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阳五中高三二次适应性测验考试语文试题

湖北襄阳五中高三二次适应性测验考试语文试题

ID:34808307

大小:85.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3-11

湖北襄阳五中高三二次适应性测验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湖北襄阳五中高三二次适应性测验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湖北襄阳五中高三二次适应性测验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湖北襄阳五中高三二次适应性测验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湖北襄阳五中高三二次适应性测验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湖北襄阳五中高三二次适应性测验考试语文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襄阳五中高三年级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2012年5月17日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组是()A.落寞/蓦然刀削面/剥削者吐故纳新/上吐下泻B.荷花/荷载担不起/担子重息事宁人/宁缺勿滥C.奔驰/投奔兴奋剂/兴冲冲差强人意/差可告慰D.征询/症结钢笔杆/电线杆喷薄欲出/喷香扑鼻2、下列字词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原凶阿堵物捋虎须挡箭牌一应具全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B.担纲假腥腥和事老转捩点蝇营苟苟C.国殇放冷箭稻粱谋附骥尾踵事增华D.丹清孺子牛篷间雀蒸馏水河清海晏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近几天我们走访了四所学校,这只是管

2、中窥豹,还不能说已经全面掌握了全市各校推进素质教育的情况。B.何先生西洋油画的功底非常深厚,对中国画的春秋笔法也十分熟稔,寥寥几笔,一个鲜活的形象便跃然纸上。C.我的态度很鲜明,对任何邪教的言论不赞一词,对他们的行为深恶痛绝。D.仿佛昨天才踏进校门,谁料倏忽之间,高中三年已经过去,吉光片羽,都为陈迹,令人唏嘘不已。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新生代农民工除了关注工资待遇外,对工作环境和社会保障条件也越发重视,那些环境恶劣、保障缺失的企业,他们将说“不”。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B.这所省示范高中计划邀请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和厦门大学等近十位知名学者来校讲学。C.阅览室出现“开天窗”现

3、象,我们可以从这一现象反映两个问题,一是阅读者素质不高,二是管理力度不够。D.“感动中国”将镜头对准生动的现实生活,聚焦于推动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主体力量,解读了平凡中的伟大。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再别康桥》《雨巷》《大堰河——我的保姆》《春江花月夜》《长恨歌》,分别是徐志摩、戴望舒、艾青、张若虚、白居易的诗作。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B.柳妈、翠翠、林黛玉、荆轲、哈姆莱特、清兵卫都是作者虚构的人物。C.《孔雀东南飞》《小狗包弟》《包身工》《窦娥冤》《山羊兹拉特》文体分别是乐府诗、散文、报告文学、元杂剧、小说。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D.巴尔扎克和卡夫卡都是著名小说家

4、,前者是西方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巨匠,后者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奠基人。二、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在中国古代诗词中,鸿雁作为审美对象,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第13页共13页鸿雁是随阳之鸟,它虽然在季节和环境的渲染下带有“秋”的意象,但它与蟋蟀、鸣蝉等秋虫之美仍有所不同。听秋虫之浅吟低唱,不免产生物华将尽的寂寥之感,看鸿雁之布阵南征,则令人心胸开阔,精神振奋。“秋色萧条,秋容有红蓼;秋风拂地,万籁也寥寥。惟见宾鸿,冲入在秋空里,任逍遥”,便是对鸿雁这一美学特征的生动把握。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鸿雁是健飞之鸟,翅膀拍动时频率适中,沉雄有力,不似鹰鹞猛悍桀骜,也不似鹤鹭之

5、轻灵飘忽,而是给人以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在风频雨骤的春日或霜寒月冷的秋夜,当鸿雁结阵翱翔,引吭嘹唳、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人们的这种审美感受就更加明显、强烈。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鸿雁迁徙时常汇集成数十只、上百只的大群,在天空中列队飞翔。“蜃楼百尺横沧海,雁字一行书绛霄”;“白犬吠风惊雁起,犹能一一旋成行。”鸿雁这种行序整齐的飞行特征,使中国古代文人们赞叹不已。鸿雁健飞,且性情机警,南征北返时,中途很少停歇,人们能看到竦峙树端的鹰、栖息房梁的燕、兀立江滩的鹤鹭,却很难看到静态的鸿雁。在中国古代诗词歌赋中,鸿雁大都以动态出现,鸿雁翔姿优美,亦刚亦柔,曹植的《洛神赋》中就有“翩若惊鸿,矫若游龙”之

6、语。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鸿雁南迁阵容非常壮观,在朔风凛冽、尘沙蔽日的秋冬之际,当一群群大雁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亦能唤起古人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这种感受对于边塞诗人来说,尤为强烈。“雁来惨淡沙场外,月出苍茫云海间。”借秋空雁阵渲染沙场征战的雄浑悲壮之貌。茕桢广鳓鯡选块网羈泪。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两者不可截然分割,而对“雁”意象群的发掘,即能较好的说明这一问题。在中国古代咏雁诗词中,既有侧重“言志”的诗词,也有侧重抒情的诗词,但数量最多的还是抒情与言志有机结合、互为渗透的诗词。中国美学中的“景中情”与“情中景”互相联系又各具特征。巧于诗者或“景中情”,或“情

7、中景”;神于诗者则情不虚情,景非滞景,情景互生,妙合无垠。这三种审美移情层次在中国古代咏雁诗中均能找到例证。鹅娅尽損鹌惨歷茏鴛賴。6.下面对鸿雁习性特征所体现的相应的审美意蕴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A.鸿雁身大体重,起飞以及飞行时,翅膀拍动,沉雄有力,给人以以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B.鸿雁迁徙时行序整齐,符合中国人喜欢整齐划一的审美情趣,能激发人们团结奋进的热忱。C.鸿雁健飞,且性情机警,迁徙中很少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