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国的另一面:苏军暴行引发的民国大案

盟国的另一面:苏军暴行引发的民国大案

ID:34785931

大小:69.63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10

盟国的另一面:苏军暴行引发的民国大案_第1页
盟国的另一面:苏军暴行引发的民国大案_第2页
盟国的另一面:苏军暴行引发的民国大案_第3页
盟国的另一面:苏军暴行引发的民国大案_第4页
盟国的另一面:苏军暴行引发的民国大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盟国的另一面:苏军暴行引发的民国大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盟国的另一面:苏军暴行引发的民国大案二战中,美英为中国牵制日本,同意了民国政府一直争取的有关取消领事裁判权的请求,1943年1月11日,中美签订《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其有关特权条约与换文》,所谓“领事裁判权”自此废除,就是说:“任何外国人在中国犯罪,应该在中国法庭受审,按中国法律治罪。”但事实上,这种治外法权依然在当时的社会中实质存在,只是适用的群体没有像过去一样那么普遍,而涉及到外国人的判决,往往也需要看该国政府的眼色。以民国政府同年十月一日与美国签订的《处理在华美军人员刑事案件条例》为例,其中明确规定:“对于美军人员在中国境内所犯之刑

2、事案件,归美军事法庭及军事当局裁判”。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期民国政府争取废除领事裁判权,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数年间,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后治外法权时代”。何为后治外法权时代呢?即领事裁判权虽然从名义上已经废除,但是因为国力衰弱,洋人欺压国人却依然逍遥法外的案例依然广泛存在。苏联出军东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前夕,在1945年2月举行的雅尔塔会议上,斯大林同意盟国的请求,将于欧洲战争结束三个月内加入太平洋战区的对日作战之中。从1945年5月到1945年8月,苏联这架恐怖的“战争机器”开始高速运转起来,从欧洲战场迅速向远东地区和后贝加尔

3、运送了136000节车皮的部队和作战物资。在远东共展开了十一个合成集团军、两个战役集群、一个坦克集团军、三个航空军集团和三个防空军集团、四个独立航空军,总兵力为一百五十多万人,并配有26137门火炮,5556辆坦克,3446架飞机,1945年8月9日0时01分起,苏军三个方面军同时向东三省东、西及北三个方向发起进攻,以摧枯拉朽之势,一举粉碎了被日本军部捧为骄子的关东军,加速了日本投降的步伐。苏联出兵东北,立刻使中国的抗日战场形式明朗化,而苏军的到来,也解救了在日本人统治之下长达十四年的东北同胞。苏军驱逐了关东军之后,当时中国军队都远在南方,日常

4、的治安由苏军来维系。东北人民一开始对苏军的欢迎态度,慢慢随着事情的发展悄然地改变着,甚至成为中苏后来关系破裂的原因之一。值钱的打包带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苏军花了这么大的人力物力出兵东北,可不是“学雷锋做好事”,它需要相应的利益作为回报。其实,苏联出兵东北时,斯大林就盯上了东北的工业设备。苏军进入东北后,从国内带来了3000多名技术人员,他们跟随苏军进入大城市和其他工业基地,大肆拆卸工业设备。自己的人手不够,就让被俘的日军技术人员帮忙。拆下来的设备被装进箱子里运往苏联,这些箱子也是利用东北的木材制作的。[1]有关东北重工业工厂等资产,国民政府与

5、苏联据理力争。苏联方面也是做着两手打算,一边和中国政府谈,一边准备“打包带走”。中苏谈判失败后,苏军开始加速拆运工业设备。这些设备分两路运往苏联,一路从哈尔滨,另一路从大连。苏联破坏性的拆除行为,致使东北最大的电力网——东北发电厂的发电量由原来的180万千瓦降为80万千瓦,鞍山钢铁厂9座规模宏大的炼铁炉被拆去7座,抚顺煤矿年产量从480万吨猛降为160万吨。1946年冬,东北工业会和东北日侨联络处的调查表明,在整个苏军占领期间,东北的直接经济损失为12亿美元,加上未能调查及无法证实的确切损失,总计20亿美元左右。[2]除拆走机器设备外,苏军还从

6、银行里掠走了价值300多万美元的金条和5000多万元的东北货币。而且自己还在东北发行了十亿元的军用票,相反,苏军却容不得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发行货币。苏联人的行为自然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极不愉快的印象,伍修权后来回忆说:“他们撤出东北回国时,又把从工厂的机器设备到日伪人员的高级家具,都一一拆运带回苏联,这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损伤了我国人民对‘老大哥’的友好感情。”[3]张莘夫案:地质专家惨遭杀害国民政府和苏联对日本在东北遗留下的资产以及东北富饶的资源你争我夺,但是当时东北在苏军的实质控制之下,国民政府在这场冲突中往往居于弱势,而在这场不见刀光剑影的战场,

7、也有人为此付出生命,张莘夫就是其中的代表。张莘夫是当时知名的地质学家,1945年日本投降后,张莘夫被国民政府任命为经济部东北行营工矿处副处长,负责东北工矿接收事宜。1946年1月7日,张莘夫奉国民政府东北行营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兼任中国长春铁路行司理事长张嘉璈之命,携随员牛俊章、徐毓吉等5人,在中长铁路苏联籍副助理理事长马里意的陪同下,自长春出发,准备赴苏联红军占领的抚顺交涉接收抚顺煤矿事宜。途经沈阳时,马里意以打前站为名先独自赴抚顺,令张莘夫等人在沈阳等待。1月14日,马里意通知张嘉璈,张莘夫等人可以赴抚顺。当日下午,张莘夫乃率技术人员及中长铁

8、路路警15人,乘苏军专列抵达抚顺。张莘夫一行下车之后,即被苏军方面安排居住在抚顺煤矿事务所,由苏军4个人在门外站岗进行监视。1月15日,张莘夫一行人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