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手部湿疹的中医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4辨病辨证相结合SLE的治疗目的在于抑制亢进的免疫反应"陈湘君[5]用滋补肝肾之阴,清解内蕴热毒之中药制成小复方制剂治疗活动性SLE,通过治疗前后免疫指标的对比,说明滋阴解毒法对SLE免疫紊乱有调节作用,推测可能是通过辅助T细胞(Th)与抑制T细胞(Ts)之间功能平衡这一反馈调节而达到抑制抗体生成或治疗疾病的目的"卢君健等[14]深入到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理生理,提出/五辨0:辨病!辨证!辨因!辨机!辨主要矛盾,探寻主要立法根据,再结合病因!证及主要矛盾建立治法"如辨病为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辨证为脾肾阳虚
2、;病机病理为免疫复合体(IC)沉积于肾小球袢!红细胞膜!肾小球基膜及肾小管基膜上,造成沉积部位的增殖性病变,引起肾血流淤阻,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改变,蛋白漏出,而蛋白漏出又由于具有血管活性物质作用,使肾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及致密性下降"此时建立的治法为减少系统性红斑狼疮IC沉积用温肾法健脾温肾(辨病),针对脾肾阳虚酌加温阳利水法(辨证);消除或清除(从系膜等部位)已沉积的IC用清热解毒法;减少血管活性物质作用用祛风抗过敏法;减少增殖用活血化瘀!祛痰法(辨病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为伏邪(往往为病毒)及阴阳
3、失衡(Th和Ts细胞之间的比例失衡),因此加用益气扶正以抗御或消除伏邪或加用抗病毒或抗癌药物(常为攻瘀消积类中药)以辅助之"同时,应当调整阴阳!水火共济!寒温并用,以治疗免疫失衡"以上情况交织在一起,应抓住主要矛盾(辨病),即使在辨证方面也要掌握主要矛盾"根据上述治法,/五辨0之中有重叠的则合一,或合三为一,即意虽繁而方药从简"中药治疗的结果就是要达到调整脏腑的阴阳平衡来恢复人体免疫功能的稳定状态,最大限度的消除抗体,调节免疫功能,清除免疫复合物"参考文献1夏庆,刘士敬,郭朋,等.肾脏风毒与系统性红斑狼
4、疮.北京中医,1997,16(5):132142沈丕安著.红斑狼疮中医临床研究.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553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编.朱仁康临床经验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974张p,王萍.张志礼教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经验.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3,23(2):35陈湘君,周时高,苏励,等.滋阴解毒法为主对SLE免疫紊乱调节作用的研究.辽宁中医杂志,1995,22(6):25722596朱方石,金实,汪悦.从肾虚毒瘀论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理论机制探讨.中国中医药
5、信息杂志,2000,7(11):97陈会如,李振洁.艾儒棣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经验.浙江中医杂志,2003,38(2):512528王欣.中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优势与进展.浙江中医杂志,1996,31(5):23422359刁金山,郑启友,刁长允,等.燥湿祛瘀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研究.河南中医.1995.15(2):8829110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50215211四川军区后勤部编.红斑性狼疮的治疗初探.中医学资料选编.1977.14812周
6、瑞珍.梁剑波老中医运用普济消毒饮经验介绍.新中医.1993.25(6):10211,1813张志礼.张志礼皮肤病临床经验辑要.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127215414卢君健.结缔组织病中西医诊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3422343(收稿日期:2005-10-28)手部湿疹的中医治疗陈垒(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学院2004级硕士研究生南京210029)=关键词>湿疹;手皮肤病;中医药疗法;综述文献=中图分类号>R751.025;R758.2;R758.230.25=文献标识码>
7、A=文章编号>1002-2619(2006)11-879-02作者简介:陈垒(1978-),男,硕士研究生在读"从事皮肤病学研究"手部湿疹临床表现为手部皮肤增厚!皲裂"中医学认为多由风湿热邪客于肌肤,或多食肥甘!辛辣!酒类,致脾胃运化失常,生湿积热,外蕴肌肤而成"因两手经常接触外界物质,故手部湿疹常受继发因素影响,一般难以治疗[1]"现代医学多局部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到全身应用环孢素,但评价其疗效的证据和最佳治疗方法仍不确定[2]"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手部湿疹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为该病的治疗提供了更多方法"
8、1内服法本病常因饮食失节伤及脾胃,脾主四肢,脾失健运,湿从内生,充于腠理,浸淫肌肤而发为本病"湿性重浊黏腻,易耗血伤阴,化燥生风,故缠绵不愈"治宜祛湿兼顾健脾!养血祛风"郭盾等[3]以健脾祛湿!和胃利水法治疗手部湿疹120例"方用胃苓汤,药物组成:苍术!白术!厚朴!茯苓!泽泻!陈皮!黄柏!猪苓!炒槟榔!白鲜皮!丹参"皲裂型为主者去泽泻!猪苓,加当归!鸡血藤,并用第3次水煎液浸泡患部"879河北中医2006年11月第28卷第11期HebeiJ