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法知识考试

水法知识考试

ID:34791688

大小:139.00 KB

页数:74页

时间:2019-03-10

水法知识考试_第1页
水法知识考试_第2页
水法知识考试_第3页
水法知识考试_第4页
水法知识考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法知识考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水法知识试题第一部分填空题1、防洪工作实行全面规划,统筹兼顾,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2、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防洪工程设施和依法参加防汛抗洪的义务。3、编制防洪规划,应当遵循确保重点,兼顾一般,以及防汛抗旱相结合,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考虑洪涝规律和上下游、左右岸的关系以及国民经济对防洪的要求,并与国土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4、防洪区是指泛滥可能淹及的地区,分为洪泛区、蓄滞区和防洪保护区。5、防汛抗洪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6、当江河、湖泊的水情接近保证水位或者安全流量,水库水位接

2、近设计洪水位,或者防汛工程设施发生重大险情时,有关县级以上防汛指挥机构可以宣布进入紧张防汛期。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7、防汛工作实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遵循团结协作和局部利益的原则。8、防汛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实行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各有关部门实行防汛岗位责任制。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9、山洪、泥石流易发地区,当地有关部门应当指定预防监测员74及时监测。10、《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于2009年2月11日国务院第49次常务会议通过,颁发日期为2009年2月26日。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11、国家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是为了预防和

3、减轻干旱灾害及其造成的损失,保障生活用水、协调生产、生态用水,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12、《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中所称的干旱灾害是指由于降水减少,水工程供水不足引起的用水短缺,并对生活、生产和生态造成的危害事件。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1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第三十二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编制本行政区域抗旱规划。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1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设完善旱情监测网络,加强对干旱灾害的监测。茕桢广鳓鯡选块网羈泪。1

4、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组织其成员单位编制抗旱预案,经上一级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审查同意,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鹅娅尽損鹌惨歷茏鴛賴。16、按洪涝灾害的严重程度和范围,将应急响应行动分为一般、较重、严重、特别严重四级。17、暴雨是指24小时降雨量超过50mm的降雨。7418、警戒水位:是指江河漫滩行洪,堤防可能发生险情,需要开始加强防守的水位。19、抗旱工作的原则之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实行“先生活、后生产,先地表、后地下,先节水、后调水”。20、洪水资源化:是指在发生洪水后的退水阶段,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利

5、用洪水尾梢,增加抗旱水源,改善抗旱水质。籟丛妈羥为贍偾蛏练淨。21、按旱灾的严重程度和范围,将抗旱应急响应行动分为轻度干旱、中度干旱、严重干旱、特大干旱四级。22、抗旱重点是:城镇生活用水和农村人畜饮用水。23、无有效降雨:是指夏季6~8月降雨一日雨量少于5mm的降水。24、水库防汛“四通五落实”是指:泄洪、通讯、供电、道路畅通;责任、预案、队伍、物质、管理落实。25、我市属衡邵干旱走廊,缺水类型可分为资源性缺水、区域性缺水、阶段性缺水、水质性缺水、工程性缺水。26、防汛抗旱两个转变是指: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由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27、防汛责任制有:行政首长负责制、分级责任制、分

6、包责任制、岗位责任制、技术责任制。28、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块石的特殊洪流。7429、防洪工程措施是指利用水利工程拦蓄调节洪量、削减洪峰或分洪、滞洪等,以改变洪水天然运动状况,达到控制洪水、减少损失的目的。預頌圣鉉儐歲龈讶骅籴。30、拉尼娜是指在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海水表面温度低出气候平均值0.50C以上,且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的冷水事件。渗釤呛俨匀谔鱉调硯錦。31、厄尔尼诺是指在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海水表面温度高出气候平均值0.50C以上,且持续6个月的暖水事件。铙誅卧泻噦圣骋贶頂廡。3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第五条规定,防洪工作按照流域或

7、者区域实行统一规划、分级实施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制度。擁締凤袜备訊顎轮烂蔷。33、编制防洪规划,应当遵循重点、兼顾一般,以及防汛和抗旱相结合、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考虑洪涝规律和上下游左右岸的关系以国民经济对防洪的要求、并与国土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贓熱俣阃歲匱阊邺镓騷。34、山洪可能诱发山体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的地区以及其他山洪多发地区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负责地质矿产管理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