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分子印迹分离技术

探析分子印迹分离技术

ID:34833320

大小:3.53 MB

页数:135页

时间:2019-03-12

探析分子印迹分离技术_第1页
探析分子印迹分离技术_第2页
探析分子印迹分离技术_第3页
探析分子印迹分离技术_第4页
探析分子印迹分离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析分子印迹分离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北京化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分子印迹分离技术姓名:雷建都申请学位级别:博士专业:化学工程指导教师:谭天伟2002.4.28生苎塑重.——摘要分子印迹(MolecularImprinting)是一种新的、很有发展潜力的分离技术。利用分子印迹技术,能够制备具有特异识别功能的色谱介质。它是将功能单体,在模板分子(目标分子,又称印迹分子)的存在下,交联聚合,然后洗脱除去模板分子,这样制得的聚合物,在立体空穴和功能基排布上与目标分子具有互补的结构,【因此在分子识别中有着特殊的选择性和良好的前景。由于其具有高选择性和高强度(即耐热、耐有机溶剂、耐酸碱)的优点,与天然抗

2、体相比制备简单,而且模板分子可回收重复使用的特点,近年来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该技术已成功地用于色谱分离,抗体或受体摸拟,生物传感器以及酶的模拟和催化合成等诸多领域,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尤其在手性拆分上,诸如氨基酸、糖类及其衍生物和药物的手性分离。本文利用分子印迹技术对药物的手性拆分、天然产物葛根素及蛋白质的印迹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分子印迹亲和模型,对分子印迹进行了定量描述。臣要工作如下:L1.在模板分子固.萘普生的存在下,采用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以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为交联剂,制备出倒.萘普生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优化了模板分子、功能单体、交联

3、剂和致孔剂等因素对MIPs制备的影响;高效液相色谱评价表明,制备的MIPs能够有效地拆分萘普生的外消旋混合物在印迹柱上得到了较好的拆分选择性因子Ⅸ可达到1.74,分离度R可达0.82;考察了印迹柱的耐用性,使用100次以上,分离效果不见明显下降。测定了印迹柱的动态吸附容量为0.87mg/g聚合物。另外,在印迹柱上分离了与萘普生结构相似的布洛芬、酮洛芬,这进一步证实了制得的㈣-萘普生分子印迹聚合物的高度专一识别性能。以固.酮洛芬为印迹分子,采用4.乙烯基吡啶为功能单体,以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为交联剂,首次制备出固-酮洛芬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研究了印迹分子、

4、功能单体、交联剂和致孔剂用量对聚合物制备的影响;制备的㈣.酮洛芬印迹聚合物用做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结果表明,外消旋酮洛芬能够得到较好的手性分离,选择性因子0【可达到1.52,分离度R可达0.82:并且经过多次(60次)使用,分离效果没有明显下降,说明制备的印迹柱具有良好的耐用性。2.研究了分子印迹分离过程中的热力学行为,测定了萘普生和酮洛芬分子印迹分离过程中的的焓变、熵变和自由能变化,计算结果得出△日和△S的值均为负值,并且熵的变化很小,这说明萘普生和酮洛芬分子印迹拆分过程是受焓控制的,从而!苎塑垩.——————————————————————————

5、————————————————————————————————一一进一步说明影响分子印迹分离的两个主要因素中,与模板分子互补的功能基比空间孔穴占有更重要的作用。研究了固.萘普生和固.酮洛芬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表面结构和表观形状,分别测定了固.萘普生和㈣.酮洛芬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孑L径分布曲线,30hm左右的孔占有的比例最大。分别分析了功能单体丙烯酰胺、4一乙烯基吡啶、㈣·荼普生和倒一酮洛芬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红外谱图,经过对比发现制得的印迹聚合物中C=C双键峰很小。3.借鉴亲和吸附模型,将模板分子看成一个整体与配体作用,首次建立了分子印迹亲和吸附平衡模型。利用

6、建立的模型,分别以㈣一萘普生和㈣.酮洛芬分子印迹柱进行实验加以验证,将实验得到的色谱数据用于该理论模型,结果表明,实验数据与理论模型比较吻合。这说明亲和吸附机理控制着这一体系的色谱保留行为,同时测得了倒.萘普生和㈣.酮洛芬的分子印迹亲和吸附平衡常数,当流动相采用l:l的四氢呋喃.庚烷时㈣.萘普生分子印迹亲和吸附平衡常数34.45,而㈣-酮洛芬分子印迹亲和吸附平衡常数在乙腈流动相中为39.16(温度22"C)。4.利用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为交联剂,以葛根素为模板分子制备了葛根素分子印迹聚合物。首次将分子印迹技术用于天然产物的分离,结果

7、表明制备的印迹聚合物具有较好的印迹效果。研究了聚合溶剂、流动相以及流速、样品配制时溶剂对印迹效果的影响,结果说明四氢呋喃作为流动相效果最好,研究了流速以及配制样品的溶剂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在HPLC(C18柱)上分析,制备的印迹柱确实能从葛根黄酮中分离出葛根素,但专一性不是很高。5.利用乳化成球法制备出粒径均匀的壳聚糖球形介质。考察了多种因素对成球的影响,优化了成球条件。采用滴加成球法制备出球形壳聚糖介质,研究了三聚磷酸钠溶液浓度及空气流速对成球的影响,得到其最佳条件为:三聚磷酸钠溶液浓度3%;空气流量为1.Sm3/min,线速度为23.81m/h。采用

8、滴加成球法,以壳聚糖为功能单体,对蛋白质血红蛋白的分子印迹进行了初探。研究了温度、壳聚糖浓度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