是如何踏进大学校门,同时也开始关注毕业后的出路问题,就业状况成为今年考生填报志愿时的一个热门话题。复旦大学、东华大学等不少高校特地将就业办公室也搬上了高招咨询会。复旦、上大一些专业将2002届毕业生的姓名、去向清清楚楚列成一览表公之于众,华东师大也将本校的师范类和非师范类的专业各取了一个样本以显示就业前景,这种透明化的展示受到学生、家长好评,这些学校的就业办也被围得水泄不通。  这种现

5、象北京的高校也早已经采用,每年在北京的高招咨询会上,同时销售两本数据汇集的指导手册,一个是往年各高校的录取情况,另外一个是各高校的就业情况。只有出口畅才有入口旺,在每所高校,招生办和就业办都是最重要的部门,每年的高招大战学校花出的宣传经费都不在少数。页脚..页眉.  对于考生和家长来说,参考一下学校的就业率不失为明智之举,但值得警惕的是时下的热门专业并不一定是四年后的热门。几年前商业门类的专业最热,外经外贸类要比其他门类高出几十分,近一二年来计算机类专业炙手可热,可调查表明目前北京市场最急需的人才行业并非I

6、T,也非商务人才,而是媒介、咨询等行业,相对于前两年的IT热潮过后,IT人才已经出现疲软。加上一些人才培养上的缺陷,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在IT、商业、会计等领域都有显现。四年后到底热门职业是什么?这一宝谁能押得中,目前没谁敢说自己的答案正确。  ■交锋二:选名校还是选专业?  上名校不求专业一直以来都是一流高校的宣传口径,到名校上学确实享受许多一般院校所不拥有的优势。近几年来清华都在实行宽口径大平台的培养方针,而北大的通识教育也很受学生欢迎。在今年的招生政策中,北大、清华等一流学府再次淡化专业的色彩。不只文

7、理兼收的专业范围增多,同时开始尝试按照学院、院系招生。  清华大学招办主任吴振一告诉记者清华经管学院首次尝试按照学院招生,将金融学、会计学、经济学、以及信息管理系统四个专业统一合并成一个工商管理类招生,统一以经管学院来招生。北京大学的力度更大,北大在本科招生的22个院系中,考古学、生物科学等13个院系按院系招生,化学、哲学和新闻学则按大专业招生。页脚..页眉.这就意味着,从今年秋季开始,北京大学将有超过三分之二的本科新生暂时忘记自己的小专业。在未来的一两年内,他们将服从大专业安排,按照各院系分类,进行统一的

8、基础知识学习。  按院系将学生招入,学生可以暂不用定专业,只是大致地确定将来的职业,在经过一定的学习和了解后,再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北大招办主任董德刚告诉记者,早在几年前,为了让新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专业,也为了纠正过于细化的专业分工带来的弊端,北大在个别院系开展了这种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模式,让学生在高年级时,根据兴趣、特长和对学科的了解确定自己的专业。这种模式无论是对学生目前的发展还是未来的转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